金融科技助力創新防控風險需並重

2017-06-15 08:58:37|來源:中國證券報|編輯:許煬

  在金融科技迅猛發展之時,監管也隨之趨嚴,央行日前成立了旨在加強行業監督的金融科技委員會。業內人士認為,金融創新應與金融監管共同推進,防範金融市場可能發生的系統性風險。同時,金融科技也必須明確其目的仍是為實體經濟服務,提高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

  監管與創新並行

  “金融科技在本質上是由新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東方證券分析師張穎表示,從需求側來看,用戶對便利性以及個性化服務的期望越來越高,而傳統金融企業面臨著沉重的金融脫媒壓力。技術的進步為金融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安全以及金融監管層面帶來新的挑戰。

  民生證券分析師鄭平認為,金融科技為金融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給金融安全帶來了新挑戰,需要用長遠的目光審慎對待可能存在的威脅和挑戰。在嚴格審慎監管和創新驅動下,金融科技的發展有助於豐富和規範金融市場。

  從支付行業來看,東興證券研報指出,央行官網上日前對已登出(支付)許可機構名單進行了更新,登出名單中新增6家支付機構。截至目前,已經有8家支付機構在第一、二批續展中被合併了《支付業務許可證》,加上目前已經被登出的10張支付牌照,原來的270張支付牌照現在還剩252張。可以看到近期央行的各項動作均展現出對互金行業加強監管整頓,肅清發展環境的作風。同時監管整頓和推動發展並行,肅清環境是為行業長期的健康發展築造堅實基礎。

  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指出,監管對創新而言,不應該被視為是一種阻力和障礙。中國金融科技行業能夠在世界上具有領先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的監管者能夠在創新的過程中實施智慧監管。同時,能夠深入到創新之中,傾聽行業心聲,並把監管底線和邏輯在創新的發展過程中闡釋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唐寧表示:“金融科技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佈局而佈局。而是應該在開展財富管理和普惠金融的業務中,積極滿足客戶的需求,用新的技術和模式更好地服務於他們。”

  分類別防控風險

  金融科技和金融監管共同推進是大勢所趨,與此同時,銀行也在加快轉型步伐,為與金融科技企業創造更多機會合作。

  作為金融科技企業來説,唐寧認為,實際上和銀行也有很多合作空間。比如,與銀行做交易資金的託管與存管,或是銀行借助金融科技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能力、客戶開發服務的能力去對接此前未覆蓋的人群,都是不錯的合作空間。

  唐寧稱,從過去十年金融科技的發展看,網貸和支付已經到了相當成熟的細分領域了。但包括眾籌、智慧投顧、保險科技、區塊鏈等還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未來預計仍然會出現一波又一波的創新來解決客戶痛點。

  對於未來如何風控,唐寧認為,不同産品、資産類別涉及不同的風控。比如,信貸類産品需要考察借款人守信意願和能力;保險類産品則需明確條款,與客戶需求相匹配。當然,更多的風控應該是將企業相關信息真實、全面地展示出來,供投資人去做相關選擇。

  平安證券分析師張冰強調,金融科技存在的目的歸根到底還是為實體經濟服務,提高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求我們判斷出區塊鏈、大數據、雲計算等是否提高了金融服務的普惠性和效率。(記者 彭揚)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