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賦能打開普惠金融突破口

2017-08-02 09:10:53|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加快發展普惠金融,擴大普惠金融服務覆蓋面”是未來較長一段時間金融工作的發力點之一,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提出的“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也指明瞭普惠金融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傳統金融機構做普惠金融一直邁不過“成本”這道坎。對於缺乏信用記錄的小微企業及“三農”群體,用傳統方式做授信,成本遠遠大於收益,使得普惠金融的推進缺乏動力。

  在普惠金融的可持續發展路徑探索中,金融科技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隨著政府引導社會資金向普惠金融領域傾斜,金融科技企業近年來也積極參與到普惠金融發展中,讓更多群體接觸並享受到金融服務。

  機構牽手 協力發展普惠金融

  金融科技企業與農村商業銀行、農信社以及種植、養殖企業之間在資産、技術、流量、場景等方面的合作已有加速之勢。

  繼6月與工行簽署合作協議後,京東金融與亞洲金融合作聯盟、山東省城市商業銀行合作聯盟、廣東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陸續簽署了合作協議。

  從京東金融與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的合作內容來看,雙方將在數字金融平臺搭建、京東雲、資産管理、農村金融及電商物流等領域展開闔作。京東金融CEO陳生強表示:“與廣東農信的合作是京東金融首次與省級農信社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通過優勢互補,共同為更多的金融機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入,為服務實體經濟、降低金融風險貢獻力量。”

  據介紹,雙方推出了定位於服務“三農”的聯名借記卡,將通過打通線上線下場景,將所能提供的各類金融、消費以及生活服務權益提供給目標客戶,助力農村普惠金融的落地。

  這是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企業的一次良性互動,也是機構之間協力發展普惠金融的一個縮影。

  從《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到《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首次明確了“十三五”時期普惠金融的發展方向、目標與手段,普惠金融得到高度重視並已上升為國家層面的發展戰略。

  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以及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運用多樣化的金融工具,推進金融精準扶貧是實現普惠金融的一項重要目標。

  技術手段解決風控“痛點”

  普惠金融的實質仍是金融,其發展取決於風控。

  一直以來,農村普惠金融的“最後一公里”遲遲不能打通,難點有很多,地域廣、人口多、信用記錄不足、缺乏有效抵押、質押物、徵信缺失等,導致無法進行有效的風險控制。

  然而,隨著金融科技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為普惠金融的發展插上了翅膀。金融科技企業以技術與數據為驅動力,在構建多層次的普惠金融體系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其深入基層,提升了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與此同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強了對風險的控制能力。

  新興技術在普惠金融領域開始迅速滲透。從京東金融來看,目前其已在大數據、分佈式技術、人工智能、區塊鏈、生物識別等方面實現佈局,在系統架構、用戶洞察、風險定價、反欺詐、反洗錢、精準行銷等方面具備優勢。

  依託技術手段,農村普惠金融領域長期存在的徵信與風控已不再是一個無法攻破的難題。通過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能夠更好地識別系統性風險、信用風險與欺詐風險。

  經過迭代發展,金融科技企業不再僅局限于自身的“農金”生態圈中,已開始向外輸出技術。互聯網技術與普惠金融相結合,能夠有效彌補傳統金融機構服務“三農”與小微企業中的短板,更好地服務那些傳統金融機構無法覆蓋的市場,發揮更大效用,這也是金融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達成合作的一個重要契合點。

  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是大勢所趨

  不僅在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已成為全球議題,而展現出高覆蓋、低成本優勢的數字普惠金融則被視為未來引領全球普惠金融發展的方向。

  互聯網金融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低門檻、可獲得、可持續的天然優勢,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是大勢所趨,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針對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此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在“2017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表示,要推動包括政策、制度、技術等在內的一攬子系統性普惠金融解決方案,包括了構建數字普惠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堅持普惠金融服務主體的公平準入,建立數字普惠金融的技術創新體系與數字普惠金融的基礎設施體系,完善數字普惠金融的風險治理體系與數字普惠金融的消費者保護體系。

  對於互聯網金融企業而言,發展數字普惠金融,首先,應明確服務實體經濟這一基本定位,發揮小微金融機構“毛細血管”作用,為“三農”與小微企業“輸血”;其次,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做到服務下沉,在細分市場中精耕細作,實現與傳統金融機構的錯位發展,提升金融服務覆蓋度。(記者 李珮)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