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浪潮逼轉型保險業呼喚“實人制”

2017-09-14 13:41:37|來源:證券時報|編輯:許煬

  “2020年保險業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在近日中保協組織的一次以“保險+科技”為主題的內部培訓班上,這一問題被集中討論。

  來自各大保險公司和BAT(百度、阿裏、騰訊)的保險科技領域的先行者,談到了以比特幣技術為支撐的點對點保險服務、以區塊鏈技術為支撐的智慧合約,以及個人按需保險等新變化。

  面對一大波新技術,保險業準備好了嗎?與會人士呼籲,保險行業需要儘快從“保單制”進入"實人制",以“人”為中心,才能實現更大的發展空間。

  暢想2020保險業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楊東表示,保險業痛點非常多,保險領域的技術化驅動可能是未來三到五年內對行業影響最大的因素。

  楊東以英國保險科技發展為例表示,區塊鏈技術為保險業提供的業務支持,將極大地提高速度和效率。以比特幣技術作為支撐的點對點保險服務,可能發展成以去中心化方式來管理資金,在需要理賠時支付。這個系統中可能出現專業的保險機構。有公司已在嘗試“個人按需保險”,並獲得英國監管許可。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數字辦副主任馬波勇表示,太保9月1日推出的“阿爾法保險”,當天達到20萬的訪問量,3天達到一百萬、4天達到兩百萬。消費者對保險需求非常大。未來保險公司需要通過場景化、碎片化的新技術和工具去發現和滿足需求。

  眾安保險副總經理兼首席行銷官吳逖表示,保險技術的平臺化會越來越明顯。“三年之後我們希望能夠在行業裏面産生一些公司,它們利用平臺型技術服務垂直細分領域,體現保險的專業化服務能力,讓更多用戶真正感受到保險的能力和保險的服務。”

  不久前,平安金融壹賬通“智慧保險雲”向保險行業全面開放保險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螞蟻金服向保險業開放“定損寶”這一定損理賠工具。眾安保險旗下的眾安科技,也和很多保險公司合作展開技術輸出。

  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為代表的新興科技在保險業的運用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例如,在人工智能方面,平安、太保等公司將人工智能的技術應用於各個業務流程和服務環節,實現了承保、核保、定損、理賠和客服功能的智慧化。區塊鏈方面,保險業不斷地進行應用性研究,有公司將區塊鏈技術與農業産業結合,還有公司研發出嵌套了區塊鏈技術的航空延誤險。

  “當前保險科技運用我們還處在起步階段,也面臨著諸如商業模式的改變、數據技術與監管等方面的挑戰。”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秘書長助理黃睿智表示。

  “保單的烙印太深”

  金融壹賬通金融科技總經理邵海峰表示,未來保險業需要邁過幾個坎。

  邵海峰稱,不以“人”為中心的“保單制”管理方式,是保險業的先天不足。移動互聯時代追求的是遠程在線、實時。保險公司要想同時實現對真實的人、證件以及保單的判斷,就需要從保單制跨越實名制,進入實人制。

  第二個坎是數據。現有的保險業數據,與一個人在消費、理財、生活等不同場景的維度比,還只是滄海一粟。

  吳逖也表示,從保單管理到用戶管理,將是保險行業本質性的跨越。目前,保險公司有多少用戶、保了多少臺車,涉及多少家庭,並不容易厘清,因為保單的烙印太深,以至於整個行業圍繞的都是收入、産品。“保險公司要在新的時代裏面反觀自身,把自己管理的體系扭轉過來。”

  “站在現在看2020年,對每個公司而言壓力都很大。”邵海峰表示,“科技和數據建設上的投入,需要不同的保險公司去平衡遠期目標和當期的關係。”(證券時報記者 潘玉蓉)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