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監管護航 金融科技賦能實體經濟

2017-09-14 15:34:07|來源:中國證券網|編輯:許煬

新華社 圖

  由新華網主辦的“第二屆長三角金融科技高層對話暨新華網思客陸家嘴峰會”昨日在上海舉行。各界與會嘉賓認為,金融監管在為金融科技發展劃定邊界之際,也要掌控創新與發展之間的平衡點,以防過度監管、遏制發展,同時又能把控住風險。新華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田舒斌指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主動”,既要主動推動金融創新,又要主動提升監管水準;金融監管不僅要跟上金融創新的步伐,更要嘗試主動走在前面,做到制度框架構建在先,主動防範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雙向風控:頂層監管與底層防範同步

  近年來,中國金融科技迅速發展,在國際競逐中實現彎道超車。無論是用戶規模、企業體量,還是融資額、交易規模增速等多個維度都遠超歐美國家。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産業平均每年翻一番,在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黃益平看來,居民對普惠金融的大量需求、初期寬鬆的市場環境為行業提供了發展契機。

  然而,制度缺位困擾著行業前行的步伐。多位嘉賓在會上指出,與現有金融業態相對應的金融監管體制尚未建立起來,沒有完備的一系列法律、規範等基礎制度支撐行業發展。

  從頂層設計的角度考慮,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認為,做好制度供給是首要任務,一旦底層制度發揮風險防範作用,那麼之後分散主體的創新也會積極主動地去防控風險。其次才是管理層面和技術層面的風險防範。

  今年7月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強化監管,要以強化金融監管為重點,以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為底線,加快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完善金融機構法人治理結構。

  與此同時,監管不是自上而下的單向施力,身處市場最前沿的金融機構自身也應主動加強風控。“要把金融機構自身的管理架構健全起來。”中國銀監會原副主席、北方新金融研究院院長蔡鄂生認為,只有機構的管理水準、人員素質、服務意識、市場判斷、後颱風控等整體水準提升和增強了,才能建立起最基礎的第一道風險防範網,而不僅僅是自上而下看問題。

  具體對於傳統銀行業而言,上海市支付清算協會會長、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顧國明在峰會的圓桌討論環節中表示,未來控制風險要協調處理好三大因素的關係——商業銀行審慎經營、真實性原則;金融科技帶來的新手段;人力資源。

  金融科技絕非洪水猛獸,在規範邊界內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還將反哺金融監管,比如通過技術識別風險等。過去,提供低息貸款的商業銀行屬於行業內的“第一世界”,而動輒高利的民間借貸則是灰色地帶的“第三世界”。融道網·生菜金融董事長周漢指出,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崛起,實際上是逐步取代“第三世界”的過程,可以讓民間借貸風險更低,更容易監管。

  金融科技歸宿:服務實體經濟

  正如蔡鄂生在會上所言,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行業的宗旨,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措施。

  多位嘉賓在峰會上一致認為,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新興機構,核心都是金融,最終都要服務實體經濟。這不僅是今年監管部門加大監管舉措的出發點,反過來也有助於金融風險防範。

  “對衝實體經濟下行壓力,打造‘升級版’全要素生産率,就要以制度創新打開科技創新的空間,借助信息時代新技術革命形成可持續的超常規發展。”賈康表示,金融與金融科技的出發點和歸宿,最後都要落到如何服務於實體經濟的升級發展。

  賈康補充道,金融獲得科技支持之後,服務會更加便捷,也更有利於提升用戶體驗,得到更好的發展。科技在這個領域得到應用,可以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升級換代。

  近些年來,大數據、雲計算等互聯網技術逐步滲透金融行業,在支付、徵信、結算、貸款等金融環節扮演重要角色,不僅提升了金融服務效率,還優化和創新了服務手段。

  以小微貸款為例,通過互聯網申請貸款,目前已可以實現秒批,整個過程無人工干預,不僅效率高,而且通過大數據等手段甄別風險,有效降低了壞賬率。這背後如果沒有技術的有力支撐,是無法實現的。

  尤其移動互聯網發展,使得偏遠地區也有了便利的金融服務。換句話説,這相當於是“用一種性價比更高的方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在蔡鄂生看來,互聯網金融這兩年也確實起到了很大作用:一是提供了普惠服務,讓沒有得到金融服務的企業或者個人可以享受到金融服務;二是金融服務的效率和便捷度有了很大提高。

  包括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借助金融科技,服務能力和效率都有顯著提升。當前,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成為金融行業最新應用風口。“通過研發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交易服務平臺,可為用戶提供透明高效的金融服務。”賈康指出,從發展趨勢來看,金融科技發展方興未艾,支持實體經濟升級發展才是硬道理。( ⊙見習記者 魏倩 記者 金嘉捷 ○編輯 陳羽)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