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浪潮來襲:用科技力量提升資管水準

2017-10-24 11:30:39|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普益標準認為,在資産配置方面,各金融機構需在新的形式下思考如何借助科技力量來實施資産配置,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引領財富管理的未來。近年來的金融科技發展歷程造就了用戶至上的商業邏輯,特別是身處大數據時代,面對越來越複雜的金融數據與金融資訊,就更需要在數據的標準化和資訊的可視化方面下工夫。

  金融科技浪潮下,科技和金融的融合日益加深,並成為促進金融業全面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量。如何讓科技與金融更好的創新融合,如何利用科技重塑大資管行業格局,提升資管機構運營效率,是所有資管機構當前必須面對和思考的重要課題。

  近日,由普益標準、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主辦,四川天府銀行聯合承辦的“2017年第六屆普益標準財富論壇——金融科技浪潮下的大類資産配置”在成都圓滿落幕。

  本屆論壇吸引了來自全國95家商業銀行及13家非銀金融機構資管部門參會。論壇圍繞著“金融科技浪潮下的大類資産配置”的主題進行了精彩的交流與研討。

  明確市場痛點 找準科技解決思路

  今年以來,市場流動性承受著壓力,在貨幣政策中性偏緊的大環境下,銀行資管面臨著新的挑戰。四川天府銀行副行長劉宏在致辭中表示,“一行三會”今年出臺的一系列針對資管行業的監管政策,體現出監管部門未來要統一資産管理監管標準、梳理業務模式的監管方向,這給銀行資管轉型、提升資産組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劉宏同時表示,在“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能強勢崛起的今天,金融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創新也在不斷興起,人工智能與金融投資行業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勢不可擋的潮流。銀行資管行業的轉型和發展尤其需要應用領先的金融科技成果。

  西南財經大學信託與理財研究所所長、普益標準專家委員會主任翟立宏表示,雖然目前金融科技的關注度很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共性和問題。針對當前的資管行業,我們應該尋找適當的切入點或者路徑幫助金融科技與資管行業完美融合。鋻於這樣的思考,資産管理行業應該提前明確資産管理市場的基礎痛點,以便對症下藥,尋找真正適合資管市場的金融科技。

  翟立宏認為,資産管理市場的基礎痛點以及相應的金融科技解決思路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缺乏統一的規則和統一的信息,金融科技應主要通過提供全面統一的數據,有針對性地去促進資管市場基礎信息的統一。第二是缺乏有效的需求,即缺乏願意承擔相應風險的投資需求,這也是“剛性兌付”問題的根源之一。對此,銀行機構應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在精準行銷、風險測評、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功能優勢。第三是缺乏持續的供給,即缺乏緊盯投資者需求和市場變化的産品策略或方案。對此,金融機構可以採用如FOF、MOM等可以將金融科技和專業投資管理相結合的智慧系統支持。

  加快資管轉型 服務好投資者

  回歸至銀行資管大類資産配置本身,平安銀行資産管理事業部副總裁郭新忠表示,從配置的方向來看,未來較為重要的兩個機會:一個是權益性投資的機會,另一個是資産證券化産品投資的機會。

  在郭新忠看來,“買權益資産實際上是買一個國家的經濟,權益資産跟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關係最密切,這個國家經濟發展得好,權益資産就會表現得好。資産證券化從國外經驗來看,有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從我國來看,整個經濟的去杠桿以及企業融資狀況的變化,都會支持很多資産證券化産品的出現。”

  “作為國內資管市場的主體,銀行理財業務的轉型應以産品轉型為切入點。”面對監管政策要求以及市場的變化,興業銀行資産管理部副總經理汪聖明認為,而要做好産品轉型,則在儘快明確基本政策要求的同時,還需要在諸如資産定義、投資規範、估值方法、信息披露、會計核算等各實操環節制定具體的規則與行業規範,這樣産品創設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並進一步帶動投資模式、財富管理模式的轉型與創新發展。

  齊魯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段秉乾則將更多的視角放在了如何服務好投資者身上。針對客戶需求的第三個層次——在資産保值增值需求、客戶認同感需求基礎上的消費便利性需求,其解決方案主要即為産品的豐富與技術的支撐。“金融科技範圍非常廣,從宏觀上來説金融科技是通過科技手段打破金融的邊界,讓金融的業態和商業模式升級。”

  緊跟技術創新 提升未來資管能力

  “財富管理要跟緊技術創新,順勢而為。”中信銀行資産管理業務中心副總裁李潔怡認為,在此過程中,主要利用的技術包括大數據分析、雲計算技術、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其中,以大數據分析為例,有利於強化財富管理客戶的需求管理,實現精準行銷;而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則可以廣泛應用智慧投顧,增強客戶體驗和提升財富管理服務能力。

  對於資管能力建設,大連銀行資産管理部副總經理鄭飛龍則談到,無論是資金端還是資産端,都需要第三方的數據及研發支持來輔助銀行資管能力建設。如在資金端的産品定價層面,銀行資管機構需要關注市場價格水準及變遷趨勢。而在資産端,以消費金融為例,京東金融、螞蟻金服等的用戶行為數據,能夠準確地對用戶的各項信用情況進行刻畫,從而幫助銀行業進行風險分析。

  “在某種程度上,第三方公允的數據分析,能夠成為行業內共同認可的定價依據。未來銀行資管能力的建設離不開大數據的運用以及基於其上的決策分析模型。”鄭飛龍表示。

  “在金融科技浪潮風起雲湧的今天,金融與科技的緊密結合帶來資管行業的嬗變。”論壇上,普益標準展示了近期的研發成果。普益標準認為,在資産配置方面,各金融機構需在新的形式下思考如何借助科技力量來實施資産配置,在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可以更好地引領財富管理的未來。近年來的金融科技發展歷程造就了用戶至上的商業邏輯,特別是身處大數據時代,面對越來越複雜的金融數據與金融資訊,就更需要在數據的標準化和資訊的可視化方面下工夫。(記者 孟揚)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