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效應實現 支付巨頭收費或成常態

2017-11-17 09:21:43|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許煬

  微信日前發佈公告稱,自2017年12月1日起,將對每位用戶每個自然月累計還款額超出5000元的部分按0.1%進行收費。這是繼2016年3月微信對超出1000元的提現額度進行收費後,再次將收費擴展至信用卡還款上。

  分析認為,微信已經完成了個人用戶的規模積累,此前用“免費”換規模的效應已經實現,未來調整業務規則,告別免費時代,或成支付巨頭主流。

  超出5000元收費0.1%微信再舉信用卡收費大旗

  事實上,去年微信提現就開始收費。去年2月,微信發佈《關於轉賬收費調整為提現收費的公告》稱,自3月1日起,微信支付對提現功能開始收取手續費,每筆最少0.1元。同日起,對轉賬功能停止收取手續費。

  時隔一年多,微信再次舉起收費大旗,這次是針對用戶使用頻次也很高的信用卡還款。

  據了解,微信信用卡還款是騰訊財付通與各大信用卡中心聯合推出的第三方還款平臺,支持52家銀行的信用卡還款。

  對於收費舉動,財付通稱,用戶的每一筆還款都將産生支付的通道手續費,財付通對此一直在投入補貼。隨著信用卡還款業務的迅猛增長,補貼的支付通道手續費也大幅增加。為了適當平衡成本和可持續發展,將對業務規則做出調整。

  記者了解到,所謂的還款通道手續費,一部分是轉出行收取,另一部分是人民銀行清算中心收取。

  據業內人士介紹,微信還信用卡的代付通道,本就需要運作成本,用以連接用戶和銀行之間的結算。不收費時,微信承擔成本運營費,收費之後,用戶承擔。

  易觀國際金融行業分析師王蓬博認為,微信選擇對提現、信用卡還款收取相應費用很正常,因為在規模效應下,哪怕是0.01%的通道手續費率也意味著大量投入,這對支付公司來説並不划算。

  不過,目前來看微信信用卡還款收費的影響並不大。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根據規定,還款超出5000元的部分才會收費,實際中,很多人的還款額並沒有這麼大。

  另外,目前大部分商業銀行的網銀或者APP普遍都提供免費轉賬、信用卡還款等服務,支付寶、平安壹錢包也都支持信用卡免費還款,因此微信對信用卡還款收取手續費對消費者造成的影響並不大。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用戶來説,信用卡還款不僅要考慮費用和限額,還要考慮實時性。“很多人都是卡著還款日的最後一天或者當天才操作,如果不幸趕上還款時間節點在節假日(如春節)或者下午5點之後,就存在無法實時到賬的可能性。”有網民介紹,目前這些還款方式中,平安壹錢包支持秒到賬,支付寶一般2小時內到賬,微信多數時候2小時,但也有過超過24小時的狀況。

  除此之外,微信的“代辦費”也被吐槽收費過高。上海一位用戶向記者表示,自己通過微信購買火車票,票價34.5元,但最終卻要支付44.5元,收取了10元的手續費,費率相當於29%。另外,通過微信繳納交通罰款也要收取一定的代辦服務費。代辦費根據城市不同有所差異,為15元至40元不等。

  跑馬圈地結束

  以免費換市場效用不再

  “微信對信用卡還款收費,只是商業回歸正常邏輯,未來免費的午餐會越來越少。”王蓬博指出,支付巨頭在經過前期補貼搶佔市場後,開始節約成本。C端繼續補貼做免費服務的最初目的是吸引用戶,隨著支付行業個人用戶市場跑馬圈地的結束,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雙巨頭已經有了相當規模的用戶量,預計未來規模很難再有增長,以免費換市場的效用不再。

  融360信用卡分析師孟麗偉認為,同樣作為信用卡還款工具的支付寶可能會緊隨微信,開始對信用卡還款業務進行收費,這也就意味著,通過第三方平臺還信用卡的免費時代即將結束。

  移動支付發展之初,免費一直是最大“賣點”,微信、支付寶等平臺正是憑藉免費特質迅速佔領市場。而目前,支付巨頭開始收費,傳統銀行則開始打起“免費牌”。

  去年7月,包括平安、浦發、廣發等12家銀行發起設立了商業銀行網絡金融聯盟,宣佈聯盟間的銀行手機銀行、個人網銀等電子渠道跨行轉賬免收手續費。同時,聯盟行之間通過系統互聯、賬戶互認、資金互通,為客戶帶來更加安全的賬戶保障和創新金融服務,以最低的銀行間通道定價策略,將更多優惠讓利於客戶。據測算,僅中信銀行一家網銀免費轉賬就將為客戶節省約3000萬元,12家銀行免費的總數可見一斑。

  王蓬博認為,此次微信調整信用卡還款規定是標誌性節點,意味著支付公司未來將加速將活躍用戶轉化為商業用戶,願意為服務付費的用戶將成為重點目標客戶。支付公司未來C端將轉變為不虧錢或少虧錢、維持目標客戶黏性,同時重點發力B端,延伸産業鏈創新服務實現盈利,同時為C端提供更多場景服務。(記者 王淑娟)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