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保險增速現六年來首降

2018-01-25 14:31:56|來源:證券日報|編輯:許煬

  保監會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互聯網保險簽單件數124.91億件,增長102.60%,其中退貨運費險68.19億件,增長51.91%;保證保險16.61億件,增長107.45%;意外險15.92億件,增長539.26%;責任保險10.32億件,增長438.25%。

  從保費數據來看,保監會統計信息部巡視員、副主任王蔚表示, 2017年,互聯網保險創新型業務是在快速發展,但從保費角度看,互聯網保險保費1835.29億元,同比下降21.83%。

  對於下降的原因,王蔚表示,與保險業業務結構調整有關,一是投資型業務大幅收縮,二是車險商車改促使線上銷售渠道進一步受到影響,也就説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的車險和投資型業務出現較大幅度下降。“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保障功能較強的普通壽險得到迅猛發展,2017年互聯網渠道普通壽險原保險保費收入954.82億元,同比增長達99.28%。”

  事實上,據記者梳理,2017年是自2011年以來,互聯網保險保費同比增速的首次同比下滑。資料顯示,2011年互聯網保險保費同比增速為115%,2012年為123%,2013年為124%,2014年為195%,2015年為160%,2016年為5%,2017年為-21.83%。

  對於互聯網保險未來的發展,中保協此前發佈的《2017年上半年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運行狀況報告》(下稱“報告”)認為,互聯網人身保險保費收入的下降,説明傳統壽險業前期借助互聯網渠道快速、低成本地接觸海量客戶,推動壽險企業降低運營成本的“線下”到“線上”轉移的發展方式已進入瓶頸期。壽險産品的無形化、購買需求的潛在性、售後服務的長期性及其他一些特點,都決定了傳統壽險業的面對面溝通、銷售、服務等方式還將長期存在。隨著“互聯網+”戰略佈局的實施,壽險公司應推動線上、線下相結合,不僅要搭建網上獲客的服務平臺,構建以人的身體和財務為主要標的的生態圈,還要建設適應消費時代的高素質銷售隊伍。通過科技手段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效率,促進實體經濟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深入應用,互聯網保險仍孕育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事實上,去年以來,保監會也強化了對互聯網保險的的監管力度。2017年9月20日,監管部門對互聯網平臺購買保險給予風險提示,著重指出宣傳內容不規範、保險責任模糊、違規承諾高額回報、偽造保單等市場亂象。

  2017年12月,上海保監局對相關保險代理通過互聯網渠道違規銷售保險産品給予處罰,指出相關公司存在未明確披露承保公司和代理銷售公司、未明確披露産品條款信息及批備編號等違法行為。  

  今年的1月12日,保監會下發的《關於防範互聯網偽保險産品的風險提示》提到,保險消費者要提高警惕,謹防不法分子利用互聯網平臺發佈的虛假保險産品、項目。

  保監會此次雖未公佈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的主體,但上述報告提到,2017年上半年,共有61家人身險公司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佔人身險會員公司總數的八成,其中中資公司39家,外資公司22家。與去年同期相比,投連及萬能險佔比較高的險企互聯網保費規模大幅度萎縮、銀保渠道佔比較高的險企互聯網保費規模排名提升。

  報告認為,對傳統大型壽險公司來説,互聯網渠道突破了傳統渠道瓶頸制約,開闢了新的思路及新的增長點,有效降低運營成本、促進産品創新;對於中小型壽險公司,則通過場景化行銷、多元渠道跨界整合,發現高契合度的用戶,實現差異化精準行銷。目前,中國的互聯網壽險市場已經逐步形成大中小型壽險公司齊頭並進、各有側重的趨勢。(記者 蘇向杲)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