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規制”重構百萬億資管格局

2018-05-02 08:39:16|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許煬

  在全行業經歷了焦灼的等待之後,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日前聯合印發《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産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全面覆蓋、統一規制各類金融機構的資産管理業務,消除資管産品的多層嵌套,限制通道,縮短資金鏈,降低資管機構之間風險的傳遞性。高達百萬億元規模的中國資管市場,終於步入統一監管時代。

  資管新規遵循堅持嚴控風險的底線思維,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目標,堅持宏觀審慎管理與微觀審慎監管相結合、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結合的監管理念,堅持有的放矢的問題導向和堅持積極穩妥審慎推進五大原則,重點針對資産管理業務的多層嵌套、杠桿不清、套利嚴重、投機頻繁等問題,設定統一的標準規制。同時,資管新規按照“新老劃斷”原則設置過渡期,確保平穩過渡。過渡期為新規發佈之日起至2020年底,對提前完成整改的機構,給予適當監管激勵。

  資管新規明確,資産管理業務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金融機構開展資産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金融機構不得在表內開展資産管理業務。未經金融監督管理部門許可,任何非金融機構和個人不得代理銷售資産管理産品。金融機構應當做到每只資産管理産品的資金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不得開展或者參與具有滾動發行、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特徵的資金池業務。在消除多層嵌套方面,資管新規要求監管部門對資管業務實行平等準入,從根源上消除多層嵌套的動機。同時將嵌套層級限制為一層,禁止開展多層嵌套和通道業務。

  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資管業務規模不斷攀升,截至2017年末,不考慮交叉持有因素,總規模已達百萬億元。其中,銀行表外理財産品資金餘額為22.2萬億元,信託公司受託管理的資金信託餘額為21.9萬億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證券公司資管計劃、基金及其子公司資管計劃、保險資管計劃餘額分別為11.6萬億元、11.1萬億元、16.8萬億元、13.9萬億元、2.5萬億元。同時,互聯網企業、各類投資顧問公司等非金融機構開展資管業務也十分活躍。由於同類資管業務的監管規則和標準不一致,導致監管套利活動頻繁,加劇了風險的跨行業、跨市場傳遞。

  中信建投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黃文濤表示,資管新規關於打破剛性兌付、降低期限錯配風險、控制杠桿率風險、實現凈值化管理等要求,可能對資管行業甚至整個金融業造成重大影響。從短期影響來看,隨著資管行業標準的逐步統一,此前依託同業加杠桿、委外、多層嵌套等快速擴張的資管産品將受到明顯擠壓,資管行業盈利模式將發生根本性變化。監管套利、過度加杠桿、期限錯配曾是眾多資管産品的主要盈利方式,也是滋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領域。資管新規針對上述問題所提出的監管要求和操作規則,將從根本上改變此前“重套利、輕管理”“重規模、輕品質”的行業投資風氣。

  民生銀行研究院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一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相對於徵求意見稿,資管新規有“三點放鬆”:在凈值管理方面,允許使用攤余成本法計量;分級産品設計有所放鬆;過渡期延長至2020年底,且新老劃斷。他認為,資管新規比徵求意見稿過渡期延長了一年半,同時執行新老劃斷標準,允許為接續存量資産進行發行産品對接。這些政策調整充分體現了監管層尊重當前客觀現實,防止資産池出現流動性斷裂,政策設置較長的過渡期,可以有效防止影子銀行融資過快收縮而出現的斷崖效應。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記者表示,從中長期來看,資管新規是中國資管業務的第一個統一監管規則,也是大資管行業步入透明監管、穿透式監管新時期的標誌。資管新規中一些帶有顛覆性的規則出臺,將打破傳統的剛性兌付以及過去一些屢禁不止的資金池業務、所謂保本保收益的承諾、虛假行銷以及不誠信的行為。這些將給資管産品的發行人和投資者帶來理念上顛覆性的改變,家庭理財和個人投資將會更加注重風險。(記者 吳黎華 鐘源 實習生 李爽)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