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慶按下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加速鍵”
重慶日報  2019-12-31 09:48:59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12-31-003-250930-1

十二月三十日,重慶兩江新區龍興通用機場,四座固定翼飛機CG231成功首飛。記者 崔力 攝

  ■截至今年底,重慶累計開通了國際(地區)航線95條。下一步,重慶將在已有的“一帶一路”航線基礎上,打通三條國際通道。

  ■重慶機場時刻再次擴容,高峰小時容量由49架次/小時提升至54架次/小時,極大緩解了重慶民用空域資源緊張的難題。

  ■T3B航站樓與第四跑道預計明年動工。重慶支線機場建設進度也在加快,2020年黔江機場所有改擴建項目將全部完工投用,武隆仙女山機場預計2021年正式通航。

  12月30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以下簡稱重慶機場)公佈了一組統計數據:截至今年底,重慶累計開通了國際(地區)航線95條,包含“一帶一路”航線64條。

  至此,重慶機場距離國際航空樞紐的定位又近了一步。

  “這一年我們新開了13條國際航線,也在打造航空網絡中的中轉機場,提升至‘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航空通達度。”重慶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國際航空樞紐建設進度加快,到2035年重慶國際及地區航線通達城市將超過100個,國際及地區航線旅客吞吐量突破2400萬人次。

  打造“一帶一路”航線中的中轉機場

  12月20日至27日,重慶陸續開通至老撾瑯勃拉邦和萬象、日本沖繩,以及至匈牙利布達佩斯航線,這是重慶首次在一週時間內開通四條國際航線,力度之大超乎外界想像。

  其中,老撾地處“一帶一路”沿線,匈牙利是首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相關備忘錄的歐洲國家。在上述航線中,重慶機場不僅是對外交流的窗口,從地圖上看,重慶也是“一帶一路”航線網絡中一個重要的中轉節點。作為大洋洲與歐洲之間的中轉站,經停重慶繞航率較低,能為旅客節約不少時間。

  “打造中轉機場,重慶不僅有區位優勢,還有政策優勢。”重慶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12月重慶機場正式發佈了全球首個中轉機場標準5Es,包含“一中轉”(Efficient Connect)、“易中轉”(Easy Connect)、“逸中轉”(Enjoyable Connect)、“宜中轉”(Economical Connect)、“E-中轉”(E Connect)五大中轉服務標準,為旅客提供更豐富、更便捷、更優惠的中轉服務。

  下一步,重慶將在已有的“一帶一路”航線基礎上,打通三條國際通道——

  第一條是歐洲出發,經停重慶,飛往大洋洲的航線;第二條是非洲出發,經停重慶,再飛至東北亞的航線;第三條是南亞出發,經停重慶,最後抵達北美洲的航線。

  今年機場時刻兩次擴容增加航班

  “隨著國際航線增多,重慶機場的時刻資源也趨於飽和。”重慶機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日經中國民用航空局批准,重慶機場時刻再次擴容,高峰小時容量由49架次/小時提升至54架次/小時。這是重慶機場今年第二次時刻擴容,5月中旬,重慶機場已從每小時47架次提升到49架次。

  時刻容量,是指機場一個小時內能處理的飛機起降架次。這是民航行業管理部門根據評估後的機場運行容量,綜合各方面因素後,確定的機場單位時間起降架次。時刻容量直接影響著航線安排,決定著機場吞吐能力的上限。

  據了解,重慶機場的時刻一直比較緊張,之前每小時47架次時刻已經不能滿足航空公司新開航線的需求,新增的運力也無法投入到已有航線上,時刻容量已經成為機場發展的瓶頸。

  對此,不少入駐重慶的航空公司也深有感觸。某航空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一直想申請一條到東南亞的國際航線,所有準備工作都到位了。由於沒有時刻,即便該公司有運營的能力,積累了不少客源,也申請不下來。

  重慶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機場時刻從49架次/小時提升至54架次/小時,雖然僅僅增加了5架次,但極大緩解了重慶民用空域資源緊張的難題。全天按20小時起降計算,重慶機場將新增近百架次航班,一年可增長約500萬人次的客流。

  T3B航站樓與第四跑道預計明年動工

  目前,重慶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工程預可研報告已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並啟動評審流程。其中,航站樓概念設計已完成招標,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預計明年動工。

  T3B航站樓、第四跑道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新建35萬平方米T3B航站樓、3400-3800米機場第四跑道、10萬平方米貨運站及相應配套設施,建設連接T1、T2、T3三個航站區的全自動旅客捷運系統。

  “重慶機場有三條跑道,有兩座航站樓,不過T2和T3航站樓都沒有達到設計容量標準,特別是T2,只有幾家航空公司在使用。”重慶機場相關負責人認為,在目前航站樓和跑道基礎上擴容,只能解決短期的問題,要解決長期問題,還需要加快建設T3B航站樓和第四跑道,讓出更多的空間和時刻。

  此外,重慶支線機場建設進度也在加快。2020年黔江機場所有改擴建項目將全部完工投用。改擴建完成以後,黔江機場能夠滿足年旅客吞吐量70萬人次。目前,武隆仙女山機場累計完成全場土石方總量的96.5%,地基處理全部完成,預計明年完成試飛、校飛工作,2021年正式通航。

  國內首款全玻纖復材四座固定翼飛機

  CG231成功首飛

  本報訊 (首席記者 陳鈞 實習生 王天翊)12月30日,由重慶通航集團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開發的一款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4座固定翼飛機CG231,在重慶兩江新區龍興通用機場成功首飛。

  當日15時起,進行首飛的這架CG231飛機按照既定科目,完成了起飛爬升、平飛、通場飛行、著陸等幾個階段,實現成功首飛。整個首飛過程持續約30分鐘。

  據介紹,CG231是國內首款全玻璃纖維複合材料4座固定翼飛機。飛機翼展11.18米,起飛重量達1184千克,最大續航里程可達1600公里,最大平飛速度可達280公里/小時,升限6000多米,起飛滑跑距離不到300米,著陸滑跑距離僅需150米。

  CG231可應用於飛行員培訓、警用巡查巡邏、觀光旅行、體驗飛行、空中攝影等領域,兼具完美的飛行品質與美觀舒適性。

  據悉,CG231飛機使用和維修方便,預期售價不超過200萬元,極具市場競爭力。未來重慶通航集團將以CG231為平臺,通過系列化發展和改進改型,進行水上型飛機的研發,實現該型號的系列化發展。

  CG231也是國內首次在全復材飛機上使用國産複合材料,得到了民航局適航審定司、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重慶市科技局等的大力支持,已進入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TC)審查程式。飛機各部件大部分由國內配套,與十幾家成品供應商合作,可帶動輻射通用飛機配套産業快速發展和適航能力提升。同時,數所高校參與了項目研製,充分發揮了産學研相結合的優勢。

  CG231飛機的成功首飛,標誌著重慶地區航空産業“通航民航兩翼齊飛、直升機固定翼齊落地”的全面發展。它的成功研製填補了國産複合材料在國內全復材飛機上應用的空白,開創了我國通航市場全玻纖復材飛機商業推廣和應用的先河,對推動我國自主知識産權航空技術發展,實現通用航空器“自主研發、自主製造”發揮了重要作用。(記者 崔曜)

編輯: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