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費 細分領域齊發力

2020-06-05 09:13:57|來源:國際商報|責編:馮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推動消費回升工作時著墨頗多,提出要通過穩就業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遊、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健全農村流通網絡,支持電商和快遞發展。同時要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讓群眾放心消費、便利消費。

  在今年剩餘的近7個月時間裏,各方如何將上述部署落實到位?如何加快培育新型消費,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讓消費的基礎性作用更加明顯?

  供給要雙向加力新模式加速賦能

  在當前形勢下,促進消費回升被寄予了更勝以往的厚望。全國政協委員、中能國電集團董事局主席王一莉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説,中國必鬚髮揮經濟韌性強的特點,增強人民群眾的消費信心,催動基本消費的實際幅面。“在這一過程中,著力擴大和穩定就業,在收入分配中通過調整分配佔比來平衡人民群眾的消費能力非常重要,要保障不同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

  在呵護群眾消費能力的基礎上,王一莉建議,繼續鼓勵技術創新應用,提供更加多元化、高品質的市場供給,培育新興消費。積極打通消費領域的“堵點”,活絡消費“關節”,讓消費者有産品消費、有地方消費、有興趣消費,以此激發更大的消費潛能。“疫情防控期間,線下消費活動受到影響,但線上新業態新消費不斷增長,中國應圍繞這一新趨勢,加強引導和培育網絡消費、體驗消費、智慧消費等新熱點新模式。”

  當前國內消費呈現出一定的回暖之勢,但旅遊業等個別行業仍未徹底走出疫情陰影,下半年應如何突圍?“與旅遊業相關的行業超過100個,從這個角度來講,旅遊業是促進就業的聚寶盆,也是拉動消費的發動機。”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廣東省旅遊協會會長黃細花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説,發展旅遊業意義重大,但目前中國旅遊業仍存在互聯網滲透率偏低、互聯網創業創新意識不強、預約旅遊還不普遍等問題,應加快推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尤其要注重借助互聯網這個“最大增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旅遊業升級賦能。

  黃細花建議,加大對“雲旅遊”等旅遊業新業態的産業政策支持,全面推行線上旅行社平臺,建議文化和旅遊部、工信部堅持以群眾文旅需求為根本導向,把個性化、定制化服務的目的地餐飲、娛樂、票務以及社交産品線上服務融入日常。

  電商發展要升級消費環境更優化

  電商的飛速發展正逐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網購農産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熱捧。商務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農村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16860億元,預計未來5年農村電商市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8.9%。

  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對電商的發展格外關注,他對國際商報記者説,目前“政府引領+平臺扶持”的新農商模式逐漸火爆。尤其是政府支持農民合作社從供貨端融入電商平臺産業鏈,推進與電商結合,成為解決貧困地區市場基礎薄弱問題的有效模式。“未來應重視推廣‘農戶+經銷商+消費者’超短供應鏈模式,這種模式能夠促進生産者與消費者精準對接,且直達供應鏈上游,流通效率高。”

  全國人大代表、韓城市委書記褚錦鋒認為,要通過電商讓種植戶與消費者直接對接;通過政府組織以及大企業引進和舉辦活動真正使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與消費市場完整對接,使農戶的收入持續穩定增加,最終反哺消費。同時,消費扶貧要解決基礎設施問題,比如,電信運營商的信號要能夠覆蓋到貧困地區。此外,在産業初始階段,政府、基層組織應對其進行有效組織、幫扶,科技服務等力度也要加大。

  對於如何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消費環境,讓百姓“買買買”更放心,全國政協常委、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認為,讓全社會共同監督十分必要,應全面推行消費投訴公示制度,拓展線上線下公示渠道,盯住並處置投訴集中企業以及多發易發問題,部門聯動形成合力,讓信息更公開、市場更透明、消費更放心。(記者 畢若林)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