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放大資本市場偶發事件不可取

2020-09-03 09:45:02|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馮實

  過度放大資本市場偶發事件,乃至製造“陰謀論”並引申到投資觀念、內幕交易和投資風格等方面,很不可取。資本市場對於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準循環具有樞紐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各方均應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最近,某上市公司董事長怒懟前來調研的某資産管理公司基金經理一事,引發金融業人士熱議。市場對此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幾方面:一是金融機構到上市公司調研是否存在態度不端、利益勾兌、風氣浮躁等問題;二是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的反應是否過激,公眾公司該怎樣面對金融機構的質疑;三是金融機構是否真存在被部分投資者詬病的“賺快錢”“投機風格傾向”等不可取的短期投資觀念。

  從目前各方回應及事件進展看,要得出調研態度、反應過激、投資觀念等方面的結論為時尚早。在尚無更多實質性證據時,這更像是一次偶發的爭議事件,過度炒作和放大此類市場爭議並不可取。同時更要認識到,資本市場對於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準循環具有樞紐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各方均應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各項改革開放政策正在逐步落地,註冊制改革、常態化退市、投資者保護等制度建設正有序推進,尤其是凈化資本市場環境、對違法違規行為“零容忍”等一系列舉措正如期推進,資本市場正在加速形成健康穩定運行的體制機制。此時此刻,過度炒作機構投資者和上市公司在調研中的“不愉快”,難免讓投資者節外生枝,給近期逐漸熱絡的權益市場投資環境蒙上陰影。

  其實,上市公司和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是共生共榮關係。一方面,雙方齊心協力發掘更多優秀公司的價值,這是資本市場繁榮穩定發展的規律所在。基金公司、券商資管、保險資管等手握“真金白銀”和投資意願的“買方”機構,都是潛在的上市公司“股東”,出於投資考慮,買方機構的問題往往很尖銳,上市公司“董監高”難以接受的情況並不鮮見。

  另一方面,作為公眾公司,上市公司在面對投資者或股東諮詢相關問題時,既有責任和義務認真回答,又有對機構研究報告、調研形式等發出質疑的權利,但這不意味著上市公司稍有不滿就可野蠻“開懟”,更不意味著一個偶發行為就可以得出“機構整體調研風氣浮躁甚至存在利益勾兌”“全部資管機構的投資觀都崇尚‘賺快錢’”等結論。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上調研趨勢日漸流行,部分機構投資者未能像往常那樣做一線實地調研,而是從網絡公開渠道獲悉信息,更多采用合規、線上調研方式。Wind資訊統計顯示,今年前8個月,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3049家機構累計調研上市公司4.68萬家(次)。其中,除了極少數上市公司指責基金經理“功課不做”、缺乏調研之外,絕大多數金融機構沒有出現與上市公司、投資者“互懟互撕”的情況。相反,在保護投資者,代表持有人利益方面,不少資産管理機構為投資者盡心“掃雷”,甚至公開發佈研報質疑企業投資價值;有的機構連續多年保持投資風格穩定,並未出現一邊倒“賺快錢”情況。

  綜上,無論是站在維護資本市場平穩發展大局,還是從投資者關係視角看,上市公司和投資者“怒懟”事件是一次比較正常的業務摩擦,過度放大資本市場偶發事件乃至製造“陰謀論”,並引申到投資觀念、內幕交易和投資風格等方面很不可取,希望相關利益方引以為戒,在今後的調研中著眼大局、和睦相處,共同為資本市場發掘、創造價值。(周 琳)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