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資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2021-09-09 09:08:06|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韓東林

  量化投資作為一種在國內新興的投資工具,在增強市場流動性、提升定價效率的同時,也容易引發交易趨同、波動加劇、有違市場公平等問題,監管部門和投資者不該忽視其相關風險。

  7月21日至9月8日,滬深兩市已連續30多個交易日成交額超萬億元,9月1日更是創出1.7萬億元的年內新高。有人將天量成交的源頭指向量化投資,認為是量化投資的高頻交易為成交額“注水”。

  量化投資在市場中到底發揮了什麼作用?簡單理解,量化投資是用數學模型代替人為判斷,讓計算機自動發出買賣指令,實現自動化交易。但也要注意,量化投資雖然是“機器人”交易,也有嚴格的交易紀律和買賣準則,有相應的模型,並非簡單的“全自動”低買高賣,也不是每天都維持自動高頻買賣。一方面,交易成本不允許量化投資者連續大規模買賣。A股交易一般有印花稅、過戶費、券商佣金等多項交易成本,超短線操作的綜合交易成本並不小。有人做過簡單測算,假設投資者持有1000萬元本金,每天交易一次,每年200多個交易日做超短線交易的總成本佔資金總額的比例約為25%,換言之,1000萬元的炒股本金,如果每天都交易,不考慮盈虧,1年後本金僅剩約750萬元,持續高頻交易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投資行為。

  另一方面,熟悉量化投資的人都知道,量化投資模型是一攬子賺錢觀點的集合,或者説是一個多策略組合。模型裏既包括投資者因子、市值因子、行業因子等常規因子,也有基金經理和投研人員“不外傳”的市場獨到見解,還有低買高賣和高頻交易這樣的基礎投資策略。如果在相當長的時間中延續“眾人皆知”的高頻交易策略,投資和交易行為嚴重雷同,又怎麼能發掘別人看不到的投資機會?

  以此看來,將A股成交額的一半都算在量化投資頭上,未免有些牽強。A股市場成交額連續多日維持高位,主要原因還是在投資者和增量資金入市。如果非要説特殊原因,市場風格切換是今年以來股市成交額增加的重要推手。

  不過話説回來,量化投資本身作為一種在國內新興的投資工具,依然有諸多待完善之處甚至容易引發投資風險的地方。比如,在成熟市場,量化交易、高頻交易比較普遍,在增強市場流動性、提升定價效率的同時,也容易引發交易趨同、波動加劇、有違市場公平等問題。近年海外市場的多次劇烈波動,幾乎都能看到量化投資的影子,這其中,有交易員操作失誤導致的,也有交易模型設計缺陷的原因,所以,量化投資的風險也不能忽視。

  儘管目前對量化投資是否“刷數據”推高成交額一事尚無準確定論,但監管部門和廣大投資者依然不該忽視量化投資的相關風險。量化基金管理人更應時刻提高警惕,避免因為濫用量化投資工具給市場帶來不必要的震蕩。(周琳)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