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停學而思孩子們的負擔就能降低嗎

分享到:

學而思在成都被叫停,成為各媒體的頭條。官方的説法是辦學資質問題,但也有傳聞説涉嫌在競賽中漏題。後一個説法不好確定,但更有可能的觸發因素是學而思替一些學校考試篩選學生,遭到家長舉報。

學而思如果違規被叫停,理所應當。近年來培訓班的異常火爆,已經引起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此前一些地方政府已經約談。在政府部門看來,課外輔導班是加重學生負擔的罪魁禍首之一,必須加以嚴管。上海市主要領導年初已經公開表明瞭這個態度,抨擊課外輔導班加重學生負擔,並表示要打壓課外輔導機構。

2017年,好未來(學而思)收入增長68.3%,學生人次增長70.3%,利潤增長17.2%,市值突破100億元,與老牌的龍頭老大新東方平起平坐。而此前的2017第三財季,學而思收入大漲129.8%,學員增長74.6%。這種增長速度,只有互聯網企業發展初期才會出現,但是學而思(好未來)已經成立十餘年,這在成熟企業裏是罕見的。為什麼增長這麼瘋狂?

無論怎樣,從客觀數據上講,學而思都是掙了學生負擔的錢。但如果真是學而思的輔導班增加了孩子們的負擔,批判治理,甚至關停都有理,我相信大家都舉雙手贊同,但關停了學而思孩子們的負擔就能降低,就沒有了嗎?答案是顯然的,不可能,沒有學而思,還會有新的學而思。

眼下就已經有一個新的學而思了。2016財年起,新東方的第一收入就已經不再是出國考試培訓,而是國內的中小學培訓了,其中小學板塊優能中學同比增長36%,而出國板塊增長僅有8%。2017第二財季,新東方K12收入也大漲45%,學員增長78%。

我們需要思考和回答的是,為什麼孩子與家長會拿著錢去給自己增加負擔?為什麼過去沒有這麼瘋狂,現在卻這麼嚴重?

第一個原因,也是一個基礎原因,就是我們的文化特性,或者説傳統。我們有一個口頭禪,砸鍋賣鐵都要送孩子上學。再窮不能窮教育這個政治口號也是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才會誕生。也正因此,中國人走到哪,就會把輔導班開到哪,就會把學區房的價格不斷推向高峰。在美國,華裔的負擔也是最重的,華人街上輔導班比比皆是,就是最好的例證。

我想提醒的是,所有輔導班都是家長主動報名去的,不是學校強迫的,他想要,他需要。

第二個原因,就是家長真的有錢了。在前面講的文化傳統背景下,第一投入方向就是孩子教育,第二才是房子,這也是中國目前最火爆的兩個産業。事實上,新東方業務結構的變化已經深刻反映了這一點。過去新東方收入主要是出國考試培訓以及仲介服務,掙的是一少部分富貴人家的錢,但是現在教育上的投入越來越多,不僅是出國,國內培訓也迅速增長起來。

第三,就是我們教育部門的減負政策的推動。我曾經與一個上市公司的高管聊起課外輔導班的非正常增長,他一句玩笑話值得我們所有教育工作者深省:感謝政府神助攻!理由有二,第一就是減負。一刀切的減負,甚至規定死放學時間,孩子們放學了,家長還沒有下班,怎麼辦?去輔導班成了一個重要選擇。第二,不加區別的減負,做減法,學校教的少了,學的少了,尤其是對一部分對自己有高期望值的孩子與家長,不得不選擇輔導班加餐。此外,在減負的力壓下,包括中考、高考在內的選拔性考試不斷等級化、水準化、模式化,而水準考試、等級考試,誰最擅長?一位培訓機構的基層負責人驕傲地説:你別忘了,我們是靠什麼起家的?託福,GRE,SAT都是水準測試,你們一般人幹不過我們。

這邊壓下去,但需求是客觀的,於是就在那邊長出來。課外輔導班不想火爆都不行。

在這些多重因素的疊加下,課外輔導班愈來愈火爆,甚至加速發展,成燎原之勢。如果説前兩個因素是我們不能改變的,也是向好因素的話,那麼,能調整的,也只有最後一個了。調整減負政策,不搞一刀切,讓想多學的孩子,盡可能留在學校裏,多學一點,多做一點作業,而不是把他們推進輔導班。

在這個政策的調整上,我們首先需要糾正長期以來的一些錯誤觀念。從相對角度看,負擔是一個心理感受,如果你喜歡玩遊戲,三天三夜都不是負擔,如果你不喜歡學習,10分鐘可能都是負擔。第二,從絕對角度看,任何對自己有期望的孩子,負擔都會是很重的,無論在中國還是英美,無論是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區別只是付出的方向不同,內容不同。我經常給別人講伊頓公學的例子,我也經常給別人介紹愛德華休慕斯寫的惠妮中學成長記(虎媽女兒所在學校),我想在這裡重復一下。在這本書的第一章,紀錄了一個高三女生的一天,標題就是:魔鬼數字4,睡4個小時,喝4杯咖啡,得4.0的GPA。我想,放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她都比我們絕大多數孩子辛苦。

事實上,無論從AP課程,還是IB課程內容看,英美高中學習內容的寬度是顯著超越我們中學教育的,這給了一些優秀的孩子,或者説對自己有高期望的孩子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與環境。一個在美國常青藤大學讀二年級的中國學生給我講了他的意外:在我們的高級經濟學課上,我突然發現,我的數學沒有美國同學學的多,學的深。

我至今還記得,去年某市在減負的指導思想下,取消小學低年級英語課時,遭到了家長的強烈反對。

在我們一刀切減負的做法下,我們並沒有給這部分孩子機會,不僅是在客觀上把孩子們推進了輔導班,在另外一方面,這種做法也嚴重損害了我們對拔尖人才的培養,也違背了基本的教育規則:因材施教。

日前復旦大學陸一老師在中國青年報公開談到日本30年減負的一系列負面後果,其中之一就是輔導班的興盛,家庭經濟負擔加重,與今天中國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我們的確到了系統反省減負做法的時候了,中國輔導班的不正常火爆,只是再次給我們提了個醒:我們需要在承認文化傳統背景、國情發展階段的前提下,對一刀切的減負政策做策略性調整,通過學校教育體系,給一部分學生以機會,而不是做助攻,把他們推入輔導班,這比關停更有效,更科學。(來源:財新網 住著:陳志文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

logo_fororder_教育logo

國際在線教育頻道

  • 68890812
  • 68891547
  • yangdongxia@cri.cn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_fororder_QQ截圖20200109113906教育部官網新華網教育新華網教育人民網教育人民網教育央視網央視網央廣網教育央廣網教育中國網教育中國網教育光明網教育_fororder_QQ截圖20190715162912光明網教育中國青年網教育中國青年網教育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新聞網半月談_fororder_QQ截圖20200109112942半月談中國科技網_fororder_QQ截圖20190726164356中國科技網中工網教育_fororder_QQ截圖20190726164613中工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