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早:新加坡華文應用頻出錯 需營造親母語環境

分享到:

中新網7月26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26日刊發署名為黃紹安的文章稱,最近新加坡有大學食堂招牌禁用華文及“講華語運動”推介儀式出現華文錯別字,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和批評。從大家對這兩件事的關注,不管是正面或負面的批評,都證明大家還是關心華文、華語在新加坡的生存與發展,這是令人感到欣慰的。

以下是筆者對華文在新加坡使用空間的看法和感受,並提出應對策略。

聯早:新加坡華文應用頻出錯 需營造親母語環境

資料圖:考生用毛筆小楷答卷。中新社記者 張遠 攝

一是大型的路演。筆者參與了好多次的教育與資訊路演,看到主辦單位花了不少人力和財力,在商場或主要景點主辦大型社區活動,目的是向大眾傳達重要的訊息。

由於英語是行政語言,加上新加坡是個多元社會,活動全程用英語進行,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主辦單位卻忽略了許多參與活動的部分人士,他們聽不懂英語,也看不懂傳單上的英文,仍舊興致勃勃地排隊參加遊戲,目的是為了領取形形色色的小禮品,但卻把主辦單位所要傳達的訊息給忽略了。

而主辦單位在做工作反饋時,在計算參與總人數時肯定超額,但説到訊息是否傳達了,由於語言障礙,則肯定不達標。所以説這類路演一般是熱鬧有餘,成效不大。

許多行政單位花了納稅人的錢,還樂此不疲地繼續做這類效益不大的路演,忘了善加利用母語作為有效的宣傳途徑,可以把主要的訊息直接傳達給不諳英文的參與者,這是有關單位必須檢討的。

二是華文在購物中心和食閣的問題。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本地購物中心的華文名稱從大樓的外觀消失了。商場內的招牌也很難再找到華文,除了一些中式餐館和華文語文中心還保留華文之外。而食閣的攤位名稱也只有英文,只是菜單還保有華文,至於超市的貨品名稱,好多年前也已被省略了。

如果有人問起這件事,管理層肯定會給你一個既傲慢又似乎合理的標準答案,那就是英文是行政語言,大家都看得懂,加入太多語言,既不美觀也會造成混亂,而且除了英文,大家也看得懂他們精心設計的標誌,似乎忘了多元文化才是新加坡的特色,這也造成新加坡更快地步入單語社會。

而關心母語生存與發展的各方人士,也深怕被指責挑起敏感的語文問題而變得三緘其口,只求明哲保身。無形中更讓這些不懂珍惜母語的人限制了母語的使用空間。至於公寓的華文名字和組區的華文名稱,也在沒人理會下,被所謂的行政單位和管理層在節省開支的原則下取消了。

三是華文電臺和付費電視單位忽略了華文兒童節目。雖然最近各家華文電臺不斷吹捧收聽率領先別人而沾沾自喜,殊不知新加坡年輕一代已很少有收聽華文電臺的習慣,換句話説,若干年後,華文電臺如果不設法吸引年輕聽眾,其前景堪憂。

因此,開設兒童節目,培養少年廣播員,設法走入校園搞活動,才能讓華文廣播傳承下去,這是迫切需要做的事。

至於付費電視,不知何故,多年來竟無法提供華文兒童節目。一直到去年才看到支持母語的商家開闢了一個華文兒童頻道,真是久旱逢甘雨,希望這家媒體公司再接再厲,為新加坡兒童營造更多接觸華文的環境。

四是家長與孩子用英語溝通造成的問題。本地年輕家長習慣用英語與孩子溝通,間接減少孩子接觸母語的機會,再加上英語已成了大環境的強勢語言,這對孩子們學習母語非常不利,再加上學校裏同學之間也只用英文交流,華文變成只是課堂語文,無形中學生學習母語將面對更多困難,並且也削弱了孩子在課業上的競爭力,這是許多年輕家長沒有意識到的大問題。

既然提出那麼多令母語學習困難重重的現狀,筆者也提出一些建議,讓熱愛與推廣母語使用者參考:

一是為了營造親近母語的環境,三個負責推廣母語使用的組織應該互相合作和諒解,不讓有關單位找個藉口,提出因多種語文帶來種種的不便作為理由,堂皇地列出只用英文,間接促成單語社會的形成。如何解除母語相互限制對方的發展和使用,讓不珍惜母語的人士沒有藉口,是避免成為單語社會的一個有效的途徑。

二是華社如各個宗鄉會館、民間組織,包括各個華文讀書會應該多用母語主辦親子活動,增加年輕家長主動用母語與孩子溝通的機會。並且開辦和設計多一些適合兒童與年輕人的活動,唯有這樣,會館文化和華文讀書會活動才得以傳承下去。

三是舉辦教育講座,教育家長如何有效的協助孩子學習母語,包括帶孩子參與社區母語活動,出席講座與工作坊,也可學習利用資訊科技,讓學習母語能與時並進。在這方面推廣華語理事會已經踏出了第一步,成功的舉辦了親子才藝比賽,讓孩子與家長輕鬆自在地使用母語。

筆者認為,既然年輕家長已養成與孩子用英語溝通的習慣,推廣華語理事會或許可以堅守推廣華語使用的目標,把活動集中在説和講,把目標放在新加坡人,尤其是年輕家長身上,通過活動鼓勵家長多用華語與孩子溝通。

四是熱愛華文的華人企業家在推動華文的使用上也可以出一分力,例如在所擁有的商場或食閣,適當地提供或營造有利於母語學習的環境。

五是許多華文老師深深感受到大環境對華文教學的不利,許多孩子都不喜歡華文,我們看到孩子們使用智慧型手機都以英文為主,實際上,目前華文的網絡與資訊也非常豐富,老師或許可以利用華文組成班聯繫組,下課後,除了一般的班級通告,老師也可以把有趣與帶有正能量的資訊與視頻,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外仍舊能通過手機,自在地使用華文。

最後筆者想説的是,推廣華語理事會、保健促進局、新捷運、民眾俱樂部、新加坡文物局、旅遊局等機構,都先後在網站、海報、視頻等,出現了中文翻譯錯誤或使用錯別字的笑話,雖然最近部長已發出加強審查程式的一次聲明,但只要負責的部門缺少精通雙語的人才把關,錯誤還是無法避免的。

以新加坡人的辦事原則與智慧,應該是期望政府帶頭,再由民間團體配合,成立一個跨部門委員會,認真探討如何改善面對公眾的部門正確使用母語問題,如何安插精通雙語的人才在這些組織裏發揮作用,以避免語文使用錯誤的笑話層出不窮,例如在進行推介儀式前,主持人和精通雙語的負責人必須事先進行一輪嚴謹的綵排,審查投影片、視頻和講稿等,避免出現錯誤。

筆者認為不管主持人臨場經驗有多豐富,參與嚴謹的綵排還是必要的。至於是否成立特別部門認真對待母語正確的使用,當然是希望有關方面給予認真考慮。

logo_fororder_教育logo

國際在線教育頻道

  • 68890812
  • 68891547
  • yangdongxia@cri.cn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_fororder_QQ截圖20200109113906教育部官網新華網教育新華網教育人民網教育人民網教育央視網央視網央廣網教育央廣網教育中國網教育中國網教育光明網教育_fororder_QQ截圖20190715162912光明網教育中國青年網教育中國青年網教育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新聞網半月談_fororder_QQ截圖20200109112942半月談中國科技網_fororder_QQ截圖20190726164356中國科技網中工網教育_fororder_QQ截圖20190726164613中工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