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歷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開發

2018-02-13 10:48:05  |  來源:長春晚報  |  編輯:杜偉   |  責編:劉徵宇

踏查伊通河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歷史)】歷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開發

昔日伊通河水面寬廣。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歷史)】歷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開發

今日伊通河。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歷史)】歷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開發

伊通河夜景。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歷史)】歷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開發

昔日黃龍府的農安古塔今貌。

  長春晚報2016年6月20日訊(施立學 記者 趙娟):對於伊通河的歷史,今天的長春人了解的多是長春建城以後的風貌。而在更久遠的歷史中,伊通河流域的長春地區,居住著怎樣的人群,他們創造了什麼樣的歷史,與中原民族又發生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繫?本期《老長春》邀請吉林省民俗學家施立學為您講述歷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大的開發進程。

  第一次開發

  古代長春地區考查君王看農業收成

  在對伊通河兩岸古遺址的踏查走訪中,記者發現,這些遺址中較早的文化多屬秦漢戰國時期,當時以遊牧為主的這一區域,已經有了農業。據吉林省民俗學家施立學的研究,伊通河流域是東北境內農業開發較早的一個區域,從秦漢時起,這裡就生活著夫余族、契丹族、女真族、滿族等華夏族群,他們和歷史上不同時期從河北、山東等地遷來的農民一起,創造了這一區域燦爛的古代文明。

  戰國時期,生活在東北地區的古夫余族還是一個遊牧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不建城郭宮室。一直到戰國後期,夫余族移居到今天的長春、農安、榆樹和扶余一帶,開始農耕。農耕離不開水源,因此圍繞伊通河的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業開發就始於那一時期。生活在古代長春地區的夫余族,以農業為主,兼事畜牧業,境內“宜五穀,出名馬”。據《三國志》的記載,當時,生活在伊通河流域的夫余族以農業收成的好壞,來作為考查君王的標準之一,如果水旱不調,五穀不熟,則歸咎於君王,這時會有人建議換掉君王,甚至有人建議要殺掉君王,可見當時對農業的重視。

  第二次開發

  遼代皇帝俘虜後晉亡國之君到古長春地區

  長春周邊遍佈遼金時代的古城址和村落遺址,今天長春城區小城子等有遼金遺址20多處,農安縣東卜爾墩等有70余處。綜合各方面史料可見,遼金時期是伊通河流域在歷史上的第二次大開發,當時鐵木農具已經廣泛應用於農業,精通農耕的漢人在這裡得到重用,古代農業得到長足的發展。

  遼代契丹族原為“逐獵往來,居無常處”的遊牧民族。西元926年,耶律阿保機來渤海國,佔盡西地,勢力範圍由東北的西部擴大到中部,它的農業已由草原延伸到廣袤的黑土帶。阿保機非常注重利用漢人,這一政策是遼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遼俘掠大批漢族從事農墾,最為典型的是後晉亡國之君晉出帝及其眷屬。遼太宗于西元946年12月攻陷晉都開封,晉出帝石貴重奉表投降。第二年正月,遼太宗將石貴重及其隨從200多人發往黃龍府(今長春市農安縣),一年後,石貴重又到遼寧朝陽地區,請求賜地耕牧。除利用漢人進行耕作外,遼代的賓城(位於今農安靠山鄉一帶即入松花江口)、祥川(今農安萬金塔鄉一帶)等,都是由俘掠到此地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在金王朝統治的100多年裏,伊通河長春段農業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耕作工具方面,鐵制農業無論數量和種類都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

  第三次開發

  成為清廷修築柳條邊的誘因

  清順治年間,伊通河流域農業進入古代農業與近代農業交替時期。順治十年(西元1653年),盛京(今瀋陽)頒布了“遼東招民開墾例”,據《盛京通志》記載,當時的官員考核,均以拓民開墾有關,拓民數量越多,官員就會獲得越高的嘉獎。

  由於清政府在東北實行招民開墾政策,在關內大量兼併土地,大批農民失去生機,再加上關內連年遭受水、旱、火、雹等自然災害,致使山東、山西、直隸等地的大批民人涌入東北覓食。到康熙初年,東北的恢復工作已見成效。從順治末期到康熙中期的22年間,伊通河流域的人丁增加了5倍多,田畝數量也增加了5倍左右。

  康熙七年(西元1668年),清政府見漢人移住東北的漸漸增多,産生了懼怕心理。一怕破壞祖宗“發祥”之根本重地;二怕破壞偽滿洲國固有風格,三怕影響族人生計。因此廢止了“遼東拓民開墾例”,對東北實行了全面的封禁政策,長達200年之久。“條例”廢止後,關內向東北移民的數目,雖一時大減,但是每年向東北的移民,並沒有因此而中斷,特別是一遇天災人禍,移民大增。於是,清政府在山海關置官稽查,防限關內漢人進入東北三省,結果收效不大。關內漢人可自海道登遼東。因此,清代自康熙年間,開始在東北修築柳條邊,防止關內漢人進入東北。

  乾隆二十六年(西元1761年)郭爾羅斯前旗蒙古王公為增加自己收入,將長春、農安一帶的遊牧地,私招漢人墾種收租。嘉慶五年(西元1800年)清廷在漢人聚居區設長春廳,置理事通判,管理流入蒙地的漢人,准許“流民”開荒墾種的範圍。長春廳當時管轄的區域,相當於今長春中心區,綠園區、農安縣、德惠市加上九台區的西半部,劃為4大鄉,為懷惠鄉、沐德鄉、撫安鄉、恒裕鄉。一般認為,長春城最早的起源就是長春廳的設置。

凝結著城市歷史與文化 伊通河老橋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歷史)】歷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開發

老長春伊通河上的南關大橋。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歷史)】歷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開發

明信片上的伊通河老橋。

  (長春晚報記者 趙娟):今天的長春市,只有伊通河從南到北緩緩流經市區,伊通河上十幾座現代化的橋梁已成為其重要的景觀。對於老長春人來説,那些橋梁承載著他們兒時的記憶,那些從他們出生就已經存在的橋梁,凝結著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凝結著老長春人的情感。

  長春大橋 曾是老城南門外的必經通道

  長春大橋,位於吉林大路和伊通河交會處。關於它建造的準確年份,已經沒有人能説得清,可以確定的是,它應當建於清代,是一座木結構橋梁,因位於長春舊城的南門外東側,當時的南門叫全安門,因此它的名字又叫全安橋,百姓習慣上稱它為南關大橋。當時,在南門外的西側,是長春最古老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朝陽寺,民間俗稱其為關帝廟。當時,這座橋是南門外出城的必經之路。到上世紀20年代時,大橋由於年久失修,只能通行行人和空載車輛,載重馬車已經無法通行。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佔領長春。由於南關大橋是長春通往吉林的要道,為兩地調兵需要,日本關東軍在年底就開始籌建新橋,新橋橋體採用混凝土澆築,于1932年年初基本完工。解放後,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長春市建設局土木工程隊對大橋進行了擴建,在橋的南北兩側各加寬了一條慢車道和人行道,工程在1951年11月竣工,並正式更名為長春大橋。隨著歲月更迭,大橋也已顯出老化的跡象,無法滿足通行需求,於是,2004年,長春大橋爆破拆除,同年,新的長春大橋開工建設並於當年9月竣工通車。

  東大橋 連接吉長鐵路和長春老城的樞紐

  東大橋也是長春市跨越伊通河重要的橋梁之一,在老長春人當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它位於長通路、二馬路、東天街3條主幹道與河東岸四通路相連接的會合點。東大橋名稱起自光緒年間,但關於它最早的建築年份,如今也無從考證,據《長春縣誌》記載,“東大橋建築在舊城大東門外伊通河上,長二十一丈,寬一丈五。”而據史實推測,東大橋和南關大橋(現長春大橋)這兩座原木橋的始建年代,很可能在長春廳升為長春府之後,因為此後的民國年間並沒有建造橋梁的相關記載。

  1911年,伊通河水成災,當時東大橋裏的龍王廟一片汪洋,水深近1.5米多,大橋被沖毀。而這一年,吉長鐵路長春站建成,為了能將伊通河東岸的吉長鐵路城區和長春老城相連接,長春市內集資重建木橋。大橋建成後,貨物運輸過橋要交“過橋錢”。當時長春市區最大的一家麵粉廠是裕昌源,裕昌源需要通過東大橋運輸大量的小麥、麵粉,因過橋繳費太多,就在既設木橋一側又建一座木橋作為該廠專用橋,於是原東大橋舊址形成“雙橋”。1932年,雙橋被拆除,建成了永久性鋼筋混凝土橋梁,其後又經過多次修繕。如今的東大橋是1982年擴建完成的。

  東北淪陷時建起的至聖橋和東榮橋

  自由大橋位於長春市區東南部的自由大路,是跨越伊通河的主要橋梁。昔日這裡曾經辟有渡口,偽滿時期,市內建築所用的石材多由凈月區一帶採石場運來長春,當時曾建有一座跨河簡易木橋,上鋪設輕便鐵道,便於通行小火車運輸石材,這座橋叫至聖橋。

  國民黨統治時期拆除軌道,僅剩南北傾斜尚可行人的橋體。長春解放後,它隨著自由大路的改名也改為自由大橋。1951年經長春市土木工程隊進行橋基加固維持通行,1952年再度補修。上世紀60年代橋體自然解體被廢除。現在的自由大橋是1987年復建的鋼筋混凝土橋梁。

  東榮大橋位於長春市東北隅,在城區與市郊交通主幹道東榮大路西端,原橋始建於淪陷時期,原名東榮橋,是一座19孔的木結構橋,全長115米,寬8米。國民黨統治時期該橋橋木腐朽、基樁傾斜、橋面破損。長春解放後進行維修,1976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永久性橋梁。其後,有關部門多次對橋進行維修。東榮大橋在1962年施工時,建設者將原橋設有的19排橋腳改為18排橋腳,因此橋全長縮短為108米。

曾被稱為“陰陽橋”的木橋 日本橋

  (長春晚報記者 趙娟):長春的近代化歷程是伴隨著殖民化開始的,上世紀初,俄國、日本分別在長春建立了附屬地。而位於今勝利大街和上海路交會處偏北方向的日本橋,就是曾經連接日本“滿鐵”附屬地和長春商埠地的主要通道,也是“滿鐵”附屬地內最重要的橋。

  日本橋始建於1908年,竣工於1909年,橋長11米,橋寬18米,是一座木結構橋梁,當時定名為“東斜街橋”。當時橋南屬長春商埠地,橋北屬“滿鐵”附屬地,在商埠地內,如果犯了罪,不管是偷盜、搶劫和殺人等罪行,只要是跨過這座橋,便可以逍遙法外。

  據老長春人的描述,當時,在橋北,日本人設置了派出所,派出所的房子用紅磚建造,裏面的警察全是穿黑衣,戴黑帽子,因此,又被稱為“黑帽子小衙門”。當時長春商埠地的中國人,很懼怕這個紅色磚墻建成的房子,都遠遠的躲著走。據傳,只要被抓進這裡的,輕者打一頓嘴巴和耳光,重者灌涼水、煤油或辣椒水。因此,當時的長春百姓稱它為“陰陽界”,暗指中國地為陽界,鄙視“滿鐵”附屬地為陰界。

  這座橋後因橋木腐朽,在1917年被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拱橋,橋臺平面為人造水澆石,同時更名“日本橋”。1935年,頭道溝的大部分被建成暗渠,當時將原日本橋作為暗渠留于地下,僅將橋面欄杆拆除,如今,我們只能在老照片中看到昔日的這座橋的身影。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歷史)】歷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開發

剛建好的鋼筋混凝土的日本橋。(圖片由雷磊提供)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歷史)】歷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開發

老明信片上的日本橋。 資料圖片

長春城區最老的木橋 吉順橋

  (長春晚報記者 趙娟):長春市內的橋梁,除了伊通河上所建之外,在老城區的河溝上,也建有不少橋梁。早在清代,就有朱家大屯西橋、太平橋、西雙橋、黃瓜溝橋、乾佑門橋、平康裏橋、小東門橋;在後來的“滿鐵”附屬地內,在街路的排水明溝上也建有多座橋梁,除日本橋外,還有東二條通橋、東三條通橋、東五條通橋、八島通橋等各式橋。而昔日的橋梁,隨著歲月的流逝,經過改造多半已經面目全非或完全消失了。那麼,迄今為止,長春市內最老的橋梁是哪座呢,它是否還葆有昔日的風貌?

  據民國年間編纂的《長春縣誌》記載,清代舊城河溝上建築的12座木橋,“除了朱家大屯南橋係前清光緒八年建築外,余不可考”。這裡所説的“朱家大屯南橋”就是今天的吉順橋,這也是迄今可以查閱的長春建造年代最早的橋梁,它位於今天南關區平泉路和吉順街交叉處,在歷史上也曾用名永安南橋。據記載,清代時,這座橋“長4丈5尺,寬1丈5尺”。它1927年歸長春市政公所接管,雖歷經清代、民國、偽滿、國民黨佔據及解放後,經多次維修、改建,但始終未改其木質結構。解放後幾經加固、重鋪橋面,但依然是夯土為樁,元木為梁,橋面鋪板,保留清代築橋的模式。如今的吉順橋,在橋板上鋪瀝青砼面層,此外,其長寬結構與清代建築均大體相當。

長春最長、最寬、通行能力最強的橋 北湖大橋

  (長春晚報記者 趙娟):了解了長春城區最老的橋梁,作為長春人,您是否知道,長春目前最長、最寬、通行能力最強的橋梁當屬2011年10月建成通車的北湖大橋。它跨越了伊通河、京哈鐵路,和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橋寬40米,全長2781.5米,相當於南湖大橋的19倍,橋身蜿蜒起伏,氣勢十分宏偉,是目前東北第一大互通式立交橋。

  北湖大橋在設計上為方便行人觀賞美景,橋梁設計方每隔30米專門設計了觀景臺,站在觀景臺扶橋遠望,長東北城市生態濕地公園一覽無余,伊通河美麗風光盡收眼底。大橋車道兩邊還設有3米多寬的人行步道,全部用花崗岩鋪設而成,橋兩側欄杆使用了波浪造型,與濕地風景相映成趣。

【伊通河的前世今生(伊通河歷史)】歷史上伊通河流域的三次開發

北湖大橋。 資料圖片

卡倫“小白樓”背後的侵略罪行

  (陸佔山 長春晚報記者 趙娟):眾所週知,在長春的偽滿皇宮博物院內,有兩座曾經藏有無數珍寶的“小白樓”;而鮮為人知的是,在九台卡倫,也有一座二層的建築,人稱“小白樓”。據傳,這幢建築是為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第100部隊所轄,是用來專門傳遞輸送相關731細菌戰研究實驗極端秘密情報的。據卡倫關工委書記史永寬掌握的素材,這座小白樓,從建築到使用,都凝結著中國勞工的鮮血和日本關東軍的侵略罪惡。

  日本帝國主義為了最大限度地掠奪中國東北的大量寶貴資源,為其即將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做準備,在偽滿洲國剛剛成立後,就推行所謂的産業開發五年計劃。其間,日偽統治者四處大量招騙、抓捕勞工,奴役殘害廣大的勞工,給東北人民帶來了極深重的災難。

  1932年秋天,日本人用火車悶罐拉來了招抓的土木瓦匠和勞工,在卡倫建築了“地裏風”,民稱“小白樓”,名為日本郵便卡倫電信株式會社(簡稱電電),實質就是個日本人的通信中轉站。小白樓建築格局為兩層,地面一層為辦公室,地下一層為機房和倉庫,地下有深水井。樓型平頂拐把式,外墻通體為白色,故稱小白樓。解放後曾為卡倫電信局,現已閒置。此建築現存于卡倫鎮內。

  小白樓佔地面積3600平方米,建築面積725平方米,東西長40米,寬6米;南北長35平方米,寬也是6米。建築結構為18麻花鋼筋骨架,紅磚水泥沙子鵝卵石三合灰凝結固造。據説堅固性可抗7級地震,不爆破是拆不了的。此建築自使用以來,戒備森嚴,週邊設有3層電網,無人敢近前。通信線路電纜,全部埋在地下。電纜走勢從長春引至卡倫,從卡倫外延伸德惠、哈爾濱、滿洲裏。

  建築小白樓時,日寇操刀,監工持棒,勞工們都是破衣爛衫地上工幹活。吃的是麥麩子、谷糠、苞米三合面窩窩頭,喝的是白菜豆腐湯,就著鹹菜疙瘩,多數時候飯菜少,還吃不飽。他們天天攪拌水泥、沙子、鵝卵石,折鋼筋打混凝土,起早貪黑幹重體力活,車推肩扛各種建築物資,有的摔倒了就很難爬起來。烈日下,勞工們曲背彎腰地拉車,頭離地不到半米遠,汗流浹背。當時在卡倫流傳這一句話叫“勞工哭,勞工苦,衣服破了沒人補。勞工難,勞工貧,鬼子拿勞工不當人”。正是日本人折磨勞工的真實寫照。

  後來的“地裏風”有一名日本人站長,3名機組人員,一名廚師,還有一個翻譯官。那時,日本人在長春總部有3台通信巡邏車,車頂上有雷達天線,經常沿線往返巡邏檢查測試。關於這座建築內傳遞日本細菌部隊的情報的説法,只有很少人知曉。據老人們講,當時有一名更夫洩露點機密,被日本人逼得跳井身亡。1945年,日本投降了,人們在建築院內的井裏還撈出了一支三八長槍,一把槍刺和一支手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