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治“本”之路——吉林省黑土地保護的探索與實踐

2018-12-07 09:26:04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治“本”之路——我省黑土地保護的探索與實踐

治“本”之路——吉林省黑土地保護的探索與實踐

  公主嶺市朝陽坡黑土地上機械深翻深松後進行耙地作業。

治“本”之路——吉林省黑土地保護的探索與實踐

  公主嶺市朝陽坡秸稈還田後的黑土地上機械進行深翻深松作業。

      黑土保護

  刻不容緩

  黑土地歷經上萬年積累而成,是大自然給予人類得天獨厚的寶藏,是地球上珍貴稀有的土壤資源,是最肥沃適宜農耕的土地。我省黑土地位於東北黑土地核心區域,素有“黑土地之鄉”美譽,是世界僅存的“三大黑土區”之一。全省黑土區耕地面積0.69億畝,佔全國黑土區耕地總面積的24.82%;糧食總産量連續5年超過700億斤,佔全國總産量的7.34%,位居全國第4位,單産987斤/畝,位居全國第2位,比全國平均高出253斤/畝。

  多年來,我省作為重要商品糧生産基地和調出省份,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為實現黑土地可持續利用,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給過載的黑土地“減減壓”,中央1號文件于2015年提出“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2018年提出“加大黑土地保護力度”,“十三五”規劃綱要也將黑土地保護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由於長期高強度開發利用,部分黑土區耕地已顯疲態。據監測,近60年來,東北黑土地耕作層土壤平均厚度只有30釐米左右,比開墾之初減少了約40釐米;有機質含量平均下降1/3,部分地區下降1/2。“黑土地之所以高産,因為它有一個豐厚的腐殖質黑土層,如果這層黑土沒有了,只剩下黃土,那農業生産是發展不了的。”公主嶺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田守傑向記者介紹。

  作為全國首個出臺黑土地保護地方性法規的省份,我省如何破解黑土地退化這個難題?取得了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讓我們一起跟隨記者的腳步,去探索黑土地保護的治本之策。

  綜合施策

  久久為功

  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基礎。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幾年來,我省對黑土地保護高度重視、多部門聯動、落實責任、立法保護、科學規劃、技術創新、合理分工,採取因地制宜、保護優先、用養結合的綜合性治理措施,為子孫後代留下良田沃土和生存發展空間。

  政府支持,全力以赴。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人代會我省代表團審議,詳細詢問了黑土地保護情況。同年,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指出:“黑土地土質肥沃,是吉林農業發展得天獨厚的條件。要開展黑土地保護行動,切實把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我省高度重視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有關要求,立即制定方案。

  “2015年,我省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出關於制定黑土地保護法的議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巴音朝魯高度重視,要求加快落實相關工作。同年,我省全力推進黑土地保護計劃,(農安、榆樹、公主嶺和松原市寧江區)4個試點地區工作全面鋪開。每個縣試點面積10萬畝,補貼3000萬元。”省土肥站土壤科科長李德忠對記者説。

  多方聯動,細化分工。我省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黑土地數量和品質負責,國土、農業、林業、環保、草原、水利等10個相關部門各司其職,打破了耕地、草原、林地、濕地的局限,衝破了農業、水利、林業、牧業的界限,對黑土地利用與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落實責任、有法可依。2018年,歷經3年調研、起草、審議和修改完善,我省頒布實施了國家首部黑土地保護地方性法規——《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將每年6月25日定為我省黑土地保護日,對我省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填補了中國黑土地保護立法空白。

  “保護條例的出臺從法制觀念角度説是給土壤保護從我省層面上提供一個監督管理、有案可查、有字可依的法律準則。原先就是提倡,沒有法律約束,人大立法後,對做的不好的,可以採取法律手段強制執行。過去説耕者有其田,耕種者不能去破壞土壤。你承包30年還回來時候,依然是要完整的,就像你騎自行車,幾年後它可以不是新的,但不能什麼都沒有,只剩一個大梁,該有的零件還是都要有的。”從事農業38年,參與立法編寫的農業部公主嶺黑土生態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實驗站負責人朱平形象生動地對記者介紹。

  科學規劃

  技術創新

  土壤是有呼吸的生命體,越是掠奪性經營就“喘”得越厲害,“五臟六腑”消耗得越快。採取因地制宜的農藝調控和工程措施,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提升黑土地品質和數量,實現糧食安全與資源環境永續利用。

  品質提升。根據我省各地土地性狀、土壤類型和氣候條件,把黑土地保護劃分成中東西三個區域,各個區域“量體裁衣”依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採取不同的保護和治理修復措施,精準施肥。

  東部山區半山區包括梅河、柳河、輝南、東豐等縣市,坡耕地較多、降雨量大,主要對耕地、林地中的黑土地採取以治理水土流失為主的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保護模式。

  中部半濕潤區域作為我省黑土地核心區,包括長春、農安、公主嶺、梨樹等縣市,土層較厚、糧食産量較高、土壤肥沃,為了保持黑土品質、土壤肥力,主要對耕地中的黑土地採取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深翻深松+糧豆輪作的用養結合保護模式。

  西部乾旱區包括松原寧江區、前郭、長嶺、雙遼等縣市,土壤瘠薄、降水量少,主要對耕地、草地中的黑土地採取以治理旱區為主的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配合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設施,水肥一體化保護模式。

  此外,在榆樹市等畜禽養殖區,與企業合作開展秸稈+畜禽糞便堆漚腐熟還田技術應用。

  數量提升。國土、水利等部門,根據建設佔地、水土流失等問題,採取表土剝離、佔補平衡、侵蝕溝治理等方式。

  “通過3年試點示範帶動作用,我省10萬畝黑土地有機質含量增加0.5%,土壤品質、數量、産量得到極大改善提高。農民對黑土地尤為重視,把它當作最為珍貴的土地資源,開始自覺保護。未來,我們還將深入探索、改革更新農地耕作制度,推進秸稈的肥料化、飼料化,把土地産生的全部固體廢棄物循環利用起來。”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夏季對記者説。

  黑土地保護,任重道遠、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牽一髮而動全身。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形成合力、久久為功,走出一條開發與保護並舉的黑土地治本之策,為我國黑土地保護提供了寶貴經驗,為國家糧食安全,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提供了保障,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片沃土良田。(吉林日報12月7日 文/攝 記者 閆虹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