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長春市廢棄鍋爐房變身城市風景線

2019-03-19 09:23:58  |  來源:長春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廢棄鍋爐房變身城市風景線

長春市廢棄鍋爐房變身城市風景線

  廢棄鍋爐房改造成古色古香的飯店。 李中良 攝

  長春日報3月19日訊(記者 李中良 趙婉姝 張琳婉):紅磚房、高煙囪、縷縷熱氣與白煙……在長春市民的心中,都有這樣一個暖心的“地標”——鍋爐房,它既見證了工業時代的變遷,也承載著幾代人的溫暖記憶。2014年,為加快大氣污染防治,長春市開始分期分批淘汰建成區範圍內1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曾經“吞煤吐煙”的一棟棟鍋爐房逐漸熄火。

  日前,記者在調查走訪中了解到,這些凋敝的鍋爐房和老城區生長融合在一起,爆破困難、難於拆除,多數都處於閒置、荒廢狀態,也有一部分被有心人重新開發,改造成藏在城市巷子裏的時尚新去處。它們或被改造成餐廳、超市,或改做健身房、工作室、居民活動中心……用創意致敬工業遺産,用情懷“修補”老城記憶,一座座廢棄鍋爐房正在用另一種方式走向新生。

  昔日鍋爐房今成中餐廳

  白墻、灰瓦、拱門、圓窗……順著建設街一路往北走,眼看要到白菊衚同了,再沿著百菊大廈南側的一條小路往西走,就可以看到一處由廢棄鍋爐房改造的飯店。可能是考慮到它的位置和所處環境,店主還給它起了一個“家味十足”的名字——“前庭後院”,單是聽著名字就給人一種暖暖的感覺。

  穿過玻璃門廊走進店內,映入眼簾的是錯落有致的白墻、古色古香的房檐、木窗、太師椅,大堂的半空中還吊著一艘木船……恍惚間,仿佛置身江南水鄉的一戶庭院。

  細看之下,記者發現,建築面積約為600平方米的鍋爐房,被改造成了使用面積1000平方米左右的二層飯店,一樓除了前臺、廚房以外,還有一個食材展示區和幾個包房;二樓中間是一個大廳,有大圓桌也有小隔斷,四週還有封閉的雅間,其中多數都有客人,大家正品美酒、嘗佳肴、嘮家常,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暖暖的家的味道。

  “兩年前,這裡還是一個廢棄的鍋爐房。”居民張大爺告訴記者,早些年,鍋爐房給周邊樓房供暖,煙熏火燎的大家也沒覺得它臟,但自從它被廢棄以後,窗戶的玻璃也碎了,墻面黑漆漆的,一副沒落破敗的樣子,就有點影響市容環境甚至居民的心情了。“如今改造成中餐廳,過去燒煤取暖,如今燒菜飽腹,名字溫馨,裝修氣派,我看是個好事兒。”

  宿舍鍋爐房變身“融鄰中心”

  無獨有偶,在綠園區青年路街道銀融社區,一個曾經廢棄的鍋爐房,經過專業人士的精心設計和打造,搖身變成了集居民文化活動和養老服務為一體的“融鄰中心”。如今,居民每天到這裡讀書、畫畫、跳舞、打乒乓球。

  日前,記者走近“融鄰中心”,只見昔日的廢棄鍋爐房已被改造成一棟紅色的小樓。推門而入,一番熱鬧的景象:大廳內幾位老人正興高采烈地跳著健身舞;一旁的書桌前,幾位老大爺邊喝茶邊嘮家常;玻璃幕墻後,兩位老人正揮舞手中的乒乓球拍……優美的音樂和歡聲笑語不時從樓上飄下來。記者循聲上到二樓,看見十幾位阿姨正在走模特步,她們步態優雅、自信從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以前,社區居民活動沒有固定場所,為滿足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社區黨委與長春北郊監獄(現已更名為長春北湖監獄)協商,將原本廢棄的監獄宿舍鍋爐房改造成了‘融鄰中心’,並於2016年投入使用。”銀融社區黨委書記陳春梅告訴記者,該中心使用面積為428平方米,設融藝苑、融技場等9個活動和服務場所;中心以“融”為宗旨,致力打造“百姓家門口的會所”,為百姓提供便捷生活服務,促進居民之間融洽互動。

  “這是融藝苑,每天都有老人在這裡切磋棋藝;旁邊是融雅齋,老人在這裡寫字、畫畫;大廳是融閱角,有各類圖書上百本……樓下還有融膳廳,為大家提供早餐和中餐。”72歲的張文貴老人邊帶記者參觀邊讚不絕口,“融鄰中心”這個名字好,它不僅“融鄰”,還“融情”“融心”,社區裏的老年人每天都會到這裡活動一陣兒,儼然把這裡當成另一個“家”了。

  仍有不少鍋爐房荒廢樓宇間

  窗戶破碎、大門緊鎖、周圍堆滿雜物和垃圾……日前,記者在調查走訪過程中發現,雖然我市已有部分廢棄鍋爐房經過專業人士的設計、改造,在商企或個體工商戶的經營下,又以超市、飯店、健身房和居民文化活動中心等體面又實用的“身份”重生,但仍有為數不少的廢棄鍋爐房荒廢在居民小區內和單位大院裏。

  沿著南湖大路往西走,快要到前進大街西衚同,記者就在路南側的一個小區裏看到了一棟廢棄的鍋爐房:原本雪白的墻壁已經泛黃,有幾扇窗戶的玻璃都碎了,大門上挂著一把銹跡斑斑的鐵鎖,高高的煙囪周邊堆滿了雜物和垃圾……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一片蕭條破敗的景象。

  “這個鍋爐房閒置好幾年了,沒人管,不知道要幹什麼。這麼大的地方白白空著,太浪費了。”正在遛彎兒的小區居民劉大爺告訴記者,他希望這個廢棄的鍋爐房早日被改造再利用,最好能改成居民文化活動中心,如此一來,居民活動就有了遮風避雨的固定場所了。

  在普陽街與皓月大路交會處附近一小區,記者發現一棟廢棄的鍋爐房被一對收廢品的夫妻佔用了,原鍋爐房院內堆放著回收來的廢品。鍋爐房周圍垃圾遍地,成了衛生死角。除此之外,在青岡立交橋附近、青年路與通達路交會處附近、長江路與南京大街交會處附近……記者看到了十余棟廢棄的鍋爐房,也目睹了十余個荒廢破敗的場景。

  那麼,為啥這些廢棄鍋爐房沒有改造再利用呢?記者了解到,致使廢棄鍋爐房依舊閒置、荒廢的原因有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四個:一是産權不清,無人敢租更無法買賣;二是産權單位不清楚相關政策,不敢貿然改造再利用;三是鍋爐房基礎差、改造成本較高,産權單位沒合適項目或足夠資金對其進行改造;四是鍋爐房因為面積過小、位置偏僻等原因沒能找到“婆家”。

  廢棄鍋爐房再利用好處多多

  “廢棄鍋爐房再利用好處多多。” 東北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導師、副教授馬野馳表示,隨著城市化水準的普遍提高,改造已成為城市舊城區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順應當代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對於老工業基地長春而言,廢棄鍋爐房也是工業遺産的一部分,拆除或閒置不僅浪費也很可惜,不如因地制宜地加以改造再利用,這樣既保護了工業遺産又節約了資源。馬野馳表示,引導和借助社會力量對廢棄鍋爐房進行改造再利用,既有利於産權單位舊屋改造、資産盤活,也有利於改善當地的市容環境,促進周邊居民身心健康,還能給創業者提供比較靈活的創業、工作場所,可以説,一舉多得、多方共贏。在改造再利用過程中,政府相關部門也要加強規劃與監管,如住建、規劃等部門聯合辦公,切實做到科學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地改造和利用,實現政府、企業、經營者和社區居民多方共贏。

  吉林建築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副教授楊雪蕾建議,在對廢棄鍋爐房改造再利用過程中,相關單位和經營者要依據鍋爐房的結構形式、空間特徵,進行合理化改造和再利用。對於單層廢棄鍋爐房的改造,如果沿街建造,可以作為超市、菜市;對於多層廢棄鍋爐房,具有更多的改造方向,可以改造成旅店、飯店、健身房、展覽館、公共浴池、文化活動中心等。如此一來,既可以推動閒置資源盤活、工業遺産保護,又可以改善市容環境,方便周邊居民工作與生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