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長春博物館:為城市新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2019-05-20 10:57:20  |  來源:長春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長春博物館:為城市新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展示櫃裏展示的是玉鳥(左)、石龍(右)。

長春博物館:為城市新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長春第一村沙盤

長春博物館:為城市新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長春第一房

長春博物館:為城市新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展出的陶器

長春博物館:為城市新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玉璧

長春博物館:為城市新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穿越時空的對話展廳

長春博物館:為城市新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展出的猛犸象等動物

長春博物館:為城市新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戈沙作品

長春博物館:為城市新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小手拓拓拓,版畫帶回家”社教活動區

長春博物館:為城市新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展出的長春農安五台山遺址物品

  寫在前面

  長春的歷史悠久,歷史遺存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産多樣,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8日,承載著城市歷史和文化的長春博物館開館試運行,約400件館藏精品驚艷亮相,其中不乏首次公開展出的珍貴文物。從此,長春又添一張閃亮的歷史文化名片。

  長春博物館以“研究展示長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為使命,秉承“一切為了觀眾”的辦館理念,打造“樂學、善思、崇真、求實”的館風,通過展示長春各個歷史時期的文明成就,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人類先進文化,是長春城市文化旅遊新熱點、對外交流的新窗口,更是公眾感知歷史、欣賞藝術、文化休閒的重要場所。

  “長春博物館深度展現了約5萬年前至2500年前長春地區的人們是怎麼生活的。讓長春市民和廣大參觀者了解,長春先民們在這裡創造了燦爛的文化,長春的歷史源遠流長,並不是僅僅從近現代才發展起來的!”正如長春博物館館長吳洪波所説,該館並不是簡單地陳列藏品,而是讓每一件藏品講述其背後的故事,並將一個個故事串聯起來,映現出長春深遠的歷史文化。在這裡,市民和遊客可以循著猛犸象的足跡追溯東北地緣,徜徉在藝術家戈沙的藝術作品中重走絲綢之路,還可以走進名人故居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可以説,走進長春博物館,就走進了長春的歷史長河。

  長春博物館(長春市文物保護研究所)于2016年7月15日由長春市政府批准成立,建館于長春市南關區華弘街111號,與友誼公園毗鄰,是我市地標建築“城市之花”三朵姐妹花之一,建有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博物館建築面積約2.2萬平方米。館內設有5個展廳,其中基本陳列1個展廳、專題展2個展廳、交流展2個展廳。另設有教育活動區、互動體驗區、報告廳、3D展示區等公益活動場所。

  長春博物館現擁有各類藏品2.2萬餘件(套),涵蓋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漢唐、遼金、明清,以及近代、現代、當代等各個歷史時期,種類包括金屬器、玉石器、陶瓷、書畫、錢幣及古生物化石標本、歷史文物和當代藝術作品等。這些珍貴的藏品反映了長春歷史發展變遷,具有重要的保護利用價值。其中,獨具特色的伊通河流域古生物化石、長春史前考古發掘出土文物、館藏戈沙藝術作品等均自成體系,具有濃郁的長春地方特色。

  基本陳列展

  ●溯源長春——長春早期文明展

  談到長春,人們往往認為它是一座近現代才發展起來的城市。而一個又一個考古發現告訴我們,早在兩萬多年前,長春地區已有人類活動的跡象。那時,長春先民利用自然資源進行發明創造,逐漸由石器時代的原始生活,邁向青銅時代的社會文明。這段歷史,在“溯源長春——長春早期文明展”中得到了詳盡的還原。

  “溯源長春——長春早期文明展”是長春博物館的常設展覽,分為“最早的長春史”“長春第一村”“長春第一房”及“中華第一石龍”4個單元,以長春地區人類發展歷史脈絡為主線,系統地展現長春地區先秦時期,特別是史前時期的編年序列、聚落形態、社會進程、歷史特點和文化貢獻。通過實物展示、圖片展示、文字説明、聲訊影像資料展示、互動設備、VR技術、燈光照射等輔助手段,向觀眾展現長春的重要遺跡、遺物,讓觀眾身臨其境地了解長春地區步入文明社會的進程。

  該展覽本著立足長春博物館館藏、體現長春博物館考古工作的展示定位。這些保存較好、類型豐富的遺物對建立長春早期歷史編年序列、探索長春先民的社會生活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

  展區精粹:溯源長春“六個一”

  長春第一墓

  2017年,長春農安五台山遺址發掘了3座成人墓、1座兒童墓,年代距今4900年~4500年,是長春地區發現的最早的墓葬,被稱為“長春第一墓”。

  長春第一人

  利用計算機三維技術,對“長春第一墓”2號墓葬出土的成年男性頭骨進行人像復原,再現了“最早的長春人”的容貌。

  長春第一村

  2017~2018年度,長春農安五台山遺址發現了由30多座房址構成的大型村落遺址,村落週邊有環壕遺跡,村落中心有大型廣場。長春農安五台山聚落遺址的發現,首次為探索長春史前時期聚落形態和社會生活提供了豐富詳實的資料,堪稱“長春第一村”。

  長春第一房

  2017年,長春農安五台山遺址發掘出了一間面積約60平方米的大型房址。這座房屋屬於左家山下層文化時期,距今已有6000年曆史。房屋面積之大、建成時間之早,堪稱史前“長春第一房”。

  中華第一石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象徵。鳥,是史前先民的信仰和寄託。

  距今6000年左右,長春出現了用石塊雕琢的龍。1985年,長春左家山遺址出土的石龍,是目前我國發現年代最早的龍形石雕,堪稱“中華第一石龍”。左家山石龍的發現,證實了地處松花江流域的長春是中華龍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華夏第一玉鳥

  長春農安五台山遺址出土的玉器中,有一件造型古樸生動、線條流暢的玉鳥。這件玉鳥屬於距今6000年~7000年的左家山下層文化,是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鳥形玉器,是後來各種鳥形玉器的雛形,可謂“華夏第一玉鳥”。

  專題展

  ●伊通河畔冰河巨獸的樂園

  在我國東北地區沉積地層中,出土了大量種屬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構成了著名的“猛犸象——披毛犀動物群”。該動物群主體生存時代在距今1萬~5萬年的第四紀中晚期,處於“冰河時代”。“猛犸象——披毛犀動物群”是冰期氣候的標幟,曾經繁盛一時,然而隨著第四紀晚更新世的結束,以及氣溫轉暖和人類崛起,這些冰河巨獸們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它們的遺骸長埋地下,化作珍貴的化石。

  “伊通河畔冰河巨獸的樂園”展覽選取了最典型、最能夠代表“猛犸象——披毛犀動物群”的化石展品近百件,分4個主題單元全方位展示冰河時代伊通河流域生物多樣性,構建逼真、開放的生態景觀,復原建設了古生物化石矩陣,讓觀眾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裏,直觀感受冰河世紀古動物群的壯觀景象,了解曾經生活在這裡的遠古動物。

  長春博物館現有來源於伊通河流域的化石標本1萬餘件,這些化石是研究伊通河流域乃至東北地區第四紀以來古環境、古生態變遷的重要實證,亦是彌足珍貴的自然文化遺産。

  ●絲路遐想——戈沙絲綢之路藝術作品展

  “絲路遐想——戈沙絲綢之路藝術作品展”是長春博物館自主策劃的第一個展覽,展出了畫家、演員、作家戈沙先生最具絲路特色的90余幅作品。

  該展覽以“戈沙筆下的絲路”為角度進行敘事,用他的繪畫作品表現絲路主題。

  絲綢之路是亞非歐大陸的橋梁、世界文明的紐帶。歷史的豐碑在此篆刻,千古的傳説在此傳唱。長春博物館現藏有戈沙的藝術作品及珍貴資料600余件(套),其中以表現絲綢之路主題的作品最具特色,如版畫《胡楊魂》(獲中國少數民族美展金牌獎)、版畫《古老的歌》(獲日中藝術交流金獎)、油畫《石壁行》(獲中國少數民族美展銀牌獎)等。

  在戈沙的刀筆之下,山河的壯麗之美、駝隊的奮進搏擊、胡楊紅柳的生命抗爭等都傳達出一種崇高美的意韻。他的一系列“絲綢之路”題材作品更是主題鮮明、風格獨特、極具視覺衝擊力,能夠讓參觀者品味“絲路情懷”,弘揚“絲路精神”,為各界提供一次近距離觀摩、學習戈沙藝術的寶貴機緣。

  交流展

  ●玉見禮儀——良渚文明的精髓

  該展覽由長春博物館與杭州良渚博物院合作舉辦,擷取了良渚文化代表性器物200余件(組),種類涵蓋陶、石、玉、骨、木、有機質等,以玉器為主,包括玉璧、玉琮、玉玦、玉璜等多個玉器類別,展品造型各異、雕琢細膩。

  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年~4300年,主要分佈在長江下游環太湖流域地區。該文化的中心位於良渚鎮一帶,在這一區域發現了良渚文化時期的古城。良渚古國擁有先進的稻作農業與手工業、統一的宗教信仰、宏大的宮殿與完整的古城遺址,以及世界上最早的水利系統。

  本次展覽共分“玉之故土”“玉之通靈”“玉之尊享”“玉之奇工”“玉之綿延”5個單元。

  該展覽將持續至6月10日。

  ●新中國成立70週年特展:穿越時空的對話——名人故居的過去和未來

  “穿越時空的對話——名人故居的過去和未來”展是“8+”名人故居紀念館2019年度主題巡展,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博物館學會、中共北京西城區委宣傳部主辦,“8+”名人故居紀念館聯盟承辦。展覽展示了康有為、詹天佑、李大釗、宋慶齡、魯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李叔同、李四光、徐悲鴻、梅蘭芳、紅線女等文化名人的故居。

  “8+”名人故居紀念館巡展源自北京宋慶齡故居、李大釗故居、北京魯迅博物館、郭沫若紀念館、茅盾故居、老舍紀念館、徐悲鴻紀念館、梅蘭芳紀念館等8家名人故居紀念館。隨著後來李四光紀念館、詹天佑紀念館等的加入,由“8家”升級為“8+”,呈現跨地域合作的趨勢。

  該展覽將持續至10月。

  社教活動精彩紛呈

  長春博物館依託館藏文物和系列展覽,從“一切為了觀眾”的辦館理念出發,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社教活動。 ●“長博大講堂”:以高校專家學者為骨幹,首批甄選建立30人的主講嘉賓隊伍,從貼近百姓生活的角度宣講歷史,普及文博知識。每場講座約90分鐘。 ●“樂搭搭——冰河巨獸拼搭體驗”:結合長春博物館古生物化石展館藏資源,本著“重參與、重過程、重體驗”的教育理念,特別為4至12歲兒童提供的動手互動活動。孩子們可以用創造性的玩法,感受拼砌樂趣,培養動手、動腦能力。 ●“小手拓拓拓,版畫帶回家”:是長春博物館結合“絲路遐想——戈沙絲綢之路藝術作品展”推出的針對青少年的版畫拓印體驗活動。有16塊木刻板可供青少年拓印,其中選取了4幅戈沙畫作。拓印完成後可將作品帶回家。活動可使青少年了解我國絲綢之路的歷史。 ●“愛我中華故事匯”:故事劇本既有反映長春抗戰史實的系列故事,也有反映14年抗日戰爭的英雄人物風采,均由小學生表演。

  管理者説

  長春博物館的建成開放,不僅是我市突出文化引領、建設宜居宜業城市的重要環節,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的有力手段,也是市委、市政府實施轉型發展、促進文旅融合的重大舉措。

  ——長春博物館館長 吳洪波

  專家説

  長春博物館給人最深的印象不僅是建築風格獨具特色,其反映出的歷史、文化更是厚重深遠。該館具有很強的文化輻射性,將為長春帶來良好的影響力。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吳輝

  豐富的展出內容,融入多元的設計理念,讓長春博物館呈現出一種厚重感。長春博物館的建成開館,為外界增加了一個品讀長春的窗口。

  ——東北師範大學民族民俗博物館研究館員 唐小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