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吉林萬昌現代農業發展先導區“三變”

2019-08-05 09:01:45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新華社長春8月4日訊(記者褚曉亮、段續):盛夏時節,走進坐落于吉林市的萬昌現代農業發展先導區,阡陌縱橫,田疇整齊,翠綠的稻浪一眼望不到邊,讓人如同置身於大草原中。

  近年來,吉林以擁有國家地理標誌産品的“萬昌大米”為依託,建設萬昌現代農業發展先導區。這裡成為觀察吉林現代農業的一面鏡子。

吉林萬昌現代農業發展先導區“三變”

  在吉林市萬昌鎮紅果木瓜産業園內,遊客用手機拍攝生長在大棚內的香蕉(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變高效:高標準農田成“標配”

  在102國道邊萬昌鎮的農田裏,硬質塑膠做成的組合式軌道田埂延伸向前,能走人,能運輸,還能灌溉。

  塑膠田埂有何特點?吉林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耿雲久打開了話匣子:“以前土質田埂佔地大,容易長雜草,整修費時費力,現在壽命更長。”

  地塊邊上,不時能夠看到小型氣象站,實時監測著稻田小氣候,每隔一段還有視頻監控系統,24小時運轉監控著稻田的生長狀況。

吉林萬昌現代農業發展先導區“三變”

  吉林市萬昌鎮稻田景色(2018年9月18日無人機拍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目前,萬昌已經建成高標準農田14.1萬畝,路相通、溝相連、渠成網……在這張標準的“棋盤”上,農業機械、灌溉系統各司其職,既能實現機械化、智慧化運送秧苗、肥料,又能進行病蟲害藥物噴灑機械化作業,每畝能多實現300多元效益。

  田間地頭這些看得見的變化背後,是一整套看不見的現代化種植生産體系。吉林市鼓勵合作社、家庭農場流轉土地,實行規模化生産;出臺優質稻米品質標準、種植規範、加工工藝流程,讓優質大米的優點明明白白落在紙面上;集中打造“粳稻貢米”等品牌,打破品牌小散亂的局面……簡單粗放的模式被標準高效的種植模式取代。

  價格的變化實實在在:市面上,普通大米三四元一斤,萬昌大米十幾元一斤不愁賣。

  變精緻:現代技術為種地帶來更多可能

  萬昌成為農業新技術的“實驗田”。這裡建起水稻品種試驗站,從1700多個品係中優選出適合本地土壤和氣候的品種,智慧化水稻育苗工廠每年産出12萬盤優質秧苗,飛機航化作業面積達到18萬畝,有效防治稻瘟病、紋枯病,幾年間為各經營主體節約資金近1500萬元。

吉林萬昌現代農業發展先導區“三變”

  這是在吉林市萬昌鎮張全家庭農場機庫內拍攝的農業植保無人機(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張全家庭農場的“少東家”張楠楠在當地家喻戶曉,大學畢業的她選擇回來種地,一度讓村民不理解。跑市場、抓管理、提品質,農場主張楠楠忙得腳打後腦勺,在政府支持下,她不顧家人反對,花了十幾萬元購置植保無人機。

  效率提升顯而易見。以前,給稻田做植保是重體力活,張楠楠的285公頃稻田要10天才能完成。現在呢?七八架無人機閃轉騰挪,3天即可完工。“現代化技術已經融入傳統種植業,我相信我的選擇。”張楠楠説。

  農田裏,高倍變焦的監控器密布,溫度濕度感測器實時監測氣象數據,插秧、收割、打捆全程機械化作業;農場監控室,一台對講機就能遙控指揮在地裏作業的農民,電子螢幕上顯示著地塊情況、生産數據;半空中,無人機來回飛行,噴灑植保藥物;更高的高空,借助吉林一號衛星的遙感數據,田地病害情況一覽無余……

  依託完善的農業技術體系,吉林市建立可視農業聯盟,發展“可視農品”,消費者可以遠程觀看稻田種植景象,全年的生産數據都能“一碼通查”。“科技就是農業的未來,在萬昌,未來正來。”吉林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朱文彬説。

  變洋氣:三産融合讓農業發揮最大價值

  距離主城區近、土壤地力肥沃、溫泉資源豐富……萬昌優勢突出,但單單依靠農業,優勢很難全面釋放。打優質農業牌,唱三産融合戲,成為當地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抓手。

  宇豐米業是萬昌鎮的大米加工龍頭企業。在企業車間裏,董事長楊宇峰指著從瑞士引進的封裝設備説:“全自動無菌,一天可以封裝400噸。”為把好米賣出好價,楊宇峰花費了很大精力。

吉林萬昌現代農業發展先導區“三變”

  這是在吉林市萬昌鎮宇豐米業公司拍攝的大米加工機器(7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為拓展收入渠道,宇豐米業投資建起蘆筍生産基地。1200畝的地塊上矗立起1000多棟大棚,冰水預冷生産線生産的冰鮮蘆筍遠銷海外;並籌備生産蘆筍罐頭等深加工産品,推進産業升級。

  距離蘆筍基地十幾公里的卓遠植物工廠內,無土栽培的小番茄、水果辣椒長勢喜人。這裡的植物生長由智慧設備控制,溫濕度、光照全部由電腦程式調節,效益是普通日光溫室的5倍。“我們從荷蘭引進相關技術,一年四季都能生産各類無公害蔬菜。”企業負責人李叢東説。

  田間空氣清新,美景怡人。在政府支持下,當地建起採摘園、溫泉度假賓館,搞起稻田畫……鄉村打起了旅遊牌,進一步提高農業附加值。

  萬昌先導區的紅果木瓜産業園內,木瓜、香蕉等熱帶作物長勢喜人,一棵木瓜樹每年能帶來2000元純利潤。

  “帶孩子來看看木瓜的生長,親手摘下來品嘗,別有一番滋味。”市民吳海説。

  三産融合讓農民收入更加多元。依託鄉村優勢建立的各大企業,每年能解決1萬多名村民的就業,人均增收5000多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