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沃野織就新畫卷——白山市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素描

2019-12-05 10:17:00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李玥

  原題:沃野織就新畫卷——白山市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素描

  吉林日報12月5日訊(記者 王春寶 洪銘潞):初冬,一場飛飛颺颺的大雪覆蓋白山大地。

  眼前呈現的,是冬的序曲;但心中感受的,卻分明是秋的余韻——

  在渾江區板石街道“全國蜂業工匠”丁起先家的蜂室裏,40多個蜂箱被整齊擺放,忙了一個花季為主人賺了10多萬元的“百萬大軍”正在冬眠;

  江源區石人鎮榮斌村的沙棘園,在新雪的映襯下,即將迎來收穫季的鮮紅沙棘果格外耀眼,屋子裏合作社的員工們正在忙著包裝沙棘茶;

  撫松縣沿江鄉李業秋的“寶石花”煎餅烙制車間裏熱氣升騰,香味四溢,當地産的“白頭霜”玉米被加工成的這道美食正從這裡走向全國各地,供不應求;

  在靖宇縣三道湖鎮支邊村的藍莓種植基地,紅褐色的苗木正在被一棵棵地埋在地裏,躲避寒冬……

  通過幾天的採訪,記者深切地感受到:“綠色”“有機”已經成為白山廣大農民的“集體思維”,“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也已化為上下一致的“整體行動”,而那種在發展特色農業中做大做強的勁頭,則昭示著這幅綠色生態畫卷一定會被描繪得更加壯麗、恢弘。

  盯緊綠色 打出品牌

  白山,九山半水半分田。獨特的地理氣候和日益升級的大眾消費,為白山市建設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提供了契機,而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則使綠色有機無公害成為白山農産品最亮眼的標簽。

  在江源區石人鎮榮斌村的沙棘園裏,村委會主任李廣先喜滋滋地看著他的寶貝,介紹道:“今年,我們合作社還接到一個大單,白山市鑫德創業孵化基地訂購了3000斤的沙棘茶,放到網上銷售。合作社成員齊上陣,採葉、炒茶、包裝,大夥兒幹勁十足。”李廣先談起這筆“大買賣”,臉上笑開了花。

  2014年,李廣先從內蒙古赤峰引進沙棘果苗木,目前石人鎮已發展沙棘果樹面積1700余畝,以沙棘為主的茶葉、果粉、酒水等系列産品逐步推向市場,深受客戶歡迎。

  為什麼選擇種植沙棘樹?

  李廣先解答了記者的疑惑:“沙棘渾身是寶,沙棘葉可以炒茶,沙棘果可以做成沙棘油,不僅對心臟胃腸好,在防治心腦血管病方面也有作用。最重要的是,種植沙棘不需要任何的化肥農藥,沙棘樹自身就可以通過光合作用製造出氮肥,是真正的綠色有機食品。”

  挖掘生態潛力,打造綠色有機品牌,白山市不遺餘力。

  為實現“雙減半”目標,白山市千方百計研究農藥化肥減量舉措,積極推廣種植綠肥和有機肥替代部分化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推廣高效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提高科學用藥水準,擴大輻射帶動範圍,從源頭上保障生産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産品。截至目前,全市農藥化肥實際使用量分別下降54.7%和59.3%,提前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依託綠色 做出特色

  靖宇縣三道湖鎮支邊村坐落于長白山區深處,地勢開闊平坦,藍莓産業方興未艾。

  “支邊村屬於高寒濕地氣候,非常適合發展藍莓種植産業。目前,藍莓産業已經實現了全村覆蓋。”三道湖鎮黨委副書記張憲鋒站在藍莓田邊向記者介紹道,村裏通過和吉林農業大學結成“幫扶對子”,採取“老手帶新手”“整村推進”的方式,依託藍莓種植産業項目,真正讓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支邊村裏的永興藍莓專業合作社,主要為村民提供藍莓種植、銷售管理服務。據支邊村合作社負責人劉培玲介紹,在合作社的帶動下,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全村藍莓面積達到了1500余畝,今年藍莓産量達到800噸以上,産值近千萬元,藍莓成為支邊村脫貧富民的大産業。

  72歲的支邊村村民趙桂蘭談到種植藍莓致富,趙桂蘭樂呵呵地説:“黨的政策好啊,以前種玉米,辛辛苦苦忙活一年,掙不到幾個錢。現在好了,跟著合作社種植藍莓,不僅收益好,政府還給補貼,日子過得有奔頭!”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如今的白山農業種植結構如同這繽紛的季節,色彩斑斕。

  臨江市六道溝鎮樺皮村的“花田人家”品牌如今已是享譽周邊。這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春遊花海,夏戲河蟹,秋品百果,冬賞飄雪,人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特色經濟種植給這片土地帶來的勃勃生機。

  樺皮村黨支部書記紀亞錕自豪地説:“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有不同的特色種植養殖業,打造的就是綠色循環農業。打個比方,我們在高鈣果地中套種草莓,草莓成熟的時候,芍藥花也絢麗綻放,花期一過,高鈣果就成熟了,遊人無論何時來到樺皮村,都有果吃、有花賞、有景看,真正感受到原生態的魅力。”

  農業轉型升級,“特色”是關鍵。白山市全面啟動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建設,立足當地實際,突出地域特色,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深入實施“退糧進特”和大豆玉米“一增一減”,種植作物不再是玉米“一枝獨秀”。

  截至目前,全市新增特色經濟作物10.5萬畝,重點培育10個特色産業園區、30個特色産業基地。全市特色經濟作物總留存面積達到54.8萬畝,佔耕地面積45.7%。

  築牢綠色 轉型升級

  撫松縣沿江鄉“寶石花”煎餅合作社烙制車間裏熱氣升騰,香味四溢,偌大的廠房裏70多臺鏊子同時作業,場面很是壯觀。據合作社負責人李業秋介紹,她們利用當地産的“白頭霜”玉米加工成的這道美食,正從這裡走向全國各地,一天出産1噸貨還是供不應求。

  “一谷一城”戰略提出後,撫松縣投資28萬元集中租賃100余畝農田地,建立了撫松縣農作物新品種種植試驗示範和有機肥、微生物菌肥等新型肥料對比試驗示範基地,目的就是幫助農民解決“種什麼、怎麼種、沒市場、高風險”等問題,篩選出適合農民、效果最好的種植作物,為綠色發展先行先試。

  “今年,基地引種示範中草藥材、果樹、蔬菜、糧豆4大類,共87個品種。試驗推廣微生物菌肥、雲苔素內酯葉面肥等12個品種。同時加大對病蟲害的監測,科學統籌防控病蟲草害。”撫松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偉介紹,現在,縣域內外許多農民都來參觀、學習,基地也大力推廣適合本地發展、前景好、效益高的特色作物和品優、價廉的有機肥、微生物菌肥。如今,示範基地已然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樣板田”、白山農業綠色轉型發展的“轉化器”,助推建設“一谷一城”目標早日實現。

  圍繞綠色 擦亮底色

  生態、綠色是現代農業追逐的目標。在白山,通過創新,從事生態農業開發,進而實現生態農業規模經營的不乏其人。

  在長白縣鈺桂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種植基地裏,公司創立人張金朋正忙碌著包裝、郵寄玉木耳。

  研究生畢業後,張金朋帶著吉林農業大學院士團隊研發出的優質食用菌新品種——玉木耳回到了家鄉,當起了返鄉創業的“現代農民”。

  “長白優越的生態環境最適合玉木耳種植。”張金朋邊説著邊捧著雪白的玉木耳向記者介紹,“玉木耳在木耳界可有‘白富美’之稱,這裡出産的玉木耳不僅晶瑩剔透、口感清脆,營養價值也很高,是當之無愧的純綠色食品。”

  建設“一谷一城”目標的提出,給張金朋帶來很大啟發,“未來,我打算在種植基地裝上攝像頭,讓購買玉木耳的人隨時隨地查看種植、生長情況,從源頭打造可追溯體系,並將監管延伸到消費端,全面打造綠色有機品牌,真正讓老百姓吃得放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