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時代風華 打造吉林品牌
來源:吉林日報  |  2021-01-12 09:08:18

  原標題:聚焦時代風華 打造吉林品牌——從紀錄片《海蘭江畔稻花香》的精品化製作談起

聚焦時代風華 打造吉林品牌_fororder_1 image_202101120907

  吉林廣播電視臺紀錄片攝製團隊爬冰臥雪在戶外收集素材 。吉林廣播電視臺提供

  近年來,劇集、綜藝市場如火如荼,可圈可點,備受矚目。與此同時,國産紀錄片的表現也可謂亮點迭出,精品迭現,“出圈”作品更是頻頻引發熱議,廣受歡迎與喜愛。中國紀錄片正以更富特色的積累和全新的姿態擁抱嶄新時代,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家記憶相冊”。

  而對於吉林廣播電視臺的紀錄片從業者來説,多年來,他們始終以對本土的摯愛和堅持原創的方式,聚焦社會主流能量,精心用心製作高品質的時代作品,全面系統地記錄著吉林熱土的壯美與發展。當前,立足脫貧攻堅的時代節點,講述人與土地的動人故事,吉林紀錄片人,用自己誠懇踏實的紀錄精神、矢志前行的信念和無上榮耀的使命,時刻努力為時代留存記憶,為民族偉業放聲歌唱。

  2020年,由省委宣傳部策劃指導、省廣電局和吉林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紀錄片《海蘭江畔稻花香》再傳捷報:9月28日榮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第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優秀電視紀錄片大獎;10月18日又榮獲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提名獎。能夠同時榮獲這兩個獎項實屬不易,這既是為吉林文化爭得的榮譽,也是為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出的吉林力量。

  潛心挖掘,精心籌謀,用心製作

  “紀錄片熱起來了”,在豐碩成果的背後是創作者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堅守。以紀錄片《海蘭江畔稻花香》為例,其成功的背後是集體智慧和汗水的凝結,是創作團隊辛勤耕耘的結果。

  2018年中旬,該片由吉林電視臺大型活動中心開始策劃立項,並立即組織骨幹力量組建的創作團隊驅車400多公里奔赴延邊地區,對典型人物、村鎮、企業等開展了為期10天的調研。

  當年8月,主創人員奔赴北京,同央視紀錄片頻道負責人、紀錄片領域專家一起交流探討,獲取了央視方面提出的具體意見,並調整拍攝方向,將精準扶貧作為表現重點。而後,創作組厘清線索、架構故事,確立了4類拍攝對象,找準了精準扶貧最恰當的表現方式。

  到了當年9月上旬至中旬,創作組在延吉市、龍井市、和龍市、圖們市、汪清縣等地再次深入考察了16個典型村鎮,走訪了重點人物31人,制訂了新一輪的拍攝計劃,明晰了故事脈絡:以精準扶貧為表現重點,以鄉村脫貧攻堅的主線貫穿始終,充分表現在延邊州這塊充滿了濃郁民族風情的邊疆土地上,海蘭江畔的延邊人民運用智慧和力量,在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扶持下,在黨和政府的深切關懷下,在脫貧致富先鋒人物的帶領下,在他們自強不息的努力下,掙脫貧困的泥淖,奔向美好的生活,散發出今天的“海蘭江畔稻花香”。

  9月下旬,紀錄片開始了緊鑼密鼓的拍攝。由於《海蘭江畔稻花香》涉及延邊州的地域點多,拍攝人物眾多,為了保證拍攝效率和拍攝品質,攝製組一行12人分成了兩個小組分片側重拍攝。自正式開拍以來,攝製組每天驅車100多公里穿行在5個主要拍攝區之間,無論風霜雨雪,攝製工作未曾有一日中斷。在3個多月的前期拍攝期間,主創團隊大部分成員幾十天不曾回家一次。為了收穫最好的畫面效果,攝製組曾在雨夾雪中拍攝了3個多小時的夜景;為了能拍攝到海蘭江的源頭,攝製組在老裏克湖無人區齊膝深的積雪中,肩扛手提著設備,跋涉2個多小時到達頂峰。在崇善鎮古城村的拍攝尤為艱難,由於當時已經進入11月份,崇善鎮海拔較高,山路上已經積雪,而攝製組的3輛車中有1輛不具備雪地行駛的條件,只能留在山下。原本需要3輛車才能裝下的設備和攝製組成員的隨身物品,不得不精簡裝進2輛車裏,本著設備優先的原則,攝製組全體成員都沒有攜帶行李,只穿了貼身的衣物上山。崇善鎮的自然條件較差,攝製組投宿的鄉村旅館中,被褥已經臟得看不出本來的顏色,而且11月的山村夜晚非常寒冷,房間裏溫度很低,在冰冷的土炕上,大家凍得徹夜難眠……古城村的貧困戶秦思祥是重點拍攝對象,為了真實地表現出他自立自強的生活狀態,攝製組連續幾天對他進行跟蹤拍攝。為了跟拍秦思祥早起燒鍋爐的場景,攝製組分為兩組,都在淩晨4點之前出發,一組扛著設備,徒步攀登到當地最高的山峰上拍日出,由於衣物攜帶不夠,被凜冽的寒風吹了幾個小時的他們,好久都沒能暖和過來凍僵的手腳;另一組跟隨秦思祥去鍋爐房工作,出來時每個人滿頭滿臉都是煤粉……山村的基礎條件極差,浴池壞了不能用,旅館裏也沒有熱水,洗不了澡,也洗不了衣服。就在這樣艱苦惡劣的環境中,攝製組頂著心理和生理的雙重壓力,忘我地堅持拍攝,獲取了足量的優質素材,後來這一部分故事因為比較精彩,且有足夠分量,被用在紀錄片的開篇。

  對於攝製組眾人來説,為了紀錄片能有完美的呈現,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最終,在100余天的前期拍攝中,攝製組獲取了近500小時的視頻素材,並在剪輯方案上,幾經打磨,數易其稿,通過6個月的精心剪輯,完成了後期製作。

  紀錄片《海蘭江畔稻花香》播出後,在社會上引起了較大反響。頻傳的捷報,滿堂的喝彩,是技術實力的證明,也是思想高度的彰顯。在創作過程中,每一個人的付出都不可或缺。創作組全體成員以不畏艱苦的跋涉、精益求精的態度、甘苦與共的協作精神、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全力以赴地將所有的工作做到極致;省委宣傳部、省廣電局結合時代主旋律,以高度的站位、敏銳的視角,確立了最合適的選題,並在接下來的策劃調研工作中,統籌全局、把握方向、精心指導;在拍攝過程中,對攝製組高度關注,保持緊密聯繫,及時幫助攝製組解決了拍攝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保障了拍攝過程的順暢和攝製工作的高效率、高品質;在後期製作過程中,相關負責人不厭其煩地與創作組深入探討,在節目品質上嚴謹把關、精雕細琢,終於打磨出這部真實、生動、感人的紀錄片,代表我省向國家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涵蓋豐富,廣受好評,品牌樹立

  從人文紀錄片《長白山》獲得國際國內多個獎項,到文獻紀錄片《東北抗聯》榮獲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從2003年紀錄片《常香玉》榮獲中國廣播影視大獎電視文藝“星光獎”紀錄片一等獎,到2018年、2020年紀錄片《黃大年》《海蘭江畔稻花香》連續斬獲“星光獎”優秀紀錄片大獎,一部部精品佳作從創作理念、藝術品質和精神追求上一脈相承,凸顯著吉林廣播電視臺“為時代寫史、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言”的媒體職責。“十三五”期間,吉林廣播電視臺致力於精品文化創作,優秀紀錄片創作生産進入發展“快車道”,成為了我省重要的文化標簽。

  重點推介吉林風土人情,大力弘揚具有東北特色的歷史文化。系列紀錄片《過年》自2015年起連續6年在春節期間登陸央視紀錄頻道,被央視紀錄頻道的同行評價為“已成為紀錄頻道春節期間一道不可或缺的年夜大餐”;2018年推出的《追逐雪線》斬獲國內外重要獎項,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展示了吉林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魅力,先後在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與地區播出;系列紀錄片《大河北上》,拍攝兩年時間,行程數萬公里,2019年10月在吉林衛視、吉林網絡廣播電視臺同步播出,展示了松花江人守護自然、保護生態,為了家國理想而拼搏奮鬥的時代故事。

  濃墨重彩,記錄英模人物,展現偉大時代背景下的家國情懷。紀錄片《黃大年》2017年10月13、14日在央視紀錄頻道黃金時段播出,獲得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第25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電視紀錄片大獎,是當年全國唯一一部地方檯獲得大獎的作品;紀錄片《鄭德榮·信仰之光》關注鄭德榮波瀾壯闊的一生,倡導學習他滿腔赤誠的愛國情懷,成為全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重要教材。

  打造正能量、有文化、好口碑、高品質的優秀紀錄片作品。紀錄片《稻米的故事》在央視紀錄頻道黃金時段播出,以水稻一年四季的生長變化為線索,展現這方水土所鍛造出來的人文精神與文化底蘊,獲得中廣聯合會2019年度紀錄片國家相冊“銀相冊”獎;以精準扶貧為表現重點推出的3集紀錄片《海蘭江畔稻花香》于2019年12月在央視紀錄頻道黃金時段首播,並於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央視紀錄頻道黃金時段重播,收穫了積極的播出反響與良好的社會效益。在2020年9月末剛結束的中國廣播影視大獎第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頒獎典禮上,《海蘭江畔稻花香》榮獲優秀電視紀錄片大獎。

  目前,由吉林廣播電視臺創作的《埃塞情緣》《一水激活萬水流》《雙手劈開幸福路》《過年》(第七季),與央視合作的紀錄片《松花江》、政論紀錄片《擺脫貧困》第三集《盡銳出戰》等紀錄片正在緊鑼密鼓地製作中,將為推進吉林文化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吉林日報記者 馬璐)

編輯:路晶森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