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處處展新顏——敦化市聚力推動鄉村振興走筆
來源:吉林日報  |  2021-04-12 11:11:50

  原標題:鄉間處處展新顏——敦化市聚力推動鄉村振興走筆

鄉間處處展新顏——敦化市聚力推動鄉村振興走筆

  近年來,敦化市構建了“一區多基地”全域旅遊發展框架,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圖為雁鳴湖鎮腰甸村的航拍景色。

  沃野良田蘊育生機,大棚蔬果長勢喜人,村莊環境潔凈整齊……行走在初春的敦化鄉野,這樣的場景比比皆是。

  近年來,敦化市以“鄉村興則縣域興”的戰略視角,依託吉林省綠色轉型創新發展示範區和延邊“兩翼騰飛”增長極主導優勢,構建起鄉村振興“四梁八柱”,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生根。

  以“糧食穩農”為基礎,加固振興根基

  天氣漸暖,春耕在即。近一段時間來,敦化市農業農村局技術推廣中心的工作人員始終忙碌著,為了做到防控疫情、農技推廣“兩手抓”“兩不誤”,推出了“戰疫情助振興”農業科技網絡講堂,培訓圍繞春耕備耕生産技術、因地制宜選擇良種、科學合理配方施肥及病蟲草害防治等內容進行講解。

  不少“學員”在聽後都表示這一培訓形式很讚:“雖然大家不能集中學習,但有了微信群,在家照樣學知識,有疑問隨時和專家交流,非常方便。”截至目前,線上培訓共組建148個交流群,農民學員16737人。

  鄉村振興,農民是主體。農民的文化素質、技術能力和思想水準的高低,直接決定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培養和建設一支新型職業農民隊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

  正是得益於日益完備的農業技術培訓體系,敦化市培育出一支高素質職業農民隊伍,在保障糧食安全和引領鄉村振興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如此,敦化市全面推進“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實施保護性耕作,保護好、利用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兩區”劃定領跑全省縣域,建成高標準農田162萬畝;培育新型經營主體5376家,土地規模化經營達到50%,糧食産量佔全州36%;榮膺“全國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

  近年來,敦化市以“糧食穩農”為基礎,從傳統種植到智慧農業,從穩産增産到提質增效,農業科技的創新應用、智慧農業項目的開展,讓一産發展得更紮實,為“接二連三”推動三産融合打下堅實基礎。

  以“特産富農”為主導,加強産業聯動

  初春時節,敦化市江南鎮站北村裏百十來棟大棚裏果蔬長勢正旺。農民蘆喜彬家有3個大棚,他告訴記者:“自從跟著村裏一起搞棚膜經濟,一家從靠天吃飯,給別人打工,搖身一變成了年收入20萬元的富裕戶。”説起現在的好日子,村民蘆喜彬的嘴角掩不住笑意。

  江南鎮鎮長侯宇説:“2020年,江南鎮農村經濟總收入達30.5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近2萬元,農業競爭力、農民生活水準、農村活力逐漸增強。”

  江南鎮是敦化市“特産富農”發展戰略的生動實踐。近年,敦化市充分發揮東部山區的資源優勢,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業,像抓招商引資一樣抓特色産業發展,著力推動初級産品向食品、藥品、化工原料轉化,做規模、品牌、融合發展“三篇文章”,形成參藥、食用菌、野生採集等八大特色産業,2020年産值達92億元。

  敦化市作為全省“一主六雙”醫藥健康産業走廊重要一極,吉港澳中醫藥健康産業合作區承接地,敖東、華康、紫鑫、三九等知名藥企,紛紛“建基地、深加工、塑品牌”,佈局發展北方道地中藥材省級現代農業産業園,建成人參、平貝母、靈芝、梅花鹿四大種種植養殖基地2300多公頃,其中人參年産量佔全州的25%。

  敦化市還傾力將16個鄉鎮打造為6個類型特色小鎮,303個行政村打造為12個類型特色村莊,不斷完善“一鄉一業”“一村一品”格局,敦化被評為“全國食用菌産業優秀主産基地市”“國家農産品品質安全縣”“國家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

  以“旅遊興農”為亮點,加速産業融合

  再過一個月,敦化市官地鎮黑背村的梨花就要開了,到時,2000余畝梨花將競相綻放,猶如雪海。

  黑背村一直享有“美麗梨鄉”的美譽,多年來,出産的香水梨、蘋果梨、李子、沙果、葡萄等地産水果始終以品質優、口味純,廣受市場歡迎。每年春季漫山開放的梨花形成了獨特的梨園景觀,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

  近年來,官地鎮以推動鄉村振興為契機,以黑背村為重點和引領,著力打造集休閒、觀光、賞花、採摘等功能為一體的“美麗梨鄉”,産業帶動效應凸顯,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發展鄉村旅遊,敦化市實施了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發展休閒觀光遊、農事體驗遊,建成一批康養基地、鄉村民宿和美麗鄉村,構建“一區多基地”全域旅遊發展框架,沿201、302國道建成兩條鄉村旅遊示範帶,差異化打造52個示範點;擦亮“吉祥六鼎山”“雁鳴湖溫泉”“老白山雪村”“寒蔥嶺紅葉”等旅遊名片,小山村成為“中國最美休閒鄉村”,敦化獲評“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

  不僅如此,敦化市還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入點推動鄉村振興。按照“一戶一圖”標準,緊盯穩步推進危舊房拆除、柴草垛出村、廁所改造等重點,實現“村村整潔”到“戶戶乾淨”的嬗變。(本報記者 陳沫 通訊員 崔雪)

  (本欄圖片為資料圖片)

編輯:陳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