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百姓心中的端午情結
2020-06-27 14:06:03來源:吉林日報責編:石麗敏

  原題:百姓心中的端午情結

百姓心中的端午情結

端午節,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

百姓心中的端午情結

長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徐氏中國結”的傳承人徐曉雪。在她的巧手之下,各式各樣的線材,千變萬化,被編成了各種好看的工藝品,有些還被作為長春市對外文化交流的禮物。

百姓心中的端午情結

一粒粒糯米黏又黏,黏著溫情和美滿;一顆顆粽子香又香,傳遞幸福和安康。

百姓心中的端午情結

在五彩線上挂一些繩結編制的“粽子”“花生”“草莓”“蓮蓬”,到項鍊,再到塞了艾葉、香草的香包,形式有了創新。

百姓心中的端午情結

線與繩之間的碰撞,講述著吉林故事。

百姓心中的端午情結

五彩繩也叫長命鎖或者長命縷,係五彩繩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

百姓心中的端午情結

民謠有説:“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人們常佩戴香囊。

  端午節別稱端陽節、龍舟節等,在北方民間又稱“五月節”,是夏季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很看重的節日,過節期間各地會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和祝福活動,要吃粽子、戴香包、係五彩線、插艾葉,有些地方還要劃龍舟。今年受疫情影響,過端午的形式可能有些許變化,但端午節在人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沒有改變。

  溫馨快樂的端午

  多彩夏日,粽葉飄香,又是一年端午將至。在人們的記憶中,每個傳統節日都有與之相對應的節日飲食和民間習俗。6月19日,為了讓養老院的老人們開心過節,長春市綠園區溫馨養老連鎖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用心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溫馨一院、二院和三院組織入住長者參與“粽情端午溫馨同樂”活動,老人們和員工一起動手包粽子、縫荷包、編織五彩繩,感受過節的趣味和快樂,體會大家庭的溫馨祥和。

  一粒粒糯米黏又黏,黏著溫情和美滿;一顆顆粽子香又香,傳遞幸福和安康。養老院在食堂準備了泡好的糯米和粽葉,早上員工和老人們一起動手包粽子。一會兒的工夫,粽子就堆成了小山。在活動室,養老院還精心採購了半成品的香包,有橢圓形、葫蘆形、石榴形、桃形、如意形……色彩繽紛,喜慶漂亮。院內的老人們不甘落後,亮出手藝,認真地穿針引線。76歲的老人張寶貴在活動中第一個縫完香包,高興得像個孩子。入住養老院4年多的康虹已經84歲了,早已把養老院當成了家。她説:“疫情期間養老院也不忘帶領我們搞活動,讓我們高興、開心,雖然眼神兒跟不上了,但戴著老花鏡也要縫香包。”92歲的陳燦瓊老人説:“多少年都不動針線了,今天和老夥伴們一起縫香包,太開心了,好像又找回了過去的影子。”老人們看到一件件完工的作品笑逐顏開,參加活動的老人還獲得了精美的禮物,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長春市互助社區黨委書記梁艾琳説,每年端午節社區都會組織志願者為鰥寡孤獨的老人包粽子送雞蛋,今年由於疫情原因就沒有做,有些小小的遺憾。在她的心中,只有端午節能和春節相比擬,兩節都有著祈福、消災等禮俗主題,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都會吃各種餡的粽子,母親在自己係五彩繩,戴香香的荷包,特別開心。今年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端午節的活動,但她説,自己最大的心願是祈福疫情早日結束,人民安居樂業。

  朝鮮族村裏的別樣端午

  6月20日,輝南縣慶陽鎮向榮村村民已經為即將到來的端午節忙碌了。這裡是朝鮮族聚居村落,過端午節有其獨特的民族習俗。今年的端午節,慶陽鎮政府將為村裏及鄰近鄉鎮的60歲老人舉辦賀壽活動,也就是“回甲節”。

  活動地點選在“向榮耕讀人家”。“這裡是村民的文化活動場所。村裏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很多人家房子空著,將附近的空房子重新規劃裝修,可以接待更多遊客,發展民宿旅遊業。”忙於“回甲節”籌備工作的鎮幹部鄭寶春介紹説。

  中午12點多,村裏的老人們同往日一樣,來到“向榮耕讀人家”打門球,這裡顯得更加熱鬧。“我們先打門球,兩點多再打一會兒撲克。”72歲的沈永澤説。

  説起端午節,沈永澤既興奮也有些無奈。因為村裏只有一些留守老人和兒童,很多年輕人的活動見不到了。端午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做上一些艾蒿糕。製作艾蒿糕要選擇優質的黏大米作為主料,採摘新鮮的艾蒿葉作為輔料,再經過洗、蒸、焯、打。艾蒿糕因為獨特的味道和奇妙的祛病功效,受到朝鮮族人民的喜愛。

  慶祝端午節的高潮是朝鮮族人人喜愛的民間體育活動和歌舞。盪鞦千、跳跳板主要是青年女子參加,摔跤則是小夥子大顯身手的項目。跳跳板所使用的跳板,長5米左右,中間架在木架上。“兩個女孩子各站木板的一端,輪流起跳,再互相彈起,跳得越高,表演的花樣越多,四週的呼喊聲也越高。”鄭寶春説,因為少有年輕人參加,所以今年的活動沒安排民間體育項目。“今年的活動項目主要是‘回甲節’傳統儀式,還有打糕手工製作表演、抓魚比賽,以及柳條大串燒烤、煙花篝火晚會等。”

  這些活動都是村裏老人們興奮的話題。傳統打糕製作有專門的木槽或石槽,以打糕棰在裏面捶打,最終用家傳的模具進行壓制而成。

  “回甲節”是朝鮮族尊老愛老傳統的體現。老人60周歲這年,有的人家選在生日舉辦,有的則在春節或端午節辦。節日期間,子女、親友、鄰居們都向老人祝福、祝壽。家裏會大擺筵席,宴請賓客,筵席的傳統菜點不僅花樣繁多,造型也要優美華麗,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鳥獸形。

  多個家庭在一起過“回甲節”,在向榮村是第一次。今年大家都集中在一起過節,一定會非常熱鬧。

  記憶中難忘的端午

  還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時的習俗嗎?媽媽把顏色各異的棉線,搓成一股,溫柔地係在你的手腕上。這根帶著母愛的五彩線,成了很多小朋友的標配。

  如今,依舊有很多人保留著這樣的習慣。只不過,每到端午節前,大街小巷販賣的五彩線,搖身一變,有了更美的身姿。

  端午節在手腕上係五彩線的習俗,隨著時光的推移,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當五彩線與非遺碰撞出火花,自是一番獨特的魅力。

  長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徐氏中國結”的傳承人徐曉雪,一個多月前就開啟了“端午加速度”。平時,在她的巧手之下,各式各樣的線材,千變萬化,被編成了各種好看的工藝品,有些還被作為長春市對外文化交流的禮物。線與繩之間的碰撞,講述著吉林故事。

  作為“80後”,徐曉雪和很多人一樣,也有著係五彩線的童年,“小時候一到端午節,母親就把線係在我的手上了,再去野外採點艾蒿,挂紙葫蘆、包粽子……下第一場雨,把五彩線扔到雨裏,祈禱平安健康。”徐曉雪的端午情結與大多數人無異。

  七八年前,作為非遺傳承人的徐曉雪,開始琢磨在非遺作品中融入端午元素,“線材種類多,繩結這麼好看,可以把單調的五彩線變得更豐富一些。”熟練掌握了各種編繩技法的徐曉雪,很快就編出了一個五彩小“粽子”,從此,她的端午節便多了很多活兒。

  從最初改良係在手腕上的五彩線,慢慢又琢磨著在五彩線上挂一些繩結編制的“粽子”“花生”“草莓”“蓮蓬”,到項鍊,再到塞了艾葉、香草的香包,6大類端午作品,又在幾百種顏色、材質的線繩中,通過徐曉雪的巧手,變化出了更多的模樣。

  為了讓小“粽子”、香包能夠延續傳統端午的味道,徐曉雪在編制時也放進了艾草、香草。“艾草是我媽媽到農村自己採的。香草是每年她自己種的,曬乾後剪成小塊,來年端午的時候給我放到這些香包裏。”當端午遇上非遺,愛仍是不變的主題。

  最近在長春博物館前每晚的文化夜市上,“徐氏中國結”的五彩線深受市民喜愛,不少人都説:“這麼好看的五彩線,肯定捨不得扔啊!”雖然市面上賣的五彩線形色各異,讓人眼花繚亂,但純手工的非遺作品更為精緻,被很多人認可,這也讓徐曉雪在傳承非遺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定。

  徐曉雪説:“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不是簡單地把小彩線繫上、扔掉就完事了。這裡有非遺,民俗氣息非常濃,有對歷史文化印象的加深。有了這些“非遺+端午”的作品之後,不少孩子看到了,戴上了,家長也會給孩子多講講端午的由來。”

  創意端午的幸福味道

  “小時候過端午節,按我家這邊的習俗,爸媽會帶著我早上4點趁著太陽還沒完全升起之前,沿江邊走一圈,踏青、採艾蒿、用江水洗臉,然後繞到大橋上賣時令美食和過節用品的攤位買點香包、彩紙葫蘆和幹香草再回家。爸爸挂好艾蒿和葫蘆、找五根不同顏色的棉線幫我係五彩繩,媽媽去煮粽子、雞蛋和鹹鴨蛋,吃完飯我去上學的時候還會帶上粽子跟同學們分享,比一比誰的五彩繩和香包最好看。”對韓雪林來説,印象中的端午節總是充滿了粽子的香甜和香囊的香氣,以及腕上五彩繩的艷麗。“如今日常的生活繁忙而快速,雖然離開家鄉松原在長春求學、上班,但端午節裏那些熟悉的氣息我永遠不會忘記。”小韓説,她上大學後愛上了手工製作,這些年一直自己做端午香囊給父母和親朋。“民謠有説,‘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所以人們要佩戴香囊。做香包不難,只要會點兒針線活兒就能做得很好,而且像一般藥店都能買到配好的端午草藥,有白芷、菖蒲、藿香等藥材,有的中藥店裏還會把藥材碾碎為末、加上蜂蜜烘乾製作成香丸,功效大多是提神醒腦、驅蚊蟲或者輔助睡眠這幾種,聞起來全是草木香氣,到時候裝在香包裏能香好久,過了端午節還可以放衣櫃裏防止衣服被蟲咬。我身邊很多年輕人都會自己縫香包、編五彩繩,大家都希望以傳統手工製作的方式留存這份記憶中的端午味道,同時也能創造出值得回憶的過節記憶。”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係彩繩、縫香囊,龍舟下水喜洋洋……”自從兒子上了幼兒園,每年端午,趙一涵都會和孩子一起參加幼兒園的活動。“以前我會去幼兒園和孩子一起背兒歌、做親子活動。今年幼兒園開網課,我就帶著孩子在線上老師的指導下做端午禮物——布粽子。材料是在網上買的,孩子自己挑的顏色、款式。我們一點一點縫了粽子、塞進棉花,孩子還用畫筆蘸上丙烯顏料給自己的小粽子畫上呆萌的表情,很可愛。”趙一涵説,雖然兒子還小,但因為幼兒園總有手工活動,他的針線活兒做得還是像模像樣的。“我們還在紙上畫了龍舟,小孩子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畫畫更有靈氣,他畫了紅色的龍頭、綠色的龍尾,船身上還有漂亮的山水,龍舟上堆著粽子,讓我這個大人都驚嘆。有了這樣的活動,今年的端午節對孩子來説會很難忘。”趙一涵説。

  五彩繩也叫長命鎖或者長命縷,係五彩繩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小時候家裏老人告訴我,端午當天用五種顏色的繩子係在手腕、腳踝,可以避免病魔疫鬼危害人,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所以家裏人年年端午都要係五彩繩,然後在過節之後第一場雨時扔掉它,寓意著病毒隨著雨水一起被帶走了。”參加工作已經5年了的小于對兒時的端午記憶仍然深刻。(吉林日報記者 韓雪潔 王文輝 吳茗 馬賀 韓玉紅 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