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八屆科普周活動將舉行
2020-09-10 13:41:40來源:中國吉林網責編:路晶森

  原題: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八屆科普周活動要開始啦

  中國吉林網從吉林省科協了解到: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充分展現科技進步對實現全面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作用,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和科學普及活動惠及於民,大力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根據《中國科協、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關於舉辦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的通知》(科協發普字〔2020〕14號)要求,結合吉林實際,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管理廳決定聯合舉辦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八屆科普周活動。

  時間和主題

  時間:2020年9月19日-25日在全省各地集中開展,主題宣傳活動貫穿全年。

  主題:決勝全面小康,助力鄉村振興,踐行科技為民。

  活動內容

  (一)弘揚科學精神,展現科學價值。著力傳播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思想和方法,引導公眾提高科學思維能力。

  (二)助力疫情防控,推動健康科普。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引導公眾了解和掌握衛生健康知識,增強防控意識,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三)決勝全面小康,助力鄉村振興。圍繞全面小康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精準科技科普服務,充分體現科技在決勝全面小康,助力鄉村振興,共創人民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公眾對於科技進步的獲得感。

  (四)加強科技服務,踐行科技為民。將科技志願服務“智惠行動”全面融入科普日活動,充分發揮吉林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引領示範作用,調動各級各類科技和科普工作者積極性,廣泛開展以科技惠民、科學普及等為主要內容的科技志願服務,精準聚焦“科普大集”徵集到的農村、農民急需解決的科技問題,滿足基層群眾對新時代科技支撐和科普服務的需求。

  主要活動

  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八屆科普周活動,在認真總結和繼承歷年活動經驗基礎上,結合今年疫情防控需要,突出信息化手段應用,強化部門協同合作,立足面向基層、服務發展,開展多陣地、多戰線、廣覆蓋、齊參與的系列科普宣傳活動。

  (一)吉林主場活動。按照面向基層、下沉力量、服務群眾的原則,省科協、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科技廳、省水利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管理廳等主辦單位及省級學會,要把資源手段向基層傾斜,鼓勵市(州)、縣(市、區)于9月19-25日期間舉辦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八屆科普周有關係列活動,讓基層舉辦的活動成為“主場”,上級單位在資源力量等方面應予以支持,使基層廣大群眾在科普日暨科普周活動中得實惠、見成效。

  (二)參與和組織全國科普日網絡活動。各地、各單位通過本級網絡平臺積極參與中國科協2020年“雲上科普日”活動和吉林省科技網、吉林科普微窗、新時代e支部—e農科普雲課堂、吉林省科協大講堂—知農雲課堂的科普直播活動。吉林科技網開設“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八屆科普周活動”專欄,介紹全國科普日相關知識及往屆科普日活動精彩瞬間,宣傳吉林省科普日主場活動及各地活動計劃、活動動態,開展科普成果展示、科普在線學習,更好地服務公眾參與體驗,方便公眾反饋評價。

  (三)省內系列聯合行動。在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吉林省第十八屆科普周活動期間,集中動員組織各級學會、大中小學校、企業、科研院所等社會各界聯合行動,重點深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黨群服務中心、村屯、社區、學校等,開展形式多樣、貼近實際的主題科普活動。

  1. 鄉村振興聯合行動。圍繞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精神,大力實施鄉村振興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組織吉林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成員,組成若干服務分隊,領導帶隊、打出旗幟、亮明標誌出征一線,深度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科技志願服務具體實踐之中,深入鄉村開展技能培訓、科技推廣、科普講座、農民科學素質網絡競答等活動,著力提高農民生産生活能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2. 校園科普聯合行動。組織動員全省大中小學開展校園科普活動,面向廣大青少年舉辦科普報告、科技實踐、科普表演、科技小製作、科普觀展(影)等活動,啟迪青少年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

  3. 專家科普傳播聯合行動。發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工者者、科研項目承擔團隊等將相關的科技項目成果進行科普化展示,推動科研團隊和科研人員通過科普大講堂、科普達人秀、抖音、快手、短視頻等多種形式開展線下講座、線上直播向公眾解析高新技術。

  4. 科普閱讀聯合行動。聯合出版社、圖書館等相關單位,向公眾推介系列優秀科普科幻圖書,開展線上線下閱讀活動,讓科普科幻圖書走入公眾視野,形成全民讀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科學文化的建設與繁榮。

  5. 衛生健康科普聯合行動。圍繞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開展各類健康科普講座、防病知識問答、現場宣傳義診等,尤其是開展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知識普及,提升公眾健康素養水準,樹立健康生活理念。

  6. 公共安全科普聯合行動。針對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開展應對安全生産、火災、水旱災害、地質災害等突發事件的知識普及,提升公眾安全意識和自救保護、應急救助能力。

  7.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科普聯合行動。開展節糧、節能、節水等知識講座、技能培訓,面向公眾開展世情、國情、省情、市情等教育活動,舉辦各類體驗活動,普及節糧、節能、節水科學知識,提升全民自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自主意識。

  8. 企業科普聯合行動。動員組織企業開展企業科普活動,履行社會責任,通過開放參觀、交流體驗、專家講解等形式面向職工群眾傳播科學知識、詮釋技術應用,擴大優質科普資源供給。

  9. 學會科普聯合行動。組織各級學會、協會舉辦科技講座、論壇等,聚焦公眾關切熱點問題,進行學術資源科普化宣傳,促進科技經濟融合發展。

  10. 科普陣地聯合行動。發動科普工作示範基地、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中學科技館、科普大篷車和數字科技館等科普基地、科技館體系優勢,開展展覽展示、動手體驗、網上課堂等各種科技教育活動。動員全省科普場館、科普工作示範基地向公眾開放,依託豐富的科普資源,積極推出形式內容多樣的科普日主題活動,塑造泛在學習的社會環境。

  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服務大局。各地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充分發揮科普日平臺作用,積極溝通、做好統籌,最大程度匯聚資源搭建科普展示平臺,主動邀請當地黨政領導與公眾一起參與科普日科普周相關活動。

  (二)面向基層,公平普惠。各地各單位要圍繞活動主題,接長手臂,立足基層,服務群眾,普惠民生,注重面向鄉村、社區,助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健康中國等國家戰略的實施,提升基層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三)加強宣傳,營造氛圍。各地各單位開展活動要制定宣傳方案,把握細節,注重效果。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新媒體、科普畫廊、科普e站、科普大篷車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的宣傳推介,提升公眾知曉度,營造領導重視、廣泛動員、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

  (四)厲行節約,務求實效。各地各單位要認真落實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厲行勤儉節約的有關規定,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要加強安全防範措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切實提高活動實效。

  工作考核

  活動結束後,省科協會同各主辦單位根據各地報送的活動總結和相關活動信息,對各地及相關單位組織開展科普日活動情況進行工作考核,更加注重公眾滿意度、客觀統計數據和典型案例,對活動組織工作紮實、成效顯著的單位及特色鮮明的活動,將擇優推薦上報中國科協參加優秀組織單位和優秀活動的評選。(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賈子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