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聚焦黑土地保護“吉林方案”—保衛黑土地 築牢大糧倉”網絡主題活動綜述
2021-07-27 12:20:29來源:吉林日報責編:宋姝君

  溫暖而細膩的筆觸,有流量接地氣的現場直播,屏端與網端的實時互動,一篇篇優秀作品講述、挖掘黑土地保護的精彩故事,一組組寫實鏡頭聚焦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的有力舉措、進展成效和成功經驗,彰顯我省廣大幹部群眾牢記囑託不斷推動新時代吉林振興發展取得新突破的決心鬥志和喜人成績。

  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一週年之際,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省委網信辦、省農業農村廳、四平市委、新華網聯合主辦,中國吉林網承辦的“保衛黑土地築牢大糧倉”網絡主題活動在梨樹縣啟動。

  4天時間,新華網等29家中央新聞網站、主要商業網站和省內新聞媒體的50多名采編人員組成的採訪團一行,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先後深入四平梨樹、白城、松原、長春,走進田間地頭、企業、社區,感受黑土地上發生的喜人變化,見證黑土地上人民的幸福生活。

 “梨樹模式”,為黑土地加油

  沃野千里“青紗帳”,滾滾綠浪藏豐糧。盛夏時節的吉林大地,滿目蔥綠,生機勃發。

  在梨樹縣國家百萬畝綠色食品原料(玉米)標準化生産基地核心示範區,無人機在低空噴灑作業,田間的“氣象哨”通過攝像頭、感測器,將數據實時傳輸回黑土地(梨樹縣)保護監測指揮中心。採訪團登上高臺,站在總書記憑欄遠眺的地方,一幅農業高品質發展的壯美畫面盡收眼底。

  梨樹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和“黃金玉米帶”的松遼平原腹地,素有“東北糧倉、松遼明珠”之美譽。幅員面積420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3.8萬畝。玉米是全縣的主導作物,佔總播種面積的85%以上。常年糧食總産量達到50億斤,人均佔有糧食、人均貢獻糧食、糧食單産和糧食商品率四項指標均在全國名列前茅,是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黑土高産豐産的同時卻面臨著土地變硬、變薄、變瘦的危機。為了實現黑土地有效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從2007年起,梨樹縣與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和院校開展合作,經過科研人員十幾年的聯合攻關,總結出適合我國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建立了包括收穫與秸稈覆蓋、土壤疏鬆、免耕播種施肥、防除病蟲草害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有效保護了黑土層,這就是聲名遠播的“梨樹模式”。

  為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梨樹縣實行“坰貼750,秸稈變沃土”的補貼政策,2021年,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達到耕地總面積的80%左右,高於國家推廣標準;積極打造“梨樹模式”升級版,建設現代農業生産單元;通過引進黑土地保護綜合示範區等項目,讓項目落地帶動農業發展;組建黑土地幹部學院、梨樹農業科學院等專門機構,聚集了一批懂專業會推廣的專業人才;探索“田長制”模式,讓黑土地保護工作在縣、鄉、村、社都有人抓有人管。

  一項項措施,在黑土地保護上留下了梨樹砥礪奮進的印記,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黑土地保護與利用方式,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出“梨樹智慧”。

  目前,我省已有超2800萬畝黑土地採取保護性耕作,佔糧食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一,到2025年力爭覆蓋70%適宜耕地。

 “了不起!‘梨樹模式’百聞不如一見。”記者們紛紛用筆頭、鏡頭將這一造福子孫後代的模式記錄下來、傳播出去。

  科技賦能,黑土地重煥生機

  眼下,正值玉米拔節的關鍵時期,乾安縣大遐畜牧場玉米地整齊劃一,長長的玉米葉沙沙作響。

  乾安縣地處西部半乾旱區,十年九旱,降水量平均在400毫米左右,土質多為鹽鹼土和黑鈣土,土壤養分瘠薄,存在季節性乾旱、春旱缺苗、秋旱減産的現狀。大遐畜牧場黨委書記劉子良告訴記者,水分和土壤是影響糧食産量的重要因素。

  2019年,大遐畜牧場以省農科院為技術支撐,開展科研工作,運用水肥一體化、測土配方施肥、秸稈翻埋還田、淺埋滴灌等農業高産高效技術,將糧食生産和黑土地保護有機結合。

  長期“乾渴”的西部半乾旱區土地安上了“水龍頭”,土地按需按量“喝水”,重煥生機。

  玉米水肥一體化種植基地在2020年已産生豐厚收益,在局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情況下仍然能喜獲豐收。“畝産最高達到1000公斤,創本地玉米單産新高,平均産量比周邊農民常規種植模式增産30%以上。”省農科院首席專家劉慧濤自豪地説。

  薄田變肥田,低産變高産,依靠科技實現增收致富的不僅僅是大遐畜牧場。

  頂著驕陽,採訪團來到農安縣陳家店村的示範田,這裡玉米挺拔粗壯,長勢喜人。在這裡農機實現了無人駕駛,操作者通過“雲端大腦”與農機進行遠程人機交互。“拖拉機上裝有感測器,自動駕駛系統連接方向盤上的電機,通過北斗導航系統控制拖拉機行進的路線,比農機手作業更準。”陳家店村黨支部書記付升學告訴採訪團,村子已經按下了智慧農業的快捷鍵。

  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還將在陳家店村推廣示範秸稈飼料化養殖牛羊這一技術體系,並重點推廣秸稈酶化、混貯等創新性技術,來提高秸稈的消化率、利用率,將秸稈轉變為有機肥料,進行過腹還田,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為土壤保育提供技術支撐。有了科技的支持,黑土地保護利用才更有底氣。

  現代農業,為黑土地插上騰飛的翅膀

  走進鎮賚縣四方坨子好雨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水稻基地,成片的稻苗舒枝展葉,一隻只小螃蟹正在努力找尋著最舒適的“棲息地”,發出陣陣“窸窣聲”……水稻和螃蟹勾畫出一幅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

  螃蟹在稻田安家,稻蟹共作的生態農業,令記者們驚嘆不已,小小的螃蟹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各家媒體刨根問底,以一篇篇鮮活的報道展現我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成果。

  沿著松原市西南方向的前三公路一路前行,道路兩側的玉米地鬱鬱蔥蔥。不遠處,一塊巨幅稻田畫映入眼簾,“加快高品質發展,促進鄉村振興,向建黨100週年獻禮”的字幅和黨徽圖案熠熠生輝,另一側,則是蒙古族少女手捧哈達的畫面和藍天白雲下奔馳的駿馬。如此美景,吸引了採訪團停車駐足。

 “田成方、林成網、渠成係。”這是採訪團對前郭灌區國營紅光農場的描述。

  國營紅光農場生産科長高軍介紹,紅光農場佔地面積5898公頃,其中水田面積3334公頃。田野裏阡陌縱橫,溝渠連通,每一片稻田都是按照50米寬、1000米長的標準設計,形成了千米條田的壯觀美景。

  條條水渠、道道水閘遍佈鄉間,旱可灌,澇能排,完善的農田水利設施實現了藏糧于“水”。

  飲馬河西岸,長春市九台區龍嘉街道紅光村被一望無垠的綠浪環繞,全村270公頃的高標準農田裏,鴨稻共生、蟹稻共生等多种先進綠色種稻技術的疊加效應,不僅讓這片現代化農業示範基地的水稻品質卓越,更讓村民們深刻地感受到“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可喜效益,同時也帶動了整個九台區稻米産業的發展。

  一路行走,一路思考,一路收穫。採訪團頂著炎炎烈日,揮灑汗水採擷吉林黑土地保護利用的好經驗,傳遞吉林農業發展勇立排頭、率先振興的好聲音。

  百尺竿頭再奮進。吉林人民將牢記囑託,在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為黑土地保護利用貢獻“吉林方案”。(吉林日報  記者王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