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
2022-01-14 11:31:34來源:吉林日報責編:尹紅燕

  原標題:堅持“生態強市” 建設“一城三區”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1 (2)

堅持“生態強市”、建設“一城三區”,實現高品質發展。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2

糧食生産喜獲豐收。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3

白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慶祝建黨百年。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4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5

加快實現新能源裝備本地化、産業集群化。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6

“風光互補”是白城市新能源的主要構成。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7

科技為糧食增産賦能添力。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8

從畜牧業大市向畜牧業強市提速。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9

“海綿城市+老城改造”,使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10

人居環境提升,市民幸福感倍增。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11

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全面開啟白城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新征程_fororder_12

庭院經濟促增效。 本篇報道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攝影:戈馳川 李曉明 潘晟昱等

  過去五年,是白城發展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繁重艱巨的改革發展任務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團結拼搏、砥礪奮進,白城振興發展邁出新步伐,各項事業取得新成就。

  2021年喜迎建黨百年,白城市從黨的百年光輝歷程中汲取智慧和奮進力量,保持戰略定力,全力攻堅克難,推動“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預計全市地區生産總值增長7%,排在全省中上游;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0%,均有望繼續保持全省第一。

  未來五年,是白城的歷史上升期、發展提速期、崛起窗口期。落實白城市第七次黨代會部署,全市發展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全面落實“一主六雙”高品質發展戰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用生態價值轉換理念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生態強市,建設“一城三區”,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努力建設新時代生態白城、實力白城、美麗白城、幸福白城。

  回望過去五年 白城振興發展步伐堅實

  ——持續加強生態建設。河湖連通工程生態效應明顯,新增蓄水能力5.5億立方米,地下水儲量增加2.1億立方米。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植樹造林133.3萬畝,修復草原濕地418萬畝,林草覆蓋率達到26.6%。榮獲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藍天、碧水、凈土“三大行動”取得明顯成效,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排在全省前列,國省考核斷面水質100%達標,土地安全利用率高出國家標準5個百分點,全市環境品質達到近十年最高水準。

  ——盡銳決戰脫貧攻堅。創新實施“雙帶四增”産業扶貧模式,光伏電站覆蓋384個貧困村、實現收益5.2億元,庭院經濟發展到21.9萬畝、帶動23.2萬戶增收,累計實施規模種養、棚膜蔬菜等重點項目2178個。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扶貧政策,危房改造、安全飲水、村衛生室全部達標,貧困學生救助實現全覆蓋,“三下沉兩提高一兜底”經驗全省推廣。常態化開展“三幫扶一推動”活動,市縣鄉三級幹部每年駐村一週,面對面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如期實現5個縣(市、區)全部摘帽、384個貧困村全部退出、14.3萬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區域性整體脫貧取得全面勝利。

  ——著力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加快釋放新能源優勢,建成總投資65億元、總規模100萬千瓦的光伏領跑者基地,實施風電平價上網、魯固直流風電外送等項目,全市新能源總裝機達到780萬千瓦,佔全省60%以上。引進三一重工、東方電氣、遠景集團等頭部企業,引領新能源裝備製造集群式發展。堅持培優做強農産品加工業,建設梅花氨基酸、飛鶴乳業、牧原生豬、吉運肉牛等一批大項目,成為全市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産業支撐。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糧食連年喜獲豐收,穩定邁上100億斤臺階。推動服務業轉型升級,實施港園物流産業園、嫩江灣5A級景區創建等補短板項目,發展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3個,建成國家外貿轉型基地。

  ——加快城鄉環境改造提升。探索實施“海綿城市+老城改造”模式,對38平方公里城區進行全方位、立體式改造提升,榮獲全國海綿城市“樣板城市”。創新“網格化”精細管理,實施市容環境整治、小區管理包保、文明素質提升等“六大工程”,榮獲省級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在全省率先明確農村環境衛生“六清”整治內容和標準,圓滿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攻堅任務,5個縣(市、區)全部建立村屯常態化保潔機制,11個村鎮榮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落實407項重點改革任務,易地扶貧搬遷、“智慧醫保”等經驗受到國家通報表揚。創新“零跑團”、領辦代辦制,政務服務事項由“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升級。城市信用指數在全國261個地級市排名大幅躍升,最好名次升至第24名。連續三年榮獲全省軟環境建設“標兵單位”。創造性提出“白齊興”跨省生態經濟合作區戰略構想,推動制定《東北地區西部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長白鐵路擴能提速,長安機場通航運營,科鐵、嫩雙高速竣工通車,實現縣縣通高速,立體化互聯互通交通網絡構建成型。

  ——切實增進民生福祉。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位居全省前列,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5年全省第一。統籌拿出2000個事業編制,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基層用人難問題。40余萬群眾告別棚戶區和農村危房。優化城鄉教育佈局,建設各級各類學校100余所。“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全省推廣。科技、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五連冠”。精準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建立健全常態化防控機制。安全生産形勢平穩,信訪工作在全省靠前,重要節點實現“五零”目標。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果全省領先,探索“交巡合一”“三位一體”等社會治理新舉措,平安建設成效顯著。白城與全國全省同步實現全面小康,踏上了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回望2021 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切實加強調度分析,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提質。圍繞“兩確保一率先”目標,出臺15項穩增長措施,堅持逐月逐季調度分析,GDP增速在全省位次逐季前移。著力擴增量、控減量、抓重點、保運行,“一企一策”精準幫扶企業,産值超億元工業企業達到50戶,新升規企業15戶。統籌推進整地增糧、以水保糧、科技興糧,加之土壤底墑好、風調雨順、雨熱同期,糧食産量達到111.4億斤,居全省第三位;增産9.5億斤,居全省第二位;增幅9.4%,居全省第一位;洮南市進入全省十大産糧大縣行列。開展服務業大調研、大培訓、大排查,新入庫入統企業31戶。消費市場持續恢復向好,預計社零額增長8%,進出口總額增長15%。

  突出“項目為王”理念,三年攻堅首戰告捷。實施項目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市縣“一把手”親自抓招商、引項目,形成“唯此為大上項目、全力以赴抓投資”的鮮明導向。借助央企助力吉林振興、全球吉商大會等活動,新簽約落地重點項目57個,到位資金增長31%,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3.3%。完善項目包保、調度、督查等機制,開工建設5000萬元以上項目169個,比年初計劃多33個,新建項目、産業項目佔比均超過50%,梅花三期、中材科技等31個工業項目竣工投産。謀劃實施氫制合成氨、甲醇項目,氫能産業發展邁出新步伐。成功爭取到全國首批、東北唯一的總投資110億元、總規模140萬千瓦的“光熱+新能源”示範項目,成為全市“十四五”開局之年落地的第一個超百億元大項目。

  承接“陸上風光三峽”,創新建設綠電産業園區。搶抓機遇,全力推進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全市新能源在建及並網裝機總量接近1000萬千瓦,新爭取指標461萬千瓦、綠電産業園區單獨獲批130萬千瓦。東方電氣、水發集團、凡瑞鍛件等一批新能源裝備零部件企業集群式落戶,三一、遠景合計下線風電整機340台套,産值超過30億元,形成新能源裝機和裝備製造協同跟進的一體化發展格局。著眼破解電力消納難題,整合以洮北為中心100公里半徑內2300萬千瓦風光資源,按照“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創新營造低成本用電優勢,在全省率先探索建設綠電産業園區,成為新能源領域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大改革。制定出臺《綠電産業示範園區建設意見》,成立配售電公司,組建能投集團,明確項目入園標準,統籌推動電源端、網端、負荷端實體化運行。投資40億元的國家電投儲能鉛碳電池、投資14.7億元的聚能集團高性能鋰電負極材料、投資11.7億元的中水投高功率負極材料等重點項目落戶。深化與遠景集團戰略合作,謀劃建設“零碳産業園區”,在全國率先研究零碳認證指標體系。

  堅持全産業鏈一體化推進,農産品加工業取得新突破。著力打造農業“十大産業集群”,謀劃實施重點項目45個。大力發展主糧和雜糧雜豆深加工,梅花建成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賴氨酸生産基地,益海嘉裏完成擴能改造,好雨、裕豐等6戶企業被納入全省粳稻産業集群。落實“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工程,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縣兩級畜牧管理機構,出臺“肉牛20條”政策措施,良種化繁育、規模化養殖、精深化加工、品牌化打造“四化”做法在全省推廣,全市肉牛養殖量突破50萬頭,增長64%。支持德信公司做大做強,優質肉牛凍精産量佔全省40%、全國10%,成為重要的肉牛種源供應基地。開工建設和合、吉運等肉牛屠宰加工項目,填補了産業鏈空白。全力推動牧原、大北農等龍頭企業擴大規模,全市生豬達到239萬頭,實現翻一番。支持飛鶴全域佈局擴能,4萬噸奶粉、5萬頭奶牛養殖基地項目在洮北選址啟動,2萬噸奶粉、3萬頭奶牛養殖基地項目在鎮賚竣工投産,全市奶牛突破4萬頭,居全省首位。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實施脫貧攻堅成果鞏固、産業就業銜接等“六大銜接工程”。建立行業防返貧排查比對機制,設立防返貧監測“一村一員”專崗,及時消除致貧返貧風險。持續提升“雙帶四增”模式,光伏扶貧、庭院經濟、規模種養等項目發揮了穩定增收的關鍵作用。農村公益崗總量和增幅、脫貧人口穩定就業人數均居全省第一。投資1320萬元,建設“智醫助理”平臺,覆蓋所有鄉鎮衛生院,提升了基層醫療精準化、規範化水準。開展鄉村公益事業建設、村屯環境整治等“十三項專項行動”,完成95個示範村創建任務。在全省率先試點建設“新能源鄉村振興工程”,大安市每村200千瓦的光伏項目並網發電,村集體年均收入7.6萬元。貧困地區重大專項普查、“四好農村路”創建獲全國先進。啟動鄉村振興版“三幫扶一推動”活動,成為全省“深入基層、服務基層、加強基層”的特色品牌。

  統籌老城新區協同發展,城市建管水準明顯提升。結合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完成城市開發邊界劃定。啟動城市更新行動,改造33個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注重喬灌結合,完善道路、公園、廣場綠籬綠廊12公里,順利通過省級園林城市復查。醫教大學城、城市發展亞行項目序時推進,西部城區骨架路網基本形成。擴建城市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提高25%。加密老城新區公交班次,16條城鄉客運線路實現公交化。修改城市綠化條例,制定城市管理條例。加強便民早市規範管理,新增攤位1000余個。有效應對1981年以來最強暴風雪,採取“機械+人工”和市場化辦法,全力保暢通、保安全,央視連續5次作專題報道。深化“城市管理進社區”活動,召開全省城管執法隊伍規範化建設現場會。

  加大治理保護力度,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河湖連通達標工程全面完成,洮兒河常態化補水效應彰顯,引嫩濟洮項目被列入國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新開河一期百里綠水生態長廊項目成為全省第一批試點,河湖長制工作獲全國先進。啟動實施第三個“十年綠美白城行動”,全年造林17萬畝,治理草原20萬畝,修復濕地50萬畝,林草長制試點經驗在全省推廣。更新使用新能源公交車39輛,推廣綠色建築150萬平方米。開展生態環境問題集中攻堅行動,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信訪案件辦理和“綠盾2021”專項整治有序推進。實施秸稈全域禁燒,洮北區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竣工運行,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6%以上。

  聚焦營商環境優化,推動改革向縱深發展。進一步向市本級開發區(園區)賦權,調整市與經開區財政分成比例,洮南、洮北2個開發區晉陞為省級開發區。發放“多證合一”營業執照1.9萬戶,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新增減稅降費2.1億元。1431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23項公安業務下沉到警務室,形成“10分鐘便民服務圈”。推進國有企業廠辦大集體、月亮泡管理體制改革,開展通榆縣國家級農村宅基地、鎮賚縣省級農村“三變改革”試點。加強“政銀企保擔”協同聯動,企業和項目貸款分別新增70.2億元、15.6億元。

  狠抓民生維穩工作,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城鎮就業、再就業超額完成年度任務。企事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市直單位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穩步提高。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發展到59家。落實義務教育“雙減”政策,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全面完成,高中教育教學成果豐碩,職業教育紮實推進。醫高專“升本”進展順利,為全省培養“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2000人。結合慶祝建黨100週年,廣泛開展系列文化活動。制定城四家子城址保護條例,城址保護被列入國家《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加強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應急響應,分類強化應急演練,有序推進疫苗接種,建成7個抗疫特別國債項目。成功應對嫩江1998年以來特大洪水,首創“教演結合”實戰化演練模式,實現人員無傷亡、堤壩無決口、糧食生産無影響的全面勝利。落實新安全生産法,連續42年無重大森林火災,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積極應對極端天氣影響,千方百計保障熱煤供應,首次提前10天開栓供熱。圓滿完成建黨百年安保維穩任務,市公安局榮獲“全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先進集體”,白城市榮獲首批“全國禁毒示範城市”稱號。“雙擁”工作持續加強,外事僑務、民族宗教等工作富有成效,殘疾人、地方誌、婦女兒童等事業全面發展。

  持續改進工作作風,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成效。落實“作風建設年”和“五化”工作法部署,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強化政治意識、實幹擔當意識、憂患意識、團結意識、廉潔意識“五種意識”,建立政府班子成員AB角工作補位、市長碰頭會議、經濟運行調度、重點事項督辦、重要事項報告“五項制度”,大力倡導快、嚴、新、細、實“五種作風”。自覺接受人大、政協監督,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辦復率均達到100%。府院聯動機制拓展到“一府兩院”,第一週期法治政府創建任務圓滿完成。

  展望未來五年 確定白城市奮鬥目標與重點任務

  白城市奮鬥目標

  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準,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力爭到2026年綜合實力躋身全省中游,成為吉林省西部重要增長極和關鍵支撐點。

  未來五年,要全力建設“一城三區”。圍繞把白城打造成為區域中心城、生態經濟先導區、鄉村振興創新區、生態文明示範區,搶抓國家推進新時代東北振興、建設東北地區西部生態經濟帶等重大機遇,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深入落實“1433”戰略要求,推動生態價值轉換為經濟價值、社會價值,全面建設低碳低成本、宜居宜業的生態強市。

  未來五年,要始終堅持“三大發展原則”。深度把握白城市情和發展規律,堅持“工業主導、投資拉動”“項目為王”“資源換項目”原則,把抓工業、抓投資作為擴大經濟總量、調優産業結構、促進社會就業、招引優秀人才和增加地方稅收的根本出路,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擺在唯此為大的突出位置,把特有的資源用好用活用充分,進一步強化白城發展的當期支撐和長遠後勁。

  未來五年,要加快釋放“三大資源優勢”。立足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優勢,推動新能源裝機規模化開發和裝備製造業集群式發展;立足基礎雄厚的農牧資源優勢,推動農業種養加一體化、産加銷全鏈條發展;立足特色鮮明的旅遊資源優勢,推動生態旅遊以點連線帶面、多業態跨區域融合發展,加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發展優勢。

  突出抓好“六項重點任務”

  一加快産業結構格局性變化。抓住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等政策機遇,堅持新能源開發與消納同步推進、“綠電”與“綠氫”同步發力,加快建成“陸上風光三峽”和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抓住國家實施重要農産品保障戰略和全省“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工程等政策機遇,大力實施150萬頭肉牛、生豬養殖倍增等計劃,打造玉米、水稻、肉牛、乳品、生豬等“十大産業集群”,推動農産品加工向食品産業拓展延伸。抓住國家支持全域旅遊發展和省裏構建西部旅遊大環線等政策機遇,加快推動向海、莫莫格、嫩江灣、月亮泡等景區提質升級,打響濕地生態、草原風情、紅色文化、歷史遺跡特色旅遊品牌。統籌發展汽車零部件、醫藥健康、商貿物流和大數據産業,努力構建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新格局。

  二創新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大力實施鞏固提升、産業振興、鄉村建設、文化興村、黨建引領“五大行動”。提升庭院經濟規模化、品牌化、市場化發展水準,推動光伏項目行政村全覆蓋,突出主糧加工、肉乳製品加工、雜糧雜豆加工“三條線”,促進規模化種養、就地加工和品牌行銷,構建具有白城特色的多元化産業支撐體系。實施整地增糧、以水保糧、科技興糧“三大增糧行動”,建設糧食安全産業帶增産主體區,加快491萬畝未利用地綜合治理和1000萬畝中低産田改造,糧食生産能力達到120億斤以上,為全省“千億斤糧”工程貢獻力量。以開展“百村示範、千村提升”為引領,爭創國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縣、全國文明村鎮,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白城特色鄉村振興模式。

  三著力提升中心城市品質。著眼建設東北地區西部生態經濟帶區域中心城市,對標中等城市標準,統籌老城新區一體化發展,按照多中心、組團式、網格化理念,高品質編制城市總體規劃。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佈局各類功能性設施,提高城市宜居化、便利化水準。充分挖掘人文歷史資源,賡續紅色血脈,彰顯文化特色。堅持國家園林城、衛生城、文明城標準,加強城市精細化建管,實施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和“城市暢通”工程,打造疏朗通透、乾淨整潔、文明有序的特色中心城市。

  四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按照系統化思維,統籌實施水林草濕“四大生態工程”,築牢林網成格、草地連片、濕地鑲嵌、河湖連通的生態屏障;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守好藍天、碧水、凈土,推動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構建生態環境、生態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責任“三大制度體系”,完善源頭預防、過程式控制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保護機制,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全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五全面激發改革開放活力。加快建成綠電産業園區,發揮低成本用電優勢和項目集聚優勢,打造低碳經濟先導區、用電負荷集聚區、電力改革示範區。實施引嫩濟洮、引水入城等工程,構建暢通的區域循環水系,破解水資源空間分佈不均、與生産力佈局不匹配問題。探索資源變資産、資産變資本、資本變資金新路徑,解決融資渠道狹窄問題。積極推動土地指標跨省交易,實現糧食增産、財政增收、生態增值多贏目標。創新開發區管理體制,突出項目招商主責主業,發揮經濟增長極和項目主戰場作用。完善人才招引政策和激勵評價機制,鼓勵各類人才創新創業創造,為白城高品質發展提供高素質的人才支撐。

  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普惠性、兜底性、基礎性民生建設,著力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千方百計創造就業崗位,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健全可持續、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統籌發展各級各類教育,推動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著力解決“一老一小”問題,加強城鎮困難群體救助。深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能力,在實現共同富裕進程中不斷滿足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望2022 重點抓好十項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白城市要保持攻堅克難、真抓實幹的勁頭,積極應對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7%左右,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分別增長15%左右,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5%左右。

  一繼續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攻堅行動。牢牢扭住“項目為王”不放鬆,堅持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一把手”工程,實行重點項目清單管理、挂圖作戰。

  二全力建好綠電産業園區。堅持“系統謀劃、集成佈局、整體推進、頭部引領、形成閉環”,加快實體化運作,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三推動工業經濟做大做強。堅持“工業主導、投資拉動”,落實聯繫服務工業企業制度,紮實開展“助企服務年”活動,力爭工業增加值增速排在全省前列。

  四探索特色鄉村振興模式。落實“五大行動”,打造鄉村振興“白城樣板”。

  五紮實開展服務業補短板行動。全面落實“二十大工程”,推動服務業高品質發展。

  六加快城市更新和品質提升。堅持生態型城市發展思路,統籌老城新區一體發展,著力提升城市建管科學化、精細化水準。

  七系統加強生態保護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

  八縱深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蹄疾步穩抓好關鍵性改革。

  九堅定不移兜住兜牢民生底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量力而行、盡力而為,讓群眾在共建共享中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

  十切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強化源頭治理、應急處理,妥善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能力。(路遠成 田芳 吉林日報記者 張磊 尹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