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2_fororder_農行 wKgAZV7OJmWASlfCAAFsz0eKZ8E583
“不屈的人類”主題微視頻全球網友互動徵集啟事_fororder_b04e067ebed9be115af9e70d8e325b5江蘇銀行_fororder_江蘇銀行_1200x80
南京國博_fororder_國博bannner4
蘇州古典園林獅子林_fororder_wKgAZV7jAtiAe7jwAABTgj-R2kk560沙洲優黃_fororder_沙洲優黃_370x80
首頁 >> 江蘇首頁 >> 本網專稿 >> 正文

江蘇省法治建設先進個人群像素描

2018-04-18 14:01:32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     編輯:羅毅     責編:程茜    

  國際在線江蘇頻道消息(朱遠明 通訊員 王志高):人無信不立,國無法不治。建設“法治中國”需要每一個地區每一個法治工作者將法治精神貫徹到底。

  黨的十八大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以來,江蘇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法治江蘇建設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科學民主立法、法治政府建設、公正廉潔司法、法治宣傳教育、社會治理法治化、法治工作隊伍建設水準”六個居於全國領先行列的奮鬥目標,紮實推進法治建設規劃實施,深入開展法治建設項目化管理,法治江蘇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涌現出一批成績突出的先進個人。

  在前不久召開的全省政法工作會議上,36名同志被省委政法委、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公務員局授予“全省法治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享受市級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待遇;64名同志榮記二等功。

  在法治建設的征程中,他們銳意進取,創先爭優,當好法治江蘇建設的智囊團和模範踐行者,忠實履行法治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努力讓法治成為江蘇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了重要貢獻。

  責任擔當—參與佈局各地法治建設

  社會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百姓福祉,離不開法治保障。

  “堅持高起點定位,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是鹽城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市綜治辦主任、依法治市辦副主任高維華對自己的職責定位。多年來,他積極投身於深化依法治市工作實踐,提出鹽城法治社會建設“三步走”戰略、主持制定鹽城法治社會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牽頭起草四個行為規範以及制定“十三五”全市法治建設工作規劃和市第七次黨代會中有關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篇章等,為鹽城市榮獲2013年—2015年度全省法治城市創建工作先進單位作出了突出貢獻。

  蘇州市依法治市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倪雲開,以“專業、敬業、創業”精神深耕法治蘇州建設,參與制定出臺了《法治蘇州實施意見》,和蘇州大學合作的課題《讓法治成為蘇州核心競爭力研究》,對蘇州法治建設現狀問診把脈。加強法治理論研究,在市、省、全國級刊物發表文章多篇,撰寫的調研報告《法治指標體系運用研究》獲得業界好評。

  南通市依法治市辦專職副主任錢永忠,在協助分管法治建設工作中,努力在“謀好略、履好職、定好位”的職責要求上盡心盡力。近年來,憑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帶領依治辦同志通過多種方式開展調查研究,相繼制定出臺《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省委意見全面推進依法治市的實施意見》《關於各級領導幹部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工作意見》等十多個指導性文件,推動南通法治建設形成覆蓋全面、科學合理、運行順暢的制度體系。

  組織的保障、領導的支持是金湖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王加強做好法治工作的 “秘訣”,他牽頭制定了《金湖縣黨政領導法治建設約談辦法》,把責任傳遞到每一個人身上。善於借力、善用合力是他做好法治工作的另一個技巧,通過觀摩、交流,讓法治建設協調指導組牽頭單位發揮作用,在全縣形成了法治建設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創新推動—多個法治項目全國領先

  創新無止境。在推進法治建設工作中,徐州市依法治市辦專職副主任趙純玲勇於擔當、主動作為、探索創新,在全省率先建立的聽庭評審工作機制、法治問題建檔分析機制,獲得全省政法工作創新獎,在全省範圍推廣。

  揚州市依法治市辦專職副主任葛鴻翔,從事法治建設工作近30年。他注重基層法治實踐創新,首創法治揚州標識和宣傳語,推動興建的引潮河法治文化廣場被譽為全省法治文化廣場的“火種”。

  南京市委政法委法治一處處長李麗在做好日常工作謀劃安排基礎上,創新設立了“法治南京建設監測指標”,創新開展了“中國夢·法治路·社區行”法治建設走基層以及“一區一品”“金點子徵集”“村規民約法律體檢”等基層法治創建“三項活動”,創立了法治南京建設品牌,得到了領導和同行的充分認可。

  鎮江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法治辦常務副主任李明洪,圍繞市委市政府重大部署,創新開展了法治護航生態領先—鎮江市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法治保障工作,榮獲國家環保部、中國法學會生態文明法治保障優秀制度創新獎。

  南京市高淳區委政法委副書記傅利華,務實創新推進法治創建工作,協調打造全省一流的“高淳生態法治文化體驗館”法治宣傳教育中心;協調推進法治創建服務保障供給側改革、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建設、司法綜合配套改革等重點工作,高淳因而入選和獲得全省首屆十大法治事件、全國基層民主法治制度創新提名獎、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等。

  昆山市依法治市辦副主任冷怡,注重法治建設體制機制創新,率先把任職前法律知識考試擴大到全市中層股職幹部,開展特色法治學校創建活動,建立青少年政法實踐教育基地, “崇法善治”“尚法昆山”已經成為昆山法治建設品牌。

  江陰市委政法委副書記許海英,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紮實作風不斷推進法治江陰建設,抓住江陰集成改革試點的契機,推動創新基層治理法治化建設,實現“鎮村治理一張網,便民服務一窗口,綜合執法一隊伍,日常管理一中心”的治理新模式,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

  宿遷市委政法委法治處處長王馨驄,提出特色創建的理念,堅持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治宣教、法治服務上創特色,著力打造一批法治品牌,形成泗洪縣“雙基”工程、沭陽縣“法治郵路”、泗陽縣“小村監事會”等基層經驗。

  “創新”,始終是射陽縣依法治縣辦公室主任翟金燁工作中的主題詞。她牽頭起草了《重大行政決策程式規定》等36份依法辦事規範性文件,有效規範了全縣行政權力運行,推動射陽縣在全省率先實現省市縣三級“兩法”銜接平臺互聯互通。她在全市首家開設司法公開綜合平臺,引領全縣庭審直播、文書上網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她致力於法學理論研究,先後編印《平安法治宣傳手冊》《農村普法100問》《法治典型案例選編》《政法綜治法治實用文件選編》等書籍10萬餘冊。

  法治惠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   

  近年來,各地法治工作者始終將法治惠民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法治建設大踏步邁進。市民最直接的感受是,隨時隨地能夠聽到“法”、看到“法”。

  無錫市委政法委依法治市工作處處長俞迪淼,以提升老百姓對法治建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為出發點,把法治為民辦實事作為每年法治建設的工作重點,堅持每年組織推進一批法治惠民實事項目。近年來,在他的組織推動下,完成市級法治實事優質項目94件,縣(市、區)級400余件,鎮(街道)1200余件。建立了法治惠民實事工程工作規範,對法治惠民辦實事從立項、推進、考核、宣傳等內容,以制度形式進行規範,使法治惠民實事項目常態化。

  常州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張雙慶,注重培育法治文化。指導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出臺“七五”普法規劃實施綱要,推動57個單位落實普法責任清單。推動編輯出版《新編常州法學名家》,編印千人以案釋法叢書,成立省內首個法治動漫微電影創作工作室,阿湯哥系列説防範法治視頻點擊率超16億,“民警李建國”系列普法微視頻獲新華社等點讚,開設的《有請大律師》《鑒定公證時》普法欄目深受群眾喜愛。

  為增強群眾對法治建設的獲得感,泰州市姜堰區連年組織實施法治建設惠民工程。為最大程度實現法治惠民,姜堰區委政法委副書記楊春圍繞群眾反映較為強烈的交通管理、環境保護等重點問題積極出謀劃策、健全法治保障、加大執法檢查、落實便民舉措,努力形成法治實事工作的長久效應。姜堰區、海安縣黃某年、金某銀等人于2005年至2008年跟隨承包商周某寬在山東打工,由於工程款未到位、周某寬與他人存在債務糾紛等原因,26名農民工一直未得到勞動報酬。春節前,經過楊春牽頭協調,黃某年、金某銀等26名農民工拿到了255萬餘元工資,有力維護了群眾權益。

  連雲港市連雲區依法治區專職辦副主任張儀,戎裝十余載,讓他養成了“勤於思考、嚴格要求、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嚴謹、細緻、紮實、求實、腳踏實地埋頭苦幹是他堅守的工作信條。他負責法治建設工作以來,先後打造了“週末法律廣角”“七彩法治墟溝”“院前互聯網+法治社區”“小交警韻律操”等一批既有連雲特色,又有生命力的法治典型、品牌。

  東海縣委政法委副書記、縣法學會會長陳樹軍,重視法治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法治文化示範點省級4個市級11個,便民服務中心遍佈全縣所有鄉鎮(街道)行政村。2012年以來,東海縣連續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省“法治縣創建工作先進單位”“法治創建工作示範縣”。

  如今的江蘇,在法治的引領下,在各地法治工作者的組織推動下,正以穩健的姿態在改革發展大潮中乘風破浪,高歌猛進。伴隨著“法治江蘇”建設步伐的加快,法治的陽光照亮了江蘇每個角落,法治理念日漸深入人心,正以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方式影響著百姓的日常生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右上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190918174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