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       輿情智庫            房産        
蘇州:産業賦能 打響“江南文化”品牌
2021-01-13 13:55:34來源:新華日報編輯:楊心怡責編:周經韜

  原標題:蘇州拿出真金白銀實施文化産業倍增計劃 産業賦能,打響“江南文化”品牌

  1月12日,蘇州舉辦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大會,發佈了支持文化産業發展的一攬子政策,聚力推動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如果説‘蘇州製造’是我們的‘最硬內核’,那麼‘江南文化’就是我們的‘最亮名片’。”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説,蘇州將加快實施文化産業倍增計劃,構建具有蘇州文化特點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文化産業體系,全面打響“江南文化”品牌,重塑江南文化的核心地位,重築蘇州人民的精神家園,重現文化高地的燦爛輝煌。

  活化利用好“江南文化”基因

  作為有著2500多年建城史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歷史遺存底蘊深厚,有世界文化遺産2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1處;文化藝術星光璀璨,有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産6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33項;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有國家級旅遊景區53家。

  然而,與蘇州享有的文化盛名相比,與國內先進城市相比,蘇州的文化産業無論是絕對規模還是整體品質,都還有差距。

  “只有文化産業的高品質發展,才能真正支撐江南文化的核心地位。”蘇州市文聯主席王堯認為,過去常説“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文化本身就是生産力,各地也更加重視文化産業的發展。世人眼中“最江南”的蘇州,應活化利用好“江南文化”基因,努力把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發展優勢。

  如何找回“江南文化”的精神基因,為發展現代文化産業提供豐沃的土壤?蘇州制定出臺了《“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動計劃》,計劃從2021年到2023年,持續推進“江南文化”品牌塑造十大工程,著力在江南文化挖掘與研究、展示與呈現、轉化與發展、傳播與推廣上下功夫,努力使蘇州成為“江南文化”的核心敘述者、傳播者和引領者。作為十大工程之一,“運河十景”建設工程啟動,將恢復提升建設一批地標項目和標誌景觀,努力把大運河文化帶蘇州段建成“最精彩一段”。

  “通過打造‘運河十景’,造就大運河産業帶,為蘇州文化産業提供優質供給。”蘇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范建青説,蘇州將立足大運河蘇州段沿線文化文物資源稟賦、人文歷史、區位特點和群眾需求,把運河物質文化、精神文明、生態文明統一起來,使之成為蘇州鮮明的文化符號,讓運河文化帶成為文化集聚區、旅遊目的地。

  以融合互動開闢産業發展“新藍海”

  在此次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大會上,48個重點文旅投資項目現場簽約,簽約金額720億元,涵蓋數字文化、創意設計、文化娛樂、文化旅遊等核心領域。其中,投資約2.8億元打造的友誼時光文化創意産業園簽約落戶。友誼時光集團運營副總裁孫波認為,當前,數字化在文化産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5G、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廣泛滲透到文化産業方方面面,有力促進文化産業轉型升級。在友誼時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多款遊戲中,隨處可見崑曲、蘇繡、蘇幫菜等蘇州文化元素,甚至直接“重現”了蘇州園林的部分場景,帶給玩家沉浸式體驗。

  文化與數字技術的結合,代表著當下文化産業發展的趨勢。迎接文化産業發展的“新浪潮”,“融合”成為蘇州謀劃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關鍵詞。“十四五”期間,蘇州將推進文化與科技、金融、體育、商貿、會展等相關産業融合發展,著力構建具有蘇州文化特點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文化産業體系。

  “融合發展離不開平臺支撐。”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韓衛兵介紹,蘇州整合“蘇州旅遊總入口”和“文化蘇州雲”功能,搭建起更加高效便捷的文旅總入口平臺“君到蘇州”,從而豐富産品供給、健全服務體系、實現智慧管理。

  “紡織服裝是常熟最具特色的傳統支柱産業,但總體産業層次較低、 高端品牌較少, 亟待以文化創意賦能轉型。”常熟市委書記周勤第表示,常熟引導直播業態與服裝産業有效融合,打造時尚産業集聚區、時尚網紅打卡地。2020年,常熟網絡零售交易額總量及增速均為蘇州第一。未來,常熟力爭通過3年時間打造成為全國知名的直播電商名城。

  宜融則融,能融盡融。文化産業與關聯業態深度融合、協同發展,鋪就了蘇州文化産業轉型升級的“第一路徑”,開拓出蘇州發展的“新藍海”。

  文化産業成為現代化重要戰略支點

  對於新增頭部平臺型投資項目,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給予最高不超過1億元的扶持資金;對首次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00萬元;設立規模達10億元的蘇州文化産業投資基金,以滿足初創型、成長型、領軍型文化企業的融資需求……

  會上,《關於文化産業倍增計劃的實施意見》和《關於落實文化産業倍增計劃的扶持政策》等一批文件,拿出真金白銀,致力於打造最優的項目政策、企業政策、人才政策,為文化産業提供最優營商環境。文化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較“十三五”末翻一番。

  “進入新發展階段,文化産業已經成為蘇州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的重要戰略支點。”蘇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金潔表示,蘇州將匯聚政府、市場、社會三方力量,攜手推動蘇州文化産業大發展。

  姑蘇區提出,每年將拿出不低於1.5億元財政資金用於文化産業,並安排文旅消費專項資金2000萬元,聚焦政策、空間、人才等核心要素,為文化産業發展提供“全生命週期”的保障。此外,加快古城更新步伐,利用古建老宅、閒置資源、老舊廠房拓展文化産業空間。

  “文化企業是現代文化産業體系的核心,是推動文化高地建設和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動力源泉。”蘇州市副市長王飏介紹,蘇州實施文化産業倍增計劃,迫切需要文化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共同創新創造,合力開創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新局面。

  文化産業倍增計劃的發佈,對文化企業、文化市場而言,是一針“助燃劑”。“創意是文化産業的核心,而技術是文化産業的手段。”蘇州大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曠峰介紹,企業緊抓內容生産,打造了“一禪小和尚”等動漫IP矩陣,未來將更加注重內容創新、技術創新,利用蘇州良好的文化産業發展生態做大做強。(新華日報 作者 李仲勳 孟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