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藝術家楊田榮和他的現代新評書 (上)
2020-06-23 17:47:0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2020年6月23日是評書表演藝術家楊田榮誕辰一百週年紀念日。楊田榮先生一生致力於評書改革創新,成為中國現代新評書的一代宗師,被譽為全國説新書領域的一面旗幟。

  如今,他的女兒楊佩琴傳承了楊田榮的評書藝術,成就斐然,1991年被授予首屆“全國聽眾最喜愛的演播藝術家”稱號,2019年被授予“70年70人·傑出演播藝術家”稱號。父女兩代藝術家成為曲壇的一段佳話。

  在楊田榮先生百年誕辰之際,他的女兒楊佩琴接受了當地媒體人王蘭的專訪。

人民藝術家楊田榮和他的現代新評書 (上)

1962年,楊田榮先生在電臺錄製評書 圖片由楊田榮家人提供

  王蘭:請介紹一下楊田榮先生和現代新評書的概況。

  楊佩琴:父親楊田榮5歲學藝,13歲拜師,19歲開始以説書謀生,足跡遍佈京津和東北各大城市,他的《三俠劍》《三俠五義》《薛剛反唐》《雍正劍俠圖》《水滸》《隋唐演義》等傳統大書走到哪兒,火到哪兒。

  父親被看成是現代新評書的奠基人,要從他50年代初積極倡導評書的改革説起。1952年,父親帶頭在天津成立了説唱新書小組,與許連和、趙闊漢等率先把《新兒女英雄傳》《呂梁英雄傳》等長篇小説改編成新評書,搬上舞臺,在中國書壇開創了一代新風。

  行外人或許很難想像,將傳統評書改説現代新評書有多艱難,其實在書壇上,這就是一場革命。

  傳統評書,特別是一些經典書目,是經過一代代説書人的修改、實踐,歷經千錘百煉才流傳下來的,如《隋唐演義》,“包袱”在哪兒使,“扣子”扣在哪兒,師父早就清清楚楚地交待好,徒弟記牢、説好就行了,人物的“開臉”、所用的兵器、坐騎等也被固定下來。

  觀眾聽《隋唐演義》中的程咬金,只知道他長著“藍哇哇的一張臉,紅眉毛,紅鬍鬚,還卷卷著朝上長”。其實誰也沒見過程咬金,觀眾聽的時間久了,就在心目中形成了程咬金的樣子,如果説成別樣,觀眾就不接受了。

  説新書則不同,如果把許雲峰、楊子榮、李向陽這些英雄人物説成長著“藍哇哇的一張臉”,聽眾肯定不會相信,亦或者按照現代人的模樣搞個統一的臉譜固定下來,也不行。

  那時候,父親和一些前輩説現代新評書,內容新、語言新、表現手法新,一切都是全新的。對於從來沒接觸過新書的演員來説,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稍不注意,現實中的英雄人物身上就會出現傳統俠客的影子,老聽眾會覺得不倫不類,而要吸引聽慣了傳統評書的觀眾改聽新書更是難上加難。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評書演員説新書後又改回説傳統書,而有些演員一説新書就沒有聽眾的原因。

人民藝術家楊田榮和他的現代新評書 (上)

演播藝術家楊田榮、楊佩琴父女早年合影 圖片由楊田榮家人提供

  王蘭:楊田榮先生説新書時遇到過哪些困難?他又是怎麼戰勝困難,走上成功之路的?                                        

  楊佩琴:父親剛説新書時,還有一些老書迷抱著捧場的心情來聽,但時間一長,來聽的人漸漸地少了。最少的時候,一個能容納近百人的茶館裏只有兩個聽眾。但父親沒有氣餒,哪怕只有兩個人聽,他也一樣認真地把書説好。

  父親認為,“繼承革新是時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需要。評書所反映的內容,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要反映人們嶄新的精神面貌。”為了説好新評書,他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廣交各行各業的朋友,熟悉各種類型人物的思想感情。

  為了塑造好評書中一位英雄戰士的形象,他曾跟在一個素不相識的戰士後面走,從街頭跟到商店又跟到車站,仔細觀察戰士的每個動作,後來還引起了這位戰士的警覺,父親便説明身份解釋一番,這才解除了誤會。這個戰士後來成了他的忠實聽眾,也成了忘年交。

  為了錄好《鐵道遊擊隊》,他在冰天雪地裏站在車站站臺上,一遍遍模倣火車啟動、進站、剎車、放氣的聲音。

  父親注重從現實生活中積累表演素材,從電影、話劇、戲曲等相關藝術作品中吸取營養,並繼承傳統書的演播技巧,恰到好處地運用“扣子”、製造懸念,使新書故事情節更生動跌宕。

  父親成功地把寫在書本上的現代小説改造成生動形象、通俗易懂的評書,運用各種表演方法與技巧進行二次創作,他的評書中既有引人入勝的“扣子”,也有激烈的戰鬥場面,更有人物感情和心理活動的細緻刻畫。他運用口技來表現、渲染各種場景,運用豐富精湛的舞臺與語言表演技法,創作出不少經典藝術作品。這些探索和創新最終形成了形式新穎、特色鮮明的楊派評書。

  從説傳統評書到改説現代新書的過程中,父親的評書技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並通過電臺的傳播走進千家萬戶。1956年,父親在鞍山電臺演播現代新書《三里灣》,1957年演播了《青春之歌》《鐵道遊擊隊》《苦菜花》《烈火金剛》,後來又受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邀請演播《鐵道遊擊隊》《烈火金剛》等評書。十年間,他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遼寧電臺和鞍山電臺共演播了55部現代新書,在此期間,他的經典之作——反映電業工人帶電作業的評書《小闖將》也與觀眾見面,《小闖將》等新書吸引了大量聽眾,也陪伴了許多青少年的成長。(文 肖晗 王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