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沈河區:“文化+”為創城注入不竭動力
2020-07-20 10:28:48來源:瀋陽日報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瀋陽沈河區:“文化+”為創城注入不竭動力

志願者共繪東大營西社區“文化墻” 攝影 李浩

瀋陽沈河區:“文化+”為創城注入不竭動力

“十百工程”項目為創城助力 攝影 李浩

瀋陽沈河區:“文化+”為創城注入不竭動力

“文化+”為沈河注入新動能 攝影 李浩

  眾所週知,文化文明是人民群眾的道德滋養、城市發展的內生動力、産業繁盛的核心支撐。因此,創城是一個積極進取、永不言棄的城市不斷提升與發展的“必修課”。

  3月的春風掠過,沈河區吹響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衝鋒號”。作為歷史深遠的老城區,沈河區明確將“文化+”作為創城的核心支撐。按照市委市政府“創城為民,為民創城”要求,以“文化+”為牽引,以“一區四園”“兩鄰”理念為驅動,在提升城市品質,培樹城市風貌,鑄就城市文化,凝聚城市力量中樹立堅強信心,最大限度地激發動能、發揮優勢、調動活力,全面落實好創城各項工作,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全新助推。

  如春風,拂去粗陋、催開幸福,“文化+”正浸潤于每個沈河人的日常行為中,鐫刻在沈河精神的最深處,更成為這個古老城區最新的稟賦。

  文化文明引領 為了整體素養的提升

  7月3日,在“2020沈河區‘文化+’助推區域發展新動能發佈會”上,李象群、房明震等11位遼沈文化大咖為“文化+”傾情代言,成為夏日裏最清爽的文化新風……

  2300年建城史的源起,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加持,年初至今,沈河區明確將“文化+”作為創建文明城市和高品質發展的硬核,把“文化驅動”作為振興發展的動力源泉,叫響沈河“文化+”系列品牌。

  在具體的實踐中,沈河區堅持創建並舉理念,高位推動文明城市建設,區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牽頭挂帥成立創城指揮部,設立15個創建工作組,建立11個專項工作組,將“創”的舉措轉化為“建”好文明城市的常態體制和機制。

  優化組建創城專班並作為常設機構,抽調精幹力量,確保創建高效。組建宣傳發動、檔案資料等系列工作組,繪製沈河“創城地圖”,編制點位“創城攻略”,形成“事要解決”的閉環推進機制和問題解決機制。區紀檢監察部門嚴格督導檢查,倒查問責。目前,沈河區的創城工作受到市級層面高度認可,經驗材料代表瀋陽市向國家提報。

  匯智聚力創建 為了更美麗的城區

  小區內花開正盛,花壇邊有文明養犬箱;居民成為小區的宣傳員、綠化工。在泉園街道福康社區,大家感到了創城帶來的實實在在的變化。

  沈河區堅持把“為民創城”作為引領,確保創城從“民聲”中出發,在“民生”上落地。

  注重由外而內、由內向外的協同聯動,凝聚整體合力,堅守精神家園。統籌推進11項專項整治行動,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牽頭推進老舊小區、背街小巷、集農貿市場等專項行動,推動創城工作取得紮實成效。

  實施暖心工程,對全區59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惠及居民3.45萬戶,586個老舊住宅區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開展自行車棚革命,拆除違建84萬平方米,建成126個居民之家和百姓樂園。累計投入4.17億元,開展街路改造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完成滿堂河兩側景觀改造及廊道建設、滿堂河櫻花島濕地改造、滿堂河和輝山明渠沈河段清淤截污工程。完成6座公園、35處大型綠地精細景觀提升工程。

  全民共建共享 為了更宜居的家園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希望大家都能向身邊的模範學習。”區政協委員王曉峰個人出資30余萬元認領五里河公園“好人長廊”項目。

  沈河區創新實施“文明創建為人民 全民共創文明城”十百工程。徵集創城金點子1400余個,繪製“文明共創”主題墻畫60幅合計3200平方米,社會捐贈框架廣告、文明景觀小品2643個,文明車貼1萬份,確立120個企業參與公益項目,吸引社會資金超1000萬元。成立志願者隊伍500余支,志願者58000人。

  如今,“十百工程”項目影響持續發酵,芒果青年小區文明大院項目、美的置業“文化+”助推區域發展新動能項目在全市叫響。區財政局聯合盛京銀行濱河支行製作文明出行車貼的“五色令動員”項目,區總工會的“志願紅”公益項目等,為文化文明助力。

  區委組織部廣泛發動機關黨員幹部深入社區開展創建,建立100個機關黨支部社區共創聯繫點,積極打造人大代表“向人民報告”履職實踐文明共創參與平臺。

  創新推出“‘鋒’行沈河——實踐雷鋒精神”系列行動。景亞棟農民工消殺服務隊、郭勇母子警務室等一批志願服務新品牌在全國叫響。

  88條一二級街路無塵化掃保作業

  59條街路機械化掃保全覆蓋

  15條街路成為市級精品街路

  西華北裏等4個地塊3.6萬平方米實施危房改造

  改造升級59個老舊小區,惠及居民達3.45萬戶

  586個老舊住宅區實現物業管理全覆蓋

  自行車棚革命拆除違建84萬平方米,建成126個居民之家和百姓樂園。

  踐行“兩鄰”理念 共創溫暖生活

  馬官橋街道東大營西社區深入踐行“兩鄰”理念,以黨建為引領,激活全街黨員、群眾及各界參與社區建設,使小區在創城中發生巨變。

  東大營西社區有著光榮而悠久的擁軍傳統。創城中,一條路面破損的小路受到各方關注。社區黨員、志願者、駐區單位一起商量,整修破損小路,並把兩側的紅磚墻面利用起來,打造一處獨具特色的“文化墻”。

  社區隨即進入“全民創作期”。每到傍晚,居民們拿出自家小板凳,圍坐在一起商量。區委宣傳部、區創城辦、區政法委、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多次召開現場會,聽取居民意見,精心打磨方案。

  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協調部隊,重鋪了小路地磚;區城建事務服務中心進行綠化養護;6家駐街企業設立休閒座椅……

  而繪製墻面當天,社區內的黨員、志願者、普通居民和剛剛放假的孩子們,圍攏在1米多高的墻面前,精緻地勾勒、描畫……

  如今,歷史、人物、雙擁、家、鄰和平安6個主題、41面墻面,成為展現黨建引領、雙擁共建、平安矩陣、“兩鄰”理念等多重元素的“文化墻”,更成為馬官橋地區的新地標。

  345個點位 她一一走過

  38歲的崔璐是沈河區民生訴求服務和創城督查督辦工作當之無愧的模範。

  2014年至今,她帶領全科同志,協調區內60余個職能部門,共受理、解決群眾訴求數十萬件。工作中,她提出“雙向服務理念”:對有訴求的居民群眾,要貼心、悉心、暖心;對職能部門,在督查的同時,要做到時時助力調處。

  今年4月,她兼任區創城辦督查督辦部部長,用最短的時間將345個點位爛熟於心並實地探查。白天,她頂著烈日,深入現場督辦指導;夜晚,她伏案桌前,整理匯總材料、編寫方案、改進流程。

  工作中的骨幹,生活中卻是很少陪伴孩子的媽媽。有一次,崔璐愣是讓年邁的父親和上幼兒園的兒子在室外等了她4個小時!當看到兒子已在老父親的懷中熟睡時,疼愛與愧疚涌上心頭,眼淚在她眼眶裏打轉。(記者 張晶、王福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