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點讚彰武縣科學治沙接續奮鬥70年—— 一棒接一棒 荒漠綠起來
2021-09-17 11:22:51來源:人民日報編輯:王巍責編:趙瀅溪

  核心閱讀

  70年來,遼寧彰武一代代治沙人接續奮鬥,不斷探索科學治沙方法。如今,全縣林地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前的18萬畝增加到205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9%增加到34.5%。一代接著一代幹,彰武人防沙造林、治用結合、綠色發展的腳步從不曾停下。

  “那些年老百姓被沙丘攆著跑,年年種一坡,只能收一車,打完一簸箕,湊合熬一鍋。”在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前福興地鎮徐家村,65歲的村民王三寶回憶起過去的日子,望著身前的稻田,笑得合不攏嘴:“現如今荒漠也能種水稻,讓咱脫貧致富了!”

  新中國成立之初,這個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的縣城,24個鄉鎮有23個屬於沙區,沙化面積達524.2萬畝,佔全縣總面積的96%。現如今,全縣林地面積由新中國成立前的18萬畝增加到205萬畝,森林覆蓋率由2.9%增加到34.5%,糧食産量穩定在18億斤。

  “防護林如同綠色長城,讓章古臺不足萬畝的輪荒地,變出了5萬多畝的固耕田”

  章古臺鎮,松濤陣陣。密林深處,長眠著治沙人劉斌。墓園周圍環繞著他親手種下的一片人工樟子松林。

  1952年4月,新中國最早的防沙治沙科研單位——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在章古臺成立。曾擔任過冀東解放區區委書記、新中國成立後任義縣縣長的劉斌,將全家從縣城搬到了荒涼的章古臺。

  那時候,劉斌帶著同事們天不亮就出發,奔走在茫茫沙丘中。1957年,固沙所探索出“以灌木固沙為主,人工沙障為輔,順風推進,前擋後拉,分批治理”的綜合固沙方法,被譽為中國三大治沙方法之一,黃柳、胡枝子、錦雞兒等固沙灌木填補了中國灌木治沙史的空白。

  “灌木阻擋風沙的能力不如喬木。”治沙人深知這一點。

  1955年8月,固沙所科研人員韓樹堂遠赴呼倫貝爾沙地中的原始森林,找到了我國僅存的原始沙地樟子松林,並引來5000棵樟子松樹苗,營建了國內最早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

  1961年9月,剛從大學畢業的浙江小夥朱德華,用一根扁擔挑著行李和書箱來到固沙所,從山清水秀的江南到寒冷偏僻的章古臺,一待就是40多年。住土坯房、吃玉米麵、點煤油燈,越是風沙大,朱德華就越往外跑……用了18年時間,他從數萬個數據中摸清了風沙經過農田防護林的規律,並因地施策建設耕地防風林。

  “防護林如同綠色長城,讓章古臺不足萬畝的輪荒地,變出了5萬多畝的固耕田。”章古臺邰家村兩家子屯農民蘇長福説。現如今,固沙所累計培訓科技人員8500余人次。從這裡走出去的科技人員遍佈內蒙古、黑龍江等地的治沙一線,帶動“三北”地區固沙造林1600萬畝。

  “沙地上的林子,每棵樹都是寶貝疙瘩,要一分種、九分管”

  1990年10月,科研人員在一片樟子松人工林中發現一棵與眾不同的樹——赤松和油松的天然雜交種。為了研究這棵獨苗,固沙所原所長宋曉東帶領科研人員奮鬥了17年,一個新樹種——彰武松誕生了。“彰武松具有速生性、抗旱性、抗寒性和耐鹽鹼性,而且不會感染能對樟子松造成嚴重危害的松枯梢病。”宋曉東説。

  上世紀90年代,樟子松出現了大面積枯死的現象。正在國外進修的宋曉東放棄繼續深造的機會,主動請纓回到章古臺。

  白天,他頭頂烈日蒐集標本;晚上,他回到單位研究到深夜。“為了節約成本,我把家裏的門檻做成標本案板,還把病蟲害標本存在冰箱裏,沒少被家人抱怨。”宋曉東笑著説。

  “我們通過生物滅蟲、調整樹木密度、人工修枝等方式,使樟子松的枯死率降低了40%。”宋曉東欣慰地説。2012年以來,固沙所又成功引進30種國內外樹種,包括彰武小鑽楊、班克松、長白松及優良沙生灌木等。

  翻看彰武地圖,除了章古臺,阿爾鄉、四合城兩個鎮也與科爾沁沙地相接。

  “這是父親留給我們最寶貴的東西。”每天只要閒下來,阿爾鄉鎮北甸子村義務護林員董偉都要到林子裏走一走,“沙地上的林子,每棵樹都是寶貝疙瘩,要一分種、九分管。”

  董偉的父親叫董福財。40多年來,他帶領鄉親栽種300多萬棵樹,為阿爾鄉鎮築起了一道15公里長、3公里寬的防護林帶,走出一條“治沙、植樹、養殖、修路”的致富路,可董福財卻積勞成疾,永遠地倒下了。

  “植樹造林是造福子孫後代的事,只要還能邁得開步,我還要幹下去。”年逾七旬的四合城鎮劉家村黨員侯貴一臉堅定。20多年來,他走遍2400余畝的沙丘荒地,種下20余萬棵樹木。

  全國綠化勞動模範楊海青,將草籽撒在羊蹄子印裏,千余畝沙丘再披新綠;“綠色長城獎章”獲得者、紮根基層數十年的鄉鎮女幹部馬輝,帶領群眾栽植防護林46公里、1000萬餘棵;全國勞動模範李東魁,隻身一人守護8500畝沙地林海長達34年……

  一棒接著一棒傳,一代接著一代幹,治沙人把全部心血獻給了大漠深處的綠洲。

  “讓生態彰武成為最耀眼的綠色名片”

  綠起來,更要富起來。通過種植沙地經濟作物,發展鄉村旅遊,彰武老百姓的腰包逐漸鼓了起來。

  “通過柳河治理,我們祖祖輩輩的旱田種上了水稻,還修建了濱河公園,種上各種花草,咱村裏人也過上了城裏人的日子。”滿堂紅鎮蘑菇溝村村民高海芹説。

  作為遼河支流的柳河,蜿蜒穿行于科爾沁沙地,河水夾沙而下,每立方米最大含沙量達1440公斤。

  2021年,彰武縣啟動柳河綜合治理項目,通過修建70余公里堤防生態帶,建設城區段4公里景觀帶,並在滿堂紅鎮、大冷鎮、馮家鎮開發5萬畝水田,形成50余平方公里濕地,讓“荒沙窩子”變成“魚米之鄉”。

  “咱們這土壤有機質含量高,而且全部採用無污染的沙泉水澆灌水稻,1公斤大米賣出過190元呢!”在大冷鎮上三家子村萬畝水稻示範區,曾經的貧困戶宋國才説。

  彰武草原生態恢復示範區管委會副主任段文剛介紹,當地還實施草原生態恢復工程,整治53萬畝沙化土地;重點打造歐李山、德力格爾、半拉山等旅遊觀光帶,年接待遊客10萬餘人次。

  “防沙造林、治用結合、綠色發展,彰武人從沒停止過腳步。從柳河彰武段綜合治理到草原生態恢復示範區建設,彰武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生態彰武成為最耀眼的綠色名片。”彰武縣委書記劉江義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