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县域百变样本㉜幸福美丽新汪清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郭龙 275149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吉林县域百变样本㉜幸福美丽新汪清 吉网原创-第一新闻 郭龙 275149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第一新闻 > 吉网原创

“县域·在改革开放中成长”专栏

吉林县域百变样本㉜幸福美丽新汪清

2018-10-25 23:52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图片5.jpg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将近40个年头,汪清县城市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汪延高速、汪清绕越线、汪清城桥梁、德馨园、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重点城建工程的完工和高质量运行,让市民和广大中外客商深切地感受到,现在的汪清县越变越美,环境越来越宜人,城市越来越有内涵。

  与道路建设一路同行


图片6.jpg

  “我是1988年从吉林省交通学校毕业的。毕业回到汪清的时候,汪清还没有一条高等级路面的公路,都是以前的沙石路。第一条高等级路面公路1992年开始建设,第二条高等级路面公路就是1998年5月份开工建设的汪清到天桥岭的这条公路。从这以后,汪清县道路建设进入一个高潮期,有的年头,五条道路同时开工建设。”在汪延高速路入口处,汪清县交通局总工程师杨万清向记者介绍起汪清县道路的40年变化。

  过去汪清城区内较长的道路为汪清街、大川街、南山街,三条主要道路由镇政府划界分为东西两路,经过40年变化,城区发展至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道路体系,并形成了三纵八横道路格局。路面由过去砂石路面的年年建、年年修,几经油渣路面、柏油路、石块路、混凝土等路面改造,变成现在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状况变得更平整、抗滑、耐用。

图片7.jpg

  “我修的第一条路就是汪延公路,当时是1989年吧,我和另外一个技术员来负责这一标段的工程,修完第一道涵洞之后,等过了混凝土的养生期28天,我就来到涵洞旁边蹲着,一蹲就是一个多小时,就是在那里看着一辆辆车通过这个涵洞。当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因为自己也能为这个社会做贡献了。”在谈到自己人生中修的第一条路时,杨万清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通过滨河北街、东新一路、解放大路改造和延伸、南山街改造及延伸、长荣大街、大通北路等各项工程建设,汪清县逐步解决了“行路难”问题,实现了“畅、洁、舒、美”的状态,结合城市绿化、亮化及景观建设后,每一条道路都呈现出各具特色的风景。

  40年过去了,汪清从仅有的几条主要砂石道路发展至今拥有主次干道 42条,道路长度为70.5公里,面积为113.77万平方米,这些道路上大都留下了杨万清的足迹。

  城市规划者见证城市变迁

图片8.png

  “1970年,那个时候汪清只有一座铁索木板桥连接河两岸,桥宽五六米,走在上面,人摇摇晃晃的。现在的德馨园这里都是菜地,你们身后的是汪清一小,还在原来校址,只是原来的小平房校舍变成了现在的多层楼房校舍。”在汪清县德馨园,已经随儿女迁居到延吉的张洪华老人边向记者谈起以前的建筑物,边用手给记者们指出当时他们所在的方位。

图片9.jpg

  德馨园内内建了4座凉亭、2处休闲长廊、4处木屏风以及多套健身器材,这里已经成了市民们的休闲放松佳处。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汪清县以天蓝、地绿、水清、人和为理念,以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为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地推进城市绿化环境建设。像德馨园这样的大型游园,汪清县共有10座,还有街头小绿地20多处。

  为推进城市快速发展,2000年以后又陆续在汪清河上建设东振大桥和吊桥。为实施城市“东移北扩”,拉大城市框架,2008年后又陆续建设了东兴大桥、泰兴大桥、晴虹桥、明月桥、科创桥……截至2017年底共计市政桥梁14座,不仅仅方便居民出行,更是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纽带”,并以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塑造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用照片记录下家乡的变化

  1954年出生的李范周,1972年在国营照相馆参加工作,现任汪清县摄影家协会主席。

图片10.jpg

  “我是那个98年去国外学习的,当时汪清县还是很普通的一个县城。然后我四年后学习回来,把我吓一跳。许多地方,我都已经找不到了!汪清建设得这么好了!”

  就是这一次出国深造后的再回家乡,让李范周这位“老汪清”找不到旧城的痕迹,不由自主地感叹汪清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家乡的变化给了他巨大的触动,也促使他用手中的相机,用快门定格家乡的变化。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我是汪清本地人,再加上我有这个摄影技术,就想用这个技术为家乡做点儿事情,用相机记录下汪清的变化。也许多年以后,这都会成为汪清县的珍贵历史资料。”李范周说。

  从那以后,李范周开始走遍汪清的山山水水、大街小巷,拍摄这个城市的变化。每年的细节变化,他都用相机记录了下来。多年的历程,李范周共拍摄照片数十万张。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就用手中的照片,做了一个历史的对比,就是对比城市过去这里是什么样的,现在是什么样的,现在差不多完成80%了。”

  城市变化让我们幸福感爆棚

图片12.jpg

  “我从小就爱打排球。那个时候没有室内排球场,都是露天的,一到晚上的时候你看天下雨了呀,心里头可难受啦,因为打不了球了。又过一天,天好了,家里饭没做好,也得先去打球,打完球饿了回来再吃。所以说,我算是见证了汪清县全民健身、体育运动的发展历程,全民健身发展受益人真的是老百姓。能让我们有个爱好的人们有一个这样的地方让我们来欢乐、放松,真的,特别感谢国家的发展建设,让我们幸福感爆棚。”在汪清县全民健身中心的篮排馆中,刚打完排球休息的李莹莹开心地向记者说着。

图片13.jpg

图片14.jpg

  位于汪清河北岸汪清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2013年投入使用,中心主要由一场、二馆、三区组成,一场即2万人体育场,二馆即篮排球训练馆和乒羽训练馆,三区即全民健身休闲区、球类运动区(包括室外篮球场地,网球场地,排球场地)、冬季滑冰区(夏季作为室外足球场地使用)。目前,全部免费对外开放。每天下班后或者节假日,这里就成了市民健身运动的乐园。

  城市发展了,经济条件好了,人们就更加向往美好生活。汪清县委、县政府围绕人们生活需求,加快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体育文化中心,满足群众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有效地辐射和拉动全民健身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如今的汪清楼高了、路宽了、桥多了、灯亮了、景美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汪清人感叹不已,然后又满怀激情地投入到这快速发展的大潮中去。未来的汪清,继续巩固城市建设成果,突出民族特色,优化投资环境,拼博奋进、趁势快上,必将更加幸福美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刘源江 文/摄


编辑: 郭龙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