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傳統文化的“傳”與“承”

2018-02-10 12:38:10|來源:光明網|編輯:賈雪靜

  作者:葛劍雄(復旦大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編者按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每年這個時候總能引發關於年俗的各種討論。不管如何討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很多傳統年俗已經消失或正在消失。對於傳統年俗的式微,有人痛心疾首,有人覺得無所謂。這反映出現代人對待傳統文化的兩種不同態度。今天,我們應如何看待傳統文化?如何傳承傳統文化?復旦大學資深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葛劍雄的這篇《傳統文化的“傳”與“承”》或許能夠帶給我們新的思考。

  

  藝術家進行露天戲曲表演,傳承傳統文化。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一年級小學生身著漢服參加“開筆禮”。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苗族同胞舉辦傳統民俗活動吸引遊客。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什麼是傳統文化

  探討傳統文化的傳承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麼是傳統文化。我們現在往往把過去存在過的文化都稱為傳統文化。其實不然。兩千多年前,司馬遷在《史記》裏曾引用過一句諺語,“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風”是説,兩地相距一百里,“風”就會不同,而相距一千里,“俗”也會發生變化。可見“風”和“俗”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在我看來,“風”就是風尚、時尚,傳播雖快,但存在的時間比較短、範圍也比較小,所以影響有限。比如,今年流行這款衣服,明年又流行那一款,後年又不知流行什麼,這就是“風”。“俗”是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俗”比較穩定,存在的時間比較長、範圍比較大,影響比較持續。這二者的區別在於,前者流行一陣子就過去了,後者卻長期存在。當某種“俗”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慢慢就成了一個群體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比如,在古代中原地區,人們的服裝一旦形成一種基本的形式,就會長時間延續,這就是“俗”。同樣形式的服裝,有的地方的人喜歡這種顏色,有的地方的人喜歡那種顏色,這就是“風”。

  “俗”如果再延續,經過長時間沉澱,就成為一種傳統,往往反映在觀念、制度、理論甚至信仰上。傳統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形成,並且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範圍內,居於主要地位,是主流。所以,不是所有過去存在的文化都可以稱為“傳統文化”,我們今天講的“傳統文化”,應該是過去的主流文化,它長期存在,得到大多數人認同,並且發揮主要作用。

  危機源自失去存在的基礎

  今天,從中央到地方,都空前重視傳統文化,採取了一系列傳承發展傳統文化的措施。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傳統文化在今天遇到了傳承的危機。如果傳統文化沒有遇到挑戰,本身發展得很好,就用不著專門花這麼大氣力來傳承了。

  為什麼傳統文化會在當代遇到傳承危機?因為它已經失去或者正在失去存在的基礎。任何一種文化都有它存在的基礎,中國以前是農業社會,經濟是小農經濟,與之相對應的文化便是農業文化。今天的中國已經進入工業社會甚至信息社會,以前的農業文化失去了存在的物質基礎、社會基礎,所以今天還要守著過去的農業文化就很困難。

  舉個例子,以前孔子教育年輕人,“父母在,不遠遊”。它的意思是,父母如果還沒有去世,作為子女,你無論求學還是工作都不能離家太遠。這個話在古代是很對的。因為以前交通不方便,信件傳遞困難,如果子女離家太遠,萬一父母病了或者快去世了,便無法及時趕回來。還有,以前沒有社會保障制度,父母主要靠兒子供養侍奉,如果兒子不在身邊,誰侍奉他們呢?此外,在農業社會,可以就地生産、生活,不需要跑到很遠的地方去找工作。所以,“父母在,不遠遊”這個教導在當時完全正確,人們當然應該遵守。

  那麼,今天我們進入了工業社會、信息社會,你還能夠遵守“父母在,不遠遊”的教導嗎?首先,沒有必要。現代社會通信方式十分便捷,隨時隨地可以互相聯繫。很多人在家裏裝了攝像頭,拿起手機就可以看到父母家裏的情況。如果父母有什麼疾病,子女坐上飛機、高鐵、汽車,可以很快趕到父母身邊侍奉。其次,在今天這個社會,如果不離開父母,很多工作沒法做。比如,我是大學老師,得在大學教書,如果不離開父母,總不能把大學搬到我家附近吧?我們國家各行各業的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做,那些工作有幾個是在父母身邊的?如果要求子女都守在父母身邊,很多工作也就沒人做了。因此,當我們進入工業社會、信息社會,很多像“父母在,不遠遊”之類的傳統文化觀念,是沒有辦法遵守的。

  隨著社會基礎的變化,過去正確的文化觀念,到了今天可能並不正確或者只是部分正確。全世界都碰到這個問題,不僅是中國。所有國家的傳統文化都在發生變化,只是變化的速度有快有慢。當代中國這40年,發生了過去三千年從未有過的巨變,傳統文化所依託的社會基礎大多已經改變,有的甚至已經消失,所以處在激蕩社會變革中的中國傳統文化,正面臨空前嚴峻的傳承危機。

  當務之急是先留存下來

  因為面臨危機,所以需要傳承。今天,我們如何傳承傳統文化?我認為,“傳承”分為“傳”和“承”兩個部分。“傳”就是記錄、保存、延續。對於傳統文化,“傳”就是將其盡可能地原樣保存下去。“傳”的實質,就是盡可能使它延長,盡可能使它符合原來的內容。“傳”是無條件的,不需要進行選擇,也不需要考慮它有用沒用,盡最大可能先保存下來再説。

  如果對傳統文化的“傳”是無條件的,那有人會問,落後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動的傳統文化,該不該保護?也要保護。舉一個很極端的例子,希特勒當年屠殺猶太人的集中營,現在就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産。那麼一個罪惡的地方,為什麼還要把它作為文化遺産加以保護留存呢?因為它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如果這個集中營不保存下來,後人便不能夠通過它真切地感受那段歷史,了解人性還能惡到那種程度。

  因此,我們要盡最大可能把傳統文化保存下來,這與被保存的文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是好的還是壞的,沒有關係。總之,先把它保存下來,而且要把保存傳統文化由不自覺變成自覺,由無意識變成有意識。比如,我國一些農村可能還保留著一些古建築。那裏的人比較窮,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築中,古建築因而得以保存下來,這種保存就是無意識的。可農民富裕起來後,就會拆舊房,建新房,那種對古建築無意識的保存也就越來越不可能。所以,我們要有意識地、自覺地、主動地去保存傳統文化。

  目前,我們對傳統文化的保存,仍然具有很強的選擇性、功利性。以非遺為例,可以作為旅遊資源開發的,可以拿到市場上換錢的,我們對它就比較熱心,反之則比較冷漠。這樣一來,有現實利用價值的非遺可能會得到較好的保護,而暫時沒啥實際用處的非遺便會無人問津。另外,一些非遺傳承人,為了在市場上賺錢養活自己,往往會隨意改變非遺的內容和形式,以滿足當代人的需要,這種保存也是不週全的。在傳統文化的保存上,我們可以向一些國家學習。比如日本,某項傳統文化項目一旦被列為保護對象,其傳承人就會像“國寶”一樣,完全由政府供養,不需要他(她)想辦法養活自己,他(她)的任務就是“傳”——帶徒弟,把掌握的東西教給徒弟,教會了,任務就完成了。在我看來,傳統文化的“傳”,就應該這樣。

  此外,我們知道,後人的智慧並不一定比前人強,比如金字塔的産生、瑪雅文明的興衰,今天我們仍無法用科學進行解釋。傳統文化中包含了大量古人的智慧,這些智慧我們今天可能還無法理解,甚至以為是迷信,但並不代表我們永遠無法理解。如果讓傳統文化匆匆消亡而不加保存,那我們就永遠失去了理解古人智慧的機會。這也是我們建議把傳統文化先儘量保存下來的重要原因。總而言之,傳統文化是人類記憶和人類歷史的一部分,同時可能蘊含著今人還無從知曉的智慧,再加上由於失去了存在的物質基礎而正面臨消亡的危機,所以我們應該無條件地、盡最大可能地把傳統文化先保存下來,這就是傳統文化傳承中的“傳”。

  傳承切忌形式化

  傳統文化傳承中的“承”又是什麼意思?我認為“承”就是繼承、發揚,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發揚光大。當然,“承”不是簡單地傳承發揚,而是要做到適應今天和未來的需要,也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這才叫“承”。仍然以古建築為例,“傳”的話,就是不破壞它,不讓它倒,讓它存在的時間越長越好。而把古建築上合理有用的部分用到新建築上,這就是“承”了。正因為如此,“承”的時候,要有所選擇,要選擇其中精華的、正確的、有用的部分進行發揚光大,糟粕部分自然是要揚棄的。

  中華傳統文化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幾千年來,它一直在吸收外來、兼收並蓄中不斷發展著。比如,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的文化就得到了發展擴大,很多少數民族的文化被吸收進來。語言方面,南方的方言保留了華夏本音,而北方的方言大量吸收了外來民族語言。音樂、舞蹈方面,中原地區更是大量吸收外來少數民族的文化,這些後來都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通過不斷吸收借鑒外來優秀文化,中華傳統文化才歷久彌新、經久不衰,形成了海納百川、整合發展的優勢。今天,在繼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更要兼收並蓄,積極吸收其他外來文化的優點。

  需要指出的是,人類有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如果兩種以上傳統文化同時存在,在繼承發揚的時候一般的原則是本土優先,因為本地的傳統文化最適合本土。比如,江西、河南都有值得繼承的傳統文化,那麼江西人當然應該優先繼承發揚江西的傳統文化。同樣的道理,中國、外國都有值得繼承的傳統文化,那麼中國人當然應該優先繼承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繼承發揚傳統文化,還應分輕重緩急,區別不同對象,在運用的時候要注意效果。比如,近些年有人提出要恢復漢服,確實也有人在工作生活中穿起了漢服,還成了“網紅”。漢服自然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那我們今天是不是真有必要恢復漢服呢?在我看來,這不是一件十分急切的事情,即使恢復漢服,也不是説每天都要穿漢服。現在流行的“漢服”其實是當時的禮服,即便是在漢朝,人們也不是什麼場合都穿。史書上記載,漢朝文學家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私奔後,穿得就是窄衣短褲,而不是寬袍大袖的禮服,因為他們要幹活,而穿上寬袍大袖的禮服幹活就不方便了。今天如果恢復漢服,也應該將其作為禮服,可以在禮儀場合穿一穿,或者可以將博士服、碩士服設計成漢服。總之,不能一年四季、不分場合都穿。試想一下,在炎熱的夏季,還穿著寬袖大袍的漢服擠地鐵或下地幹活,那身上還不得捂出痱子?因此,傳承傳統文化,不是空洞地背一背傳統經典或模倣一些傳統的穿戴,那種傳承其實是形式主義,並沒有領略到傳統文化的本質。

  關鍵是進行創新性轉化

  關於傳統文化的“承”,還需要強調一點,對於傳統不能照搬照抄,而要進行創新轉化。這可謂是傳統文化傳承的一大難點,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

  拿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孝道”來説,如果我們只是把孝道理解為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其實是不夠的。全世界哪個民族不尊老愛幼?這是人類普遍的美德。如果只是讓青少年穿上漢服,天天向父母行叩頭跪拜之禮,那根本不是繼承孝道的正確方式。實際上,孝道的本質在於維繫家族的精神支柱,保證家族和社會的繁衍,正如孟子所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中國古代社會,人的生命短暫,增加人口是很難的。所以,人口的多少,從小處講關係到家族的繁衍,從大處講關係到國家的強盛,因為那個時候真的是“人多力量大”。而今天,即使子女不要孩子,父母也不會怪他們不孝順。

  今天的年輕人不生孩子,雖然父母不會怪罪,但長此以往,必然會産生種種社會問題,讓國家和民族失去“未來”。所以,在當代社會,生育孩子可以説是公民為社會和國家應盡的責任。這樣一來,傳統孝道也就轉化成了現代的價值觀念,即保證家庭和社會的繁衍是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更是年輕人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在當代社會傳承孝道,要摒棄將“後”限制為男性的陳腐觀念,那樣可以保障男女平等。如果我們的後代從小就將孝道融入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後就會將家庭和睦、生兒育女、尊老愛幼看作人生不可或缺的內容和應盡的職責,那樣他們對待生兒育女的問題,就不會僅僅從個人的幸福考慮。傳承踐行這樣的“孝道”,就能有效解決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這就是用創新的方式傳承傳統文化觀念。

  要強調的是,傳承傳統文化,切忌混淆“精華”與“糟粕”。有些人只看到傳統文化中存在的糟粕和它對社會的消極影響,所以對傳統文化完全採取排斥的態度,這種觀點無疑是不正確的。一種文化能夠長期存在,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對於合理的部分,我們自然要傳承弘揚。否則,拋棄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不用,而完全把目光投向外國文化,那是捨近求遠。有些人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把一些淺顯的學問,甚至一些糟粕的東西,都貼上“國學”的標簽,視之為“精華”。比如説《三字經》《弟子規》,這些不過是古時的掃盲課本,雖然人們在解讀時可以“豐富”其中的很多道理,但這並不能説明它們有多麼適合今天的少年兒童。

  中國的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導,而儒家文化的很多內容又只停留在概念上。同時由於中國古代普通老百姓大都是不識字的,所以儒家文化主要存在於精英群體中。今天傳承傳統文化,一方面要充分理解認識它的意義,另一方面還應該和歷史學家、社會學家的研究結合起來,看看如何將其轉化成社會實踐。可以説,傳統文化只有融入社會實踐,才能獲得長久的生命力。

  《光明日報》( 2018年02月10日 05版)

  (原標題:傳統文化的“傳”與“承”)

標簽:

為您推薦

新聞
娛樂
體育
軍事
汽車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