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正文
【中國夢·黃河情】水庫移民住上青磚古院 陜西合陽依託沿黃公路實現鄉村振興
2020-09-27 09:37:26來源:未來網編輯:韓基韜

  未來網合陽9月26日電(記者 謝青)陜西沿黃公路邊,一排排整齊的徽派民居、青磚瓦房吸引著周邊遊客紛紛前往感受鄉村生態旅遊。

  “村裏以前可不是這樣咧,過去住的都是土坯房,雨下得大的時候墻上的土都往下掉。”73歲的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百良鎮徐水社區岔峪村村民雷廣進,在村裏住了一輩子,連他自己都沒想到,晚年可以住進政府給蓋的新房,還吃上了“鄉村生態旅遊飯。”

  岔峪村東臨黃河,西壓徐水河之末,北依百良鎮,南靠坊鎮,是徐水河入黃河最後一村,全村75戶303人都是水庫移民。

  在搬遷以前,村民所居住的都為老宅,背靠土崖,常年受雨水沖刷,屬於滑坡地質災害點。為了讓村民的居住環境得到根本性變化,岔峪村被陜西省列為整體搬遷村,村子實施整體搬遷。

  同時,隨著2017年8月28日沿黃公路正式開通,一條兼具生態、觀光、旅遊、文化、城鎮發展諸多功能的經濟帶也就此形成。

  【中國夢·黃河情】水庫移民住上青磚古院 陜西合陽依託沿黃公路實現鄉村振興

  岔峪村新貌

  水庫移民搬遷新岔峪

  走進岔峪村,村口是色彩繽紛的壁畫,依靠山坡是一排排整齊的徽派民居,村中心是裏伊人湖,修葺一新的活動中心供村民日常休閒娛樂。

  在岔峪村,記者注意到,每家每戶的墻上都挂有統一規格的家風家訓牌。雷武義介紹説,這是依託岔峪深厚的歷史文化,深入開展核心價值觀、家風家訓、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等工作,不僅製作了家風家訓牌,而且製作了村規民約文化墻。

  在進村口還可以看到,村委會收集了群眾廢舊木料、水缸等製作的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創意文化墻,以此形成環境優美、生態文明、崇德向善、文明和諧的村風民風。

  實際上,現在漂亮乾淨的村落,是在整村搬遷後實現的。岔峪村是合陽縣大中型水庫移民避險解困試點項目中的一個安置點,2016年啟動實施項目,全村整體就地搬遷,新居統一設計為倣古式徽派建築,青磚藍瓦獨立倣古院落整齊有序,改水、改廁、改灶全部到位。

  記者了解到,三年間,共安置移民75戶303人,全部入住。每戶房屋總價為10.78萬元,政府補助移民人口每人1.5萬元,一期搬遷29戶116人,二期搬遷46戶187人。

  在以前,岔峪村全村有三分之一的人建檔立卡為貧困戶。岔峪村村黨支部書記雷武義説,要擺脫村裏貧困現狀,就要壯大鄉村集體經濟,由此建立了合作社讓貧困戶享受補貼。

  為了擺脫貧困現狀,村幹部決定帶領大家壯大鄉村集體經濟,發展自己村子的特色産業。岔峪村在2017年率先開展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工作,流轉土地180畝,認定股民人數303人,其中貧困戶25戶103人,並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雷武義告訴未來網記者,岔峪村貧困戶享受産業扶持每戶1000元,就業扶持6戶6人,就近務工68人,同時貧困戶還享受貼息貸款的優惠政策。2018年,岔峪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已實現分紅7.5萬元,畝均500元,人均30元。

  【中國夢·黃河情】水庫移民住上青磚古院 陜西合陽依託沿黃公路實現鄉村振興

  岔峪村地處沿黃公路旁

  抓住沿黃公路生態遊契機

  “安居”才能“樂業”,住進新居後,雷廣進就把土地流轉出去,給村子的裏伊人湖遊樂園照看船隻。每年不僅有土地流轉費,還有自種花椒的錢和工資,收入一下子增加了不少。

  2017年8月28日沿黃公路正式開通,一條兼具生態、觀光、旅遊、文化、城鎮發展諸多功能的經濟帶也就此形成。

  “岔峪村就在沿黃公路邊上,抓住機遇、脫貧攻堅、振興鄉村、發展旅遊,我們村的村民自然也不能落後。”雷武義説。

  岔峪自古有 “仁義古渡”的美譽,每年農曆6月15日是岔峪河燈節,遊客可以在此賞河燈、放河燈、做河燈、帶河燈。2013年,岔峪村放河燈被確定為渭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

  借助歷史悠久的文化氛圍,全村實行了生態改造。實施徐水河河道景觀改造治理工程,栽植各類景觀綠化苗木6000余株,綠化面積2400平方米。村級基礎設施按照景區打造,建成佔地20000平方的休閒文化公園,園內建有人工景觀湖、景觀亭,環湖休閒走廊。同時打造了河燈祈福、文王初載、子夏傳經、伊尹耕莘、顯父宴賓五個微場景人文景觀。

  【中國夢·黃河情】水庫移民住上青磚古院 陜西合陽依託沿黃公路實現鄉村振興

  俯瞰岔峪村

  過去的岔峪村全村不過500畝地,村民收入少,産業不發達。現在抓住沿黃公路開通的機遇,利用優越地理交通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力發展鄉村生態遊,全村不僅脫貧致富,更實現了鄉村振興。

  縱觀岔峪村近年來的發展,每一步都離不開鄉村産業。2018年,岔峪村建成1800平方米的文化旅遊綜合服務中心。開辦特色農家樂10戶,四戶農家食宿,發展民俗文化等時興産業。

  同時與高校科研院校共商發展,建成中科院種植的70畝有機彩色小麥示範園,其中“岔峪有我一塊田”的20畝生態採摘體驗園,受到了遊客的大力推崇。

  2019年,岔峪村共接待各級調研培訓、學習採訪50余次2000人次,創業項目目前有民宿農家樂、 觀光采摘園??、伊人湖遊樂園等。

  在今年,岔峪村又發展了新的産業項目。佔地面積20畝、環溝設計、單次最多可接待遊客200人的生態稻田蟹遊樂園建成。記者了解到,村民可以用土地使用權、勞務生産等方式投資入股,佔股30%,短期可解決股民勞務工作30名。園區內自然環境優美,有山有水,交通便利,農業生産資源豐富,其生態互利的可持續性及高效益性,不僅豐富了園區內遊玩項目還為園區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過去村民就靠著種地收入,日子不好過。現在村裏漂亮了,産業多了,大傢夥的腰包也鼓起來了。”雷武義表示,未來岔峪村還將建成集旅遊休閒、民俗文化、田園度假、生態體驗等一體的沿黃旅遊文化村莊,將成為沿黃公路上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