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村民挖出十幾條"兩頭蛇"

紅網2016-04-02 09:20:48

  湖南村民挖出十幾條"兩頭蛇"

  唐頂紅挖出的“兩頭蛇”(受訪者 供圖)

  前日上午,天元區雷打石鎮龍岩村村民唐頂紅在田裏挖土時,突然翻出十七八條“大蚯蚓”。他細看才發現“大蚯蚓”原來是蛇,蛇身兩端都有“頭”,其中一個頭還不時吐出信子,這可把他嚇了一跳。

  [發現]10多條“大蚯蚓”扭成一團,都有兩個“頭”

  前日上午10時多,唐頂紅在自家田裏挖土。半個小時後,他挖出一個約半米深的土坑,突然翻出10多條扭成一團的“大蚯蚓”,每條大約有筷子粗細,長度約為12釐米。

  此時,唐頂紅準備將“大蚯蚓”丟到一邊,靠近一看竟發現它們是蛇,背部有鱗呈黑褐色,腹部呈紅色,且蛇身兩端都有一個頭。“其中一個蛇頭正朝我吐信子,我不知道是毒蛇還是無毒蛇,只感到頭皮一陣發麻。”

  唐頂紅説,他試著用木棍觸碰蛇,它們沒有逃跑也沒有攻擊,他這才鼓足勇氣,把它們都裝進一個塑膠袋裏。

  隨後,唐頂紅用火鉗把其中一條蛇夾起來,越看越覺得奇怪。“這條蛇沒有普通蛇細長的尾巴,蛇身兩端都有頭,但其中一個頭沒有眼睛和嘴巴。”

  唐頂紅説:“我是挖到了蛇窩,如果只挖到一兩條蛇,只會以為它們是蚯蚓,根本不會注意。”

  湖南村民挖出十幾條"兩頭蛇"

  [放生]擔心它們是毒蛇,就全部放生了

  唐頂紅帶著塑膠袋走訪了村裏的多名老人,但他們也沒見過。“以前還真沒見過,不會是稀有動物吧?”大家紛紛議論。

  不久,唐頂紅抓到怪蛇的事在村裏傳開了,先後有幾十名村民來他家看稀罕。

  一名膽子大的村民試著摸了蛇體,感覺黏黏的,像蚯蚓一樣,他覺得這是蚯蚓的“近親”。然而,唐頂紅將一條蛇放到地上,它很快按照“之”字路線倒著爬行,該村民才確信這是一條蛇。但大家還是不敢靠近,生怕這是毒蛇。

  前日下午,因擔心家裏的小孩被咬,唐頂紅把所有的蛇都放生了。

  湖南村民挖出十幾條"兩頭蛇"

  [揭秘]生活在土中,以蚯蚓、昆蟲為食

  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科科員黃銳介紹,唐頂紅挖出的是鈍尾兩頭蛇的幼體。

  據黃銳介紹,兩頭蛇有60-70個種類,長25釐米-60釐米,卵生脊椎動物,分佈于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中國等地,它們基本生活在土中,以蚯蚓和昆蟲為食,晚上及下雨後會到地面上活動。

  “國內只有3個品種,雲南兩頭蛇僅見於雲南,尖尾兩頭蛇主要分佈于華南和西南地區,鈍尾兩頭蛇主要分佈于華中(湖南)和華南地區。”黃銳説,兩頭蛇沒有兩個頭,只是頭尾長得很像,便於自我保護,它常常倒著爬行,受攻擊時用頭部反擊。

  “由於鈍尾兩頭蛇很小且生活在土中,市民一般很難看到,即便看到也以為是蚯蚓,不會過多留意。”黃銳説,兩頭蛇都是無毒蛇,而且是湖南省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市民看到後無需恐慌,更不要殺害它們。

  湖南村民挖出十幾條"兩頭蛇"

  [相關連結]“雙頭蛇”和“兩頭蛇”有區別,前者更罕見

  黃銳介紹,與兩頭蛇相比,雙頭蛇更加罕見。雙頭蛇是頸部分叉出兩個蛇頭,屬於一卵雙胎,在發育過程中由於受環境因素影響,形成了畸形卵;也可能是蛇的基因(控制頭的部分)不穩定發生了變異。

  雙頭蛇除了胃等消化系統、生殖系統是共用的以外,分別有各自的大腦、心臟、眼睛、舌頭等器官。雙頭蛇大多數只能存活5天到1周時間,目前知道存活最長的雙頭蛇為17年。

[編輯:鄧晨曦]
 
返回頂部進入桌面版

國際在線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 0102006

京ICP證120531號 京ICP備0506489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0014

網站運營: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