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在紫禁城,他用最好的年華傾聽時間流逝

2016-04-11 13:37:10|來源:新華網|編輯:楊磊

  【圖片故事】在紫禁城,他用最好的年華傾聽時間流逝

  4月7日,王津(右)和亓昊楠對前不久修復的鐘錶討論交流。

  今年55歲的“網紅”王津師傅,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古代鐘錶修復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進入故宮工作已經39年了。每天早八晚五,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一天,幾十年如一日和蒙塵多年的文物打交道。一件待修的鐘錶運來,需要先拍照記錄、制定修復方案,經過拆解、清洗、補配、組裝、調試,直至運轉正常,才能進倉庫保存。

  王師傅有個“80後”的徒弟亓昊楠,和師傅學習手藝十年了。與其他文物修繕不同,鐘錶修復這門手藝最為獨特地方在於,“表得能動、能轉,這才叫修好了”,王津説。徒弟亓昊楠告訴記者,幹活兒最麻煩的就是碰上軟毛病——所有工序都完成了,但裝上就是不走。這就得拆了重新檢查,有時候一個小毛病能琢磨上幾天。

  王師傅和亓昊楠曾去荷蘭國家音樂博物館、大英博物館進行過實地交流。亓昊楠説:“相對於國外的鐘錶修復而言,我們的長處是十分過硬的基本功和紮實的實踐經驗,而國外更依賴於機器的修復;而國外有專門的鐘錶修繕學校,進行系統教學,我們目前還基本沒有相關的專業。”

  談到未來的發展,王師傅説:“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不能斷,如果可以的話,我也會儘量幫新來的年輕人聯繫海外學習的機會。故宮鐘錶館藏過千,修繕需要一代代人共同完成,即使有朝一日全修完了,定期的維護和保養都是需要做大量工作的,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

  新華社記者 呂帥 攝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