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勤奮工作銳意進取成就夢想

2016-05-01 21:42:05|來源:工人日報|編輯:韓基韜

  在“五一”國際勞動節即將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4月26日在安徽調研期間主持召開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併發表重要講話,迅速在全國廣大勞動模範和職工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廣大知識分子、勞動群眾和青年始終的關懷關愛,更向億萬勞動者再次發出了“動員令”——緊跟時代、肩負使命、銳意進取,把自身的前途命運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用勞動的雙手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用智慧和力量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美好藍圖變成現實!

  知識與技能成就閃光人生

  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楊小牛第二次與習近平總書記面對面。2015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他參加了全國勞模表彰大會,接過了習總書記親自頒發的勞模證書;一年後,他受邀與習總書記座談,講述一名知識分子科技創新的歷程。

  “總書記的講話讓我深深感受到了黨中央對勞模的關心關愛和殷切希望,這也是對我們軍工知識分子賦予的更大責任。”楊小牛的經歷就是“知識創造價值”的最佳範本--他首次提出並成功研製國內第一台寬頻數字接收機;首次提出低截獲概率信號拼接解調方案;首次提出基於軟體無線電思想的新一代體系結構和“軟體星”概念;首次提出信號戰、比特戰思想……

  為了中國的國防事業能夠揚眉吐氣,楊小牛覺得還需要做得更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實現技術引領發展,知識分子肩負著重大使命,需要我們持續學習,不斷提高,特別是繼續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的速度,讓創新、創業真正成為國家強盛之基、社會進步之魂、經濟發展之輪!”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依靠知識,必須依靠勞動,必須依靠廣大青年。”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講話,讓茹振鋼心潮澎湃。這位河南科技學院小麥育種中心教授頗為自豪的是,他用自己的所學知識改變著許多人的命運。

  他帶領團隊先後培育並推廣了系列小麥新品種,生産出260多億元的增産效益。也就是説,我國每8個饅頭中就有一個來自他們團隊育成的品種。但茹振鋼説,要實現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目標,還需努力培育更多優秀科技人才。

  聯誠集團株洲電力機車氣動設備班長鄒宇鋒的工作,與“高大上”的科學似乎並不沾邊,但身為一線工人的他,憑藉刻苦煉就的過硬技術,利用特殊工藝製作了低速磁浮列車蓄電池低壓箱,克服了專家頭疼的難題,助推中國在短短兩年內實現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低速磁浮列車的下線。

  “按總書記指出的,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要勤於學習、善於實踐。”鄒宇鋒堅信,無論從事的勞動技術含量如何,只要始終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夠造就閃光的人生。

  依靠勞動托起中國夢

  “總書記兩次點到我的名字!”提起4月26日與習近平總書記座談的經歷,國網安徽電力宿州供電公司運檢部帶電作業班班長許啟金依然難掩激動之情。

  “當時我彙報了自己如何做一名創新路上好電工的故事。”這位電網線路檢修工人在34年裏只做了一件事:野外巡線和排除故障。他跑遍了管轄所有地區的溝溝坎坎,消除隱患3000多處,完成了近千項帶電作業任務,卻沒有出現一次差錯和安全事故。

  支撐這位平凡電網工人的動力很樸素:“每當我疲憊地爬下鐵塔,脫下厚厚的防護服,看到萬家燈火又亮了,就感到我是個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

  “總書記鼓勵廣大勞動群眾要立足本職崗位誠實勞動。無論從事什麼勞動,都要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許啟金覺得,無論是一線工人還是科學家,無論在田間地頭還是商場店舖,只要踏實、勤勉勞動,就一定能在平凡崗位上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要在全社會大力弘揚勞動精神,提倡通過誠實勞動來實現人生的夢想、改變自己的命運……”90後焊工朱強也有幸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這位一開口就臉紅的憨厚農民工,正是依靠勞動改變了命運。

  朱強16歲到武漢打工,出於“學一門手藝今後就有口飯吃”的單純想法,選擇了焊工專業。身上套著10公斤的裝備已讓人喘不過氣來,但朱強咬緊牙關,白天跟師傅學,晚上在廢舊鋼板上反復練習,通過腳踏實地的付出成就了屬於自己的事業:在香港環球金融中心、武漢綠地中心等眾多地標建築上留下自己勞動的印記。

  “心中有陽光,腳下就有力量。”朱強堅信,只要辛勤的付出,就會有收穫,就會體現勞動的價值。

  同樣來自一線的蚌埠公交集團有限公司駕駛員楊苗苗,被乘客稱為“公交車上的微笑天使”。“以前覺得公交駕駛員太普通了,可習總書記的講話讓我覺得這份工作其實很重要。”楊苗苗説,把工作當事業來做,一樣可以開闢美好的人生和光明的前程。

  高舉勞模旗幟擔當歷史重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勞動模範是勞動群眾的傑出代表,是最美的勞動者。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勞動模範的先進事蹟,為勞動模範更好施展才華、展現精神品格提供全方位支持。

  “雖然我國載人深潛技術已經有所突破,但技術提升永遠在路上。”勞模葉聰雖是80後,卻已是我國第一艘自主研發的深海潛水器“蛟龍號”首席潛航員。在他看來,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技術工人只要甘於寂寞、甘於奉獻,也一定能成為助推“中國製造”邁向“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

  同樣是80後,方文墨早已不甘於“一個人的奮鬥”。作為中航工業瀋陽飛機工業集團的鉗工“奇才”,他已經是一位“年輕的老師傅”。教起90後徒弟,方文墨不遺餘力:利用一切機會讓徒弟們看到他是怎麼做的,利用盡可能多的時間告訴徒弟鉗工的精髓是什麼。

  “除了自己在本職崗位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帶動更多的人提素質強技能,這是勞模應有的擔當。”方文墨説。

  而在跨入不惑之年的全國勞模李萬君和李剛看來,如何讓“依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實現人生的價值”的理念,成為青年職工秉持的職業理念,顯得尤為重要。

  “幹高鐵這行,哪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可能造成列車危險,這需要全體員工具備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高超的工匠技能。”面對徒弟,中國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焊工李萬君總不厭其煩地講著“硬道理”,也在一線崗位踐行著這番話:精心打磨每一個零部件,生産優質的産品。如今,他的徒弟中有20人被授予免檢員工和崗位能手。

  天津鋼管公司管加工部電點作業區作業長李剛已是馳名中外的電氣專家,可他從沒想過離開一線。“要把總書記的囑託變為實際行動,需要我們發揮自己的經驗優勢和技術優勢,幫助企業儘快跨過難關。”

  “我們要把總書記的話一輩子牢記,一輩子堅持做到!”這是勞模們的心聲,也必將轉化為億萬職工勤奮工作、銳意進取的無窮動力。(本報北京4月30日電)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