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全球治理的中國智慧:共商共建共享

2016-06-17 10:02:32|來源:光明日報|編輯:王瑞芳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逐漸發展壯大,中國越來越重視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的建立完善,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重要主題,要實現和平與發展,既需要各國分別努力,也需要形成合力,還需要包容性治理和雙贏合作。

  全球治理髮展和中國參與推進 

  “全球治理”的觀念可追溯到1972年羅馬俱樂部的《增長的極限》報告。20世紀90年代初,“全球治理”觀念形成了初步理論和實踐框架。此後,隨著全球化進程加快、全球化挑戰日益嚴峻和非西方力量的增強,全球治理髮生了三大變化。一是從西方“治理”非西方朝著共同參與和共同治理方向發展。進入21世紀後,西方試圖利用八國集團和發展中大國的對話機制,繼續主導全球治理事務,並提出海利根達姆進程。但這一進程還沒來得及展開,就在全球金融危機中被二十國集團峰會替代。二是從傳統領域朝著非傳統領域和新領域發展。當前的全球治理不僅覆蓋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還包括氣候變化、網絡、外空、深海和極地等新公域。三是制度性安排和規制權之爭成為首要問題。中國倡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同美國推行的太平洋戰略夥伴的對衝關係實質就在於此。

  中國認識、參與和積極推動全球治理經歷了逐步深入的過程。在1971年至2001年的30年裏,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以及正式加入世貿組織的進程就是參與全球治理的進程。2008年,中國成為二十國集團峰會的核心倡導國,並從此開始以全球大國的身份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2009年,中國政府公開肯定全球經濟治理的積極意義。在黨的十八大後,中國政府更加重視“全球治理”。

  中國在理論探索和理念建設方面的新變化是:第一,之前對於全球治理是應對的姿態,現在轉變為站在全球治理的制高點,參與其中和發揮重要作用;第二,強調維護以聯合國憲章為核心的世界秩序,維護二戰以來形成的世界體制與規則;第三,形成了參與全球治理的三個原則,即堅持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這一國情作為出發點,權利與義務相平衡,把中國發展對世界的要求和世界對中國的期待相結合;第四,強調中國和國際社會的共同理想(如人類命運共同體)和共同思想文化的契合與融合。

  在實踐探索和創新方面,中國更加奮發有為。在經濟領域,不僅要求維護二戰以來形成的開放經濟體系,主張提升發展中國家的話語權,而且在具體的經濟規則與機制上拿出了創新方案。在互聯網領域,提出要建立一個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一個透明、多邊、文明的網絡體制。在核安全領域,已經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核安全觀,包括理性和協調並重、權利和義務並重、自主與協作並重、治標和治本並重等四項原則。在氣候變化領域,提出了系統看法,認為世界各國應當各盡所能,發達國家的承諾要兌現;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各國應包容互鑒,實現共同發展。

  以中國智慧推進共商共建共享

  全球治理,任重道遠,需要集全球之力之智。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正在持續發展的發展中大國,在發揮“中國智慧”方面負有特殊的使命,擁有獨特的優勢。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就是中國智慧和創造的具體體現。

  “共商”就是中國同國際社會對全球治理的基本原則、重點領域、組織機制、發展方向等的共同認識、辨析、判斷。為此,我們需要打破西方對商議主體和客體的壟斷,不斷深化和推進全球治理。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説,共商全球治理不能停留在道義和原則之上。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需要列出自己的清單,不僅需要向世界表明“不要什麼”,更要説清楚“要什麼”和“為什麼”。

  “共建”就是中國同國際社會在全球治理方面的共同建設和創新。當前階段,中國和國際社會“共建”全球治理的重點應是組織機制、重點議題、道義道德和思想理論等。為此,需要處理好三對關係:在“新”和“舊”方面,在循序漸進基礎上推陳出新;在“南”和“北”方面,倡導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在“內”和“外”方面,強調內外聯動和統籌。

  “共享”就是通過制度性重新安排而使全球治理更加公正合理。“共享”是個美好理想,它的實現需要體系、秩序、規則等方面的保障。中國和一些發展中大國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股權和投票權的擴大,就是國際“共享”的重要一步。中國和所有國家都要以實力和智慧雙管齊下,在經濟中高端的規制權、政治安全的決策權、思想文化的話語權方面,增加代表性、提高公正性和推進民主化。

  中國智慧對全球治理的貢獻

  當前,國際社會在推進全球治理進程中面臨許多挑戰。諸如政治安全問題應對不力、“互信”赤字嚴重,現有經濟治理機制的代表性不足、公平性不夠,未來努力方向共識不足等。馬克思説過,“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濺出無數的火花”。中國在同國際社會共同推進全球治理時,既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智慧,也需要同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形成時代的新智慧。

  一是中國倡議的智慧。當前不斷涌現的全球治理議題,事關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所以需要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事實上,中國近年來提出的許多全球治理的重大倡議,體現了中國在戰爭與和平、發展與共贏、局部與全局、眼前與長遠等方面的整體辯證思維和近遠兼顧思想。但是,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中國還需要在實踐基礎上融匯中外智慧,推進全球治理沿著正確的軌跡前行。

  二是中國故事的智慧。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扁平時代,人們更加強調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例,而中國智慧在全球治理的成功故事確實不少。中國在國際社會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等方面體現了中國的認識、判斷和處理能力。但是,與國際社會面臨無數安全挑戰相比,中國的貢獻還是初步的,今後還要實實在在地做出更大的成績,讓世人信服。

  三是中國願景的智慧。當前,國際社會對國際體系的現狀眾説紛紜,説多極、單極和無極的都有;對許多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的看法莫衷一是,同樣的問題往往有不同的解讀;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各説各話,悲觀預期多於樂觀。有鋻於此,中國在提出世界發展和全球治理願景時,要有足夠的智慧和遠見,提出國際社會能夠共同努力爭取的目標。利益共同體是基礎,責任共同體是契約,命運共同體是方向。此外,還需要增加價值觀、道義、倫理、文化和科技等目標支撐,不斷增進國際共識。

  總之,中國倡導的全球治理,通過與國際社會的共商、共建、共享,必將為中國發展和人類進步作出劃時代的貢獻,中國智慧將在應對全球挑戰中迸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楊潔勉)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