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堤壩上擎起鮮紅的黨旗

2016-07-24 10:38:52|來源:人民日報|編輯:谷士欣

  

堤壩上擎起鮮紅的黨旗

  7月20日,經過56小時連續奮戰,湖北黃梅考田河潰口成功合龍後,武警水電部隊官兵揮舞旗幟慶祝。   范增全攝(新華社發)

  “自家的磚廠毀了可以重建,群眾安危必須放在第一位。”洪水來襲,貴州印江縣黨員幹部余洪波作出這樣的抉擇。

  “我以一名共産黨員的名義,向戰友和青年朋友們呼籲,迅速組成突擊隊奔赴抗洪搶險一線。”災情當前,安徽郎溪縣建平鎮民兵營長徐飛發出這樣的倡議。

  “關鍵時刻站出來,生死關頭豁出去!”哪有危難,哪就有鮮紅的黨旗飄揚;哪有險情,哪就有共産黨員的身影。連日來,在防汛抗洪搶險救災一線,各地各級黨組織、廣大共産黨員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發揮堅強領導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衝鋒在前,沉著應對,在同重大自然災害鬥爭中經受考驗。

  迅速反應 衝鋒在前

  貴州印江縣纏溪村村主任余洪波在村裏靠河邊開辦了一家小型磚廠。7月20日淩晨,一場暴雨襲來,肆虐的洪水很快就要淹沒磚廠。就在余洪波準備轉移打磚機、發動機等價值十多萬元的設備時,得知上馬村民小組有群眾被洪水圍困,他沒有絲毫猶豫,打著手電筒就趕了過去,迅速組織營救。一個多小時後,30多名群眾成功轉移,而余洪波家的磚廠已被洪水淹沒。

  危難之際彰顯黨員本色,抗洪搶險一線,活躍著一批批像余洪波那樣舍小家、顧大家的基層黨員幹部。

  7月23日,週六,氣溫達到38攝氏度,但蘇州市相城區望亭水務站農機工程師、老黨員蔣林方仍堅守在崗位上。自從7月1日晚上那場大雨開始,築壩、裝泵、排澇不曾停歇,餓了在大堤邊吃口盒飯,睏了在集裝箱裏打個盹,汛情最為緊張的時候,蔣林方沒離開過防洪大堤。還有一個月就要退休了,蔣林方這“最後一班崗”可謂驚心動魄,幾十年的經驗和技術派上了大用場。前些天,蔣林方家裏有親屬去世,他回去稍作料理後,又馬上趕赴大堤邊安裝機泵。“眼下站裏沒有會裝機泵的人,我不去誰去?”蔣林方説。

  河南北部地區連日普降暴雨,安陽市湯陰縣降水量達到百年一遇。7月23日,記者在湯河古賢段河堤上看到,近千名幹部群眾投入加固加高沿岸堤壩的緊張工作,大型機械正在清理河道內的淤泥和從上游衝下來的樹木、垃圾等雜物,全力應對新一輪強降雨。截至22日,河南安陽市安陽河出現的3處潰口搶險封堵工作已基本完成。

  “汛情吹響集結號,我是黨員我先上!”湖北省直機關2萬餘名黨員幹部職工,亮身份、樹標杆,在救災一線充分展現共産黨員的責任擔當,把抗洪救災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考場。江蘇省水利廳黨組要求黨員領導幹部深入防汛抗洪一線,靠前指揮,到形勢最嚴峻、任務最艱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湖南省委號召全省黨組織堅持“一盤棋”、擰成“一股繩”,發揚連續作戰精神,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沉著應對 科學統籌

  7月上旬,安徽郎溪縣汛情加重,搶險告急。如何讓更多的有生力量發揮作用?曾在武警部隊服役8年的建平鎮民兵營長徐飛在微信朋友圈裏發出倡議,組織抗洪搶險突擊隊,很快得到一批戰友和青年朋友的響應。一支150余人的“退伍老兵突擊隊”組建後,迅速投入到朱侯村大堤等地的抗洪搶險戰鬥。

  經過18個晝夜的搶修,7月23日18時,被暴雨沖毀的滇東北公路運輸大動脈水麻高速公路恢復雙向通行。“早通一天,就少一天損失。昭通市和我們公司對公路保通方案作了充分溝通、科學論證,最大限度地調集設備、人員、資金投入到搶通工作。”雲南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昭通管理處處長助理呂飛榮告訴記者,“能一個小時修復的絕不拖到第二個小時,能當天搶修的絕不拖到第二天,力爭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雲南省要求各地嚴肅紀律,嚴明獎懲,切實落實防汛抗洪責任制。省裏組成防汛專項督查組,針對重點區域開展專項紀律監督,發現問題現場督促整改;對違反防汛工作紀律及工作不力的,立即啟動問責程式。

  陜西省商洛市7月中旬遭遇強降水過程。“三組村民薛銀虎家裏的房子倒了,15隻小羊也被山洪沖走。”7月13日晚,正在重災區洛南縣巡檢鎮高山河村靠前指揮的鎮黨委書記張巍,接到信息後馬上要求鎮上包村幹部和村組黨員全力做好危房戶和臨河戶群眾的安全撤離。已經連續奮戰多日的村組黨員幹部迅速調度力量,第一時間撤離危險區群眾1080人,無人傷亡。

  23日,在遭受暴雨襲擊的遼寧省綏中縣明水鄉抗洪一線,記者遇到已在這裡奮戰兩天兩夜的鄉黨委書記趙鐵錚。“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與縣委部署,我們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及時做好群眾轉移和安置工作,同時統籌力量儘快搶通道路,幫助群眾恢復生産。”遼寧省受災嚴重的葫蘆島市,把轉移危險地帶群眾作為突出任務,全市已安全轉移5.44萬人。同時根據汛情變化,繼續排查危險地帶,搶修損毀工程,全力保障生産生活正常秩序。

  防汛責任落實、監測預報預警、避險撤離轉移、防洪工程調度、山洪災害防禦、城市防洪排澇、險情巡查搶護……各地各級黨組織科學統籌,廣大黨員身先士卒,正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努力將災害損失減少到最小程度。

  (本報記者郝迎燦、葉琦、孫振、王偉健、馬躍峰、朱佩嫻、程遠州、侯琳良、楊文明、姜峰、劉洪超)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