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誰是“面膜鴉片”的婆婆?

2016-07-26 08:32:02|來源:長沙晚報|編輯:王瑞芳

圖片默認標題

漫畫/朱慧卿 

  為了抽測面膜品質,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以消費者身份,從各大電商平臺和一些微信賣家處共購買了各類功效面膜137個,樣品兼顧高中低端各個價位。採樣完成後,工作人員首先對化粧品中的禁用物質糖皮質激素進行了檢驗,結果顯示網售面膜産品的安全性不容樂觀,有33個面膜樣品檢出非法添加了糖皮質激素,佔總抽檢樣品的24.1%。(7月25日央視)

  2007年衛生部頒布的《化粧品衛生規範》中,早就明確規定禁止在化粧品中添加糖皮質激素類物質。道理很簡單,這玩意被業內稱為“皮膚鴉片”。即刻美白,永久傷害——這就是“面膜鴉片”的神奇療效。遺憾的是,皮膚“成癮”只需兩周,治療起來卻是漫長而棘手。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問題産品佔比如此之大,除了呼籲消費者睜開火眼金睛之外,究竟有沒有監管的婆婆出來“清理門戶”呢?

  央視曝光問題面膜,早不是頭一遭了;媒體曝光問題面膜之害,也早不是孤例了。有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到2015年底,已有超過5000種品牌面膜打入並紮根中國市場,産品品質參差不齊,面膜市場競爭激烈。這個時候,如果監管成了牛欄看貓,不法企業為了速現療效和比拼價格而鋌而走險,那麼,市場製造出批量的“面膜鴉片”,也是概率上的大事件。

  説一千道一萬,核心問題就一個:曝光一次次,追問一聲聲,“面膜鴉片”究竟該誰來管?

  比如説,每次抽查,不合格産品的具體名單都會公示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網站上。民眾發現非法銷售不合格産品的,理論上亦可以撥打12331舉報投訴。只是,在微信公眾號和電商平臺上爭奇鬥艷的各色面膜,莫非一定要抽檢才能發現問題?或者説,問題面膜就算讓消費者毀容了,也只剩下官司可打而已?市場的凈化機制和監督機制,對“面膜鴉片”難道絲毫沒有牙齒可言?

  一款款堂而皇之銷售的非法産品,挑戰的絕不僅僅是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初心。查也查了,罵也罵了,“面膜鴉片”仍然風生水起,而食藥監部門也不是千手觀音。如果市場管理的一眾婆婆仍保持緘默不語,非法面膜的鬧劇,恐怕不會那麼容易就結束。(鄧海建)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