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平衡術難以為繼,蔡英文仍困擾于五大難題

2016-09-13 11:15:4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蔣麗麗

  2016年台灣政黨輪替,蔡英文帶領民進黨重返執政,因此有人認為是蔡英文拯救了一度陷於谷底的民進黨。但也有觀點認為,“蔡英文現象”乃特定環境下的産物,是“時勢造英雄”的結果。但不容否認的是,從2008年民進黨敗選後,除了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為蘇貞昌的2年黨主席任期外,其餘時間的民進黨基本處於蔡英文領導之下。

  為了讓民進黨走出谷底,重新再起,蔡英文需要解決制約民進黨發展的五對矛盾。時至今日,雖然民進黨已經上臺,但這些困擾蔡英文的難題仍難以徹底得到解決。

  矛盾一:“台獨”理念與台灣發展利益

  民進黨在意識形態上追求“台灣獨立”,其黨綱明確以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為目標。雖然在1999年為求勝選,又出臺了《台灣前途決議文》,首次承認了“中華民國”的國號,但在“台獨”分離路線上並無實質改動,因此《台灣前途決議文》又被視為民進黨路線轉型的底線。堅持“台獨”理念的民進黨,拒絕認同“九二共識”與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也導致其與大陸之間無法建立政治互信,因此也影響到其他層面的交往。而台灣在目前的內外環境、經濟結構及産業分工下,要走一條擺脫大陸發展經濟之路,幾乎註定會與其發展利益相背離。民進黨若要重新執政,就必須為自己設置的羈絆解套。

  2008年蔡英文接任黨主席後,為應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對民進黨形成的壓力,在2010年底“五都”選舉之後,開始推動以“十年政綱”為核心的路線轉型,但其本質是回避和不承認“九二共識”,以“兩國論”定位兩岸關係,在“台獨”問題上換湯不換藥。

  在2012年選舉中,蔡以缺乏實質內容的“台灣共識”回答兩岸路線考題,最終導致“考試不及格”。

  2014年蔡英文回鍋擔任黨主席後,又提出了更具模糊性和技巧性的“維持現狀”政策,表示尊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還搬出“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律。通過這些調整與策略表態,蔡英文試圖在堅守“台獨“理念與展現維護兩岸關係穩定姿態、安撫島內民眾上,取得暫時的平衡。

  但事實上,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政策在民進黨上臺後也依然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其始終在兩岸同胞最為關切的兩岸關係性質這一根本性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及核心意涵,由此從根本上動搖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也會對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與台灣的發展利益造成損害。

  矛盾二:“議會路線”與社會運動潮流

  雖然蔡英文在2008年抗議陳雲林訪台而引發流血衝突後,表示未來將採取“議會路線”與街頭路線並進互補,並以“議會路線”為優先的策略。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在蔡英文希望強化“議會路線”的同時,受全球性“公民運動”與台灣社會結構變化的影響,島內也迎來了社會運動的新高潮。民進黨要在此浪潮中站穩腳跟並有所發展,就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與平衡。

  蔡英文接任民進黨主席後,主動與社會運動分進合擊,營造加乘效應。在2014年黨主席選舉政見中明確提出,“經過群眾路線到議會路線,民進黨未來更要與公民團體建立共識、互信,以及共同的行動目標,積極走向公民路線。在“立法院”,蔡英文兩屆黨主席任內雖只佔據27席與40席,但卻發揮出了超過其席次的不對稱優勢。

  民進黨執政後,這一矛盾依然存在但內涵出現了變化。成為“立法院”第一大黨的民進黨已實現全面執政,因此無論從實力還是從“當家不鬧事”的現實利益來説,蔡英文當局都更願意遵循體制內的“議會路線”。而島內社會運動浪潮雖告一段落,但那些沒有被民進黨“招安”的社運力量,有的以組建黨團的方式繼續活動,有的則堅持街頭路線,要求民進黨兌現選前的承諾。如何安撫這些昔日戰友,也是蔡英文未來要處理的課題。

  矛盾三:民進黨基本盤封閉化與中間選民擴大

  台灣藍綠對立的二元政治結構不易化解,受此影響,經濟上的中間階層,在政治上依舊難免非藍即綠的選擇。而民進黨的社會基礎又較國民黨具有更強的“本土性”、“草根性”特徵,意識形態上左傾激進特性突出。在多年的藍綠二元對抗中,民進黨基本盤形成了抱團取暖、相對封閉、排斥非我族群的封閉性特徵。這種局面與政黨建設中要求擴大社會基礎,爭取中間階層、中間選民的目標存在天然矛盾。

  蔡英文在帶領民進黨奪取政權的過程中,綠營基本盤表現出了較高的凝聚力,“含淚也要票投民進黨”。對於中間選民,蔡英文抓住島內社會普遍關注的貧富差距與分配正義議題,將社會經濟政策向左調整,以“分配正義”為口號吸納“三中群體”,全面闡述其解決貧富差距與落實世代正義的理念。而老對手國民黨則受執政身份拖累,幾無還手之力。

  蔡英文上臺後,選民期待其能兌現提振經濟、解決貧富分化等承諾。但蔡英文團隊開出的包括“新南向政策”在內的藥方能否奏效,目前看前景並不樂觀。隨著選民與民進黨的執政蜜月期退熱,蔡英文面臨的壓力勢必增加。而綠營基本盤在蔡英文勝選後,既要求分享“勝利果實”,也希望在“台獨”的道路上再往前邁進,讓蔡英文難以避免地陷入爭取中間選民與鞏固基本盤之間的糾結。

  矛盾四:派系文化與強化領導核心

  派系政治是民進黨政黨文化的重要特徵,派系協商對黨內權力分配與決策有重要影響。民進黨雖在2006年做出解散派系的決議,但派系運作只是從公開轉入地下,派系政治角力的結構並未改變。作為非典型政治人物的蔡英文,入主民進黨之初沒有明顯派系背景,黨內資歷又無法與“四大天王”等擁有戰功的黨內大佬相比,若要號令全黨,首先需要樹立其領導權威。因此亟需打破傳統派系共治結構,改變黨內政治生態,建立起以蔡英文為核心的領導體制。

  2008年接手民進黨後,蔡英文首先安撫蠢蠢欲動的派系勢力,繼而以小額募款的方式,迅速解決了當時最為棘手的財務危機,初步樹立起個人權威。在6年多的黨主席任內,蔡英文發揮其非典型政治人物的優勢,以不同於民進黨傳統派的柔性風格,帶領黨完成蛻變,也實現了個人與政黨實力的互利式增長。

  但蔡英文上臺執政,並不意味著就徹底收復了黨內派系勢力。此前黨內各派系為重返執政而暫時隱忍的矛盾,有可能因權位分配再度浮出水面。目前蔡英文對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遊錫堃等黨內大佬採取的“敬而遠之”策略的效果似乎出現弱化,呂秀蓮等開始放話表達對蔡英文的不滿。而蔡英文以蘇嘉全強壓柯建銘取得“立法院”院長職位的做法,也勢必加深蔡英文與柯建銘之間的嫌隙。未來“立法院”到底“姓蔡”還是“姓柯”,雙方關係如何平衡,也將考驗蔡英文的政治智慧。

  矛盾五:民進黨的草根性與台灣政治發展中的精英情結

  民進黨延續了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黨外運動”的血脈,政黨文化也繼承了“黨外”人士的鬥爭性格。在發展早期,為了與國民黨的社會基礎相區隔,偏向強調自身代表“本土”、南部與勞工階層等屬性,在政治人才選拔和政治語言運用上表現出較強的草根性。雖然這種特徵對草創期的民進黨進行政治動員、凝聚基本盤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成為制約其擴展社會基礎與爭取中間選民的障礙。而國民黨帶領台灣實現經濟騰飛,完成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成功經驗,也在民眾心中種下了精英情結。因此如果民進黨無法彰顯其治理能力與精英人才儲備,易讓城市中産階層等精英群體産生民進黨草根性有餘而治理能力不足的質疑。

  在從“在野”走向“執政”的過程中,為增強選民對民進黨治理能力的信心,蔡英文將自己標榜為“以專業知識背景崛起的女性政治領袖”,並借助小英教育基金會及政黨智庫,網羅一批“前朝官員”和知名學者,向社會展示民進黨的治理人才儲備。

  但從蔡英文上臺後的人事佈局來看,林全“內閣”被外界譏為“老藍男”“內閣”,很多重要官員都為“前朝舊將”,不但讓外界看不到耳目一新的氣象,更隨著在“內政”、兩岸、軍事領域的不斷“出包”,再次暴露出民進黨缺乏治理人才的短板。( 王鴻志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研究員 )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