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中秋節,讓我們吃著月餅品味“團圓”文化

2016-09-14 17:26:42|來源:國際在線|編輯:蔣麗麗

  一年一度,中秋節。

  這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在秋日碩果豐碩充滿豐收希望的季節,一家人圍坐在桌子前,面對郎朗清輝明月,共同品嘗一塊象徵團圓與和美的月餅,秋果味美,美酒飄香,此情此景,也難怪每一個在外漂泊的遊子在這一天都歸心似箭一般想要回家,想要團圓。

  有人説現在隨著網絡技術的發達,無論走多遠,人們都能“天涯若比鄰”,所以中秋節的“團圓”已經不像是過去通信手段不發達的時候人們對於分離和思念分外的刻骨銘心,所以,不論是春節還是中秋節,年節的味道慢慢的在變淡,反倒是搶紅包等新興的娛樂或者説祝福方式更流行了。

  這或許是實情,但是筆者相信,中秋節的“團圓”文化不會因為視頻技術的發展和搶紅包等新興娛樂方式的發達而被沖淡,遺忘,因為不論視頻能夠多麼高清和近在眼前,活靈活現,人們對於親情的感知、孝道的傳達、心靈的交流都是通過一張飯桌、幾塊月餅、一桌飯菜、滿屋笑聲來實現的,這是流淌于中國人血液裏的“團圓”文化,這是存在於中國人基因裏的文化“密碼”,這更是每個中國人對於“團圓”一詞自覺點甚至是下意識的文化認同,這種認同,不會因為技術、距離、時間的改變而變化,就像有些人對家鄉美食先天有一種思念和認同一樣。

  所以對於中秋節,無論是偏遠鄉村的普通村民,還是旅居國外的孤身遊子,每個人對於“團圓”的理解就是通過中秋節這樣一個文化符號、節日標誌不斷的強化印象,不斷的體味這种家的溫暖,團圓的溫馨,而每一個人也在這種團聚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對親情和愛情以及友情的理解。

  在中國人的文化認同裏,團圓、團聚可能是最容易獲得最大人群支持和感動的詞語,因為這是每個人心裏最柔軟的部分,因為它關涉著父母、愛人、子女、親朋好友,這是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親密關係的全部;同時,這也是每個中國人內心最“堅硬”的地方,因為我們可以為了團圓、為了更美好幸福的團圓在陌生的城市默默的打拼、積攢、期待,而這種帶著美好團圓期待的隱忍和堅韌,成就了無數普通人或大或小的理想,團圓讓我們更堅強,更堅韌,更有動力堅持下去。

  更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現代社會人口流動的頻繁,團圓成為維繫社會、家庭、個體關係的重要潤滑劑,而中秋節則是不斷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人和社會、家庭之間重要關係的“標誌”,我們用月餅、美酒以及和家人的團聚交流來享受團圓文化帶給我們的精神愉悅,在感謝生命、生活的同時,也更加積極的面對人生各種挑戰,因為團聚真好,生命真好,親情真好。

  一直以來,筆者都不能忘記一個難忘的兒時記憶:秋天,八月十五那天,和父母、姐姐在地裏農忙到月亮升起,年幼的我饑腸轆轆,惦記著母親買的粗陋包裝的月餅,等回到家裏,已經是晚上八點多,一家人吃著簡單的飯菜,吃完一塊月餅,懷揣另一塊不捨得一起吃完的月餅,很快進入夢鄉……兒時的記憶簡單清晰,甚至沒有什麼感人片段,但那麼多年,依然依稀入夢,讓我感懷。中秋,就讓我們吃著月餅品味團圓……(何禾)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