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深挖“內生動力” 避免“脫貧急躁症”

2016-10-21 11:40:59|來源:中國經濟網|編輯:王瑞芳

  10月17日,我國迎來第三個扶貧日。近日,國務院扶貧辦新聞發言人、政策法規司司長蘇國霞在扶貧日活動安排新聞發佈會上指出,目前全國有多地患上了“脫貧急躁症”。(10月19日《中國青年報》)

  扶貧脫貧關係到我國能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事關到2030年“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貧困”這一人類發展核心目標之一能否實現。當前,我國扶貧事業已經進入最後的攻堅階段,時間緊、任務重,一些地區存在虛假脫貧、“福利陷阱”,個別地方甚至出現了領導發動各級幹部職工捐款,“推著貧苦戶脫貧奔小康”的現象。克服這些“脫貧急躁症”,還是要從深挖“內生動力”上著手,探索出適合本地的脫貧路徑。

  深挖脫貧內生動力,首先應變“輸血”為“造血”,加強貧困地區産業培育。貧困地區普遍存在缺乏産業或産業落後的問題,因此要立足當地資源環境條件,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遊則遊、宜商則商,探索培育出適合貧困地區本身的産業,幫助扶持貧困村和貧困戶依靠辛勤勞動和合理經營脫貧,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捐款捐物”的“立馬扶貧”方式要慎用少用。蓋因這種扶貧方式只能緩解一時,不能有效改變當地貧困戶的生活生産情況,甚至有可能助長“等靠要”的想法,也會加重部分在職幹部職工的生活負擔,得不償失。精準扶貧的關鍵在於能夠找準並拔除“窮根”,“授之以漁”才能夠使貧困戶具有脫貧的內生動力。

  其二,“扶貧”重在“扶智”,教育和技能培訓可以有效阻止貧窮的代際傳遞。在所有教育類型中,中等職業教育是離農村貧困群眾距離最近的,也最能産生直接的收入提升效應。貧困地區的年輕人如果能通過職業培訓走出大山,其所在的家庭就能走上脫貧之路。各地不僅應該面向農村、山區開展多種類型的職業培訓,更應該保障貧困家庭適齡學童不失學。

  最後,為了鞏固脫貧成果,應夯實民生“兜底”,強化保障。處於貧困線附近的家庭因一次意外、一場大病就可能致貧或是再次返貧。因此,要夯實社會保障兜底,對部分靠自己努力確實無法擺脫貧困的群體,通過社會保障解決這部分人的溫飽問題,守住“最後一條線”。在兜底的制度設計方面,各地也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比如甘肅省開展的“衛生扶貧行動”,通過種建設貧困地區醫療基礎設施的方式,改善當地醫療條件,就有效減少了因病致貧及因病返貧,值得借鑒。

  中華民族已自強不息地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了千百年,我們崇敬英雄,更敬佩那些依靠自身努力奮鬥改變生活困境的平凡人。扶貧這項事業需要在認識現實、把握規律的基礎上紮實推進,越是接近勝利越要能夠沉得住氣,深挖脫貧“內生動力”,避免“脫貧急躁症”,一起緊緊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入全面小康社會。(中國經濟網網友 簡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