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16年世界將面臨的挑戰:世界還會安全嗎?

2016-01-02 04:00:28|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韓基韜

  解讀2016年世界將面臨的挑戰:世界還會安全嗎?

  解讀2016年世界將面臨的挑戰:世界還會安全嗎?

  歐洲難民

  2016年來了。對於世界而言,這註定將是大事頻發的一年,也將是在動蕩中尋求希望的一年。

  來自全世界的體育健兒將在2016年夏天齊聚裏約熱內盧,揮灑人類身體的極限。而可能出現在看臺上的巴西總統羅塞夫,則與遠在北半球的德國總統默克爾、美國總統候選人希拉裏以及美聯儲主席耶倫一道,被視作將影響這一年的重要女性力量。

  俄羅斯總統普京將在克裡姆林宮繼續縱橫捭闔,與西方週旋。世界也將迎來一個選舉和投票的關鍵年份,誰將領導美國,英國是否會退出歐盟,日本參議院大選結果如何,這些都將為世界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更多的難民還在涌向歐洲,“伊斯蘭國”發出的恐怖威脅言猶在耳。中東亂局滋生蔓延的重重危機,早已衝破地緣的限制,向全球擴散。

  一國之殤,一地之變,影響的是整個世界的局勢。這是2015年帶給我們最深刻的啟示,也將是2016年必須直面的現實。“地球村”裏的地緣政治早已不再是幾個相關國家的博弈,無論是難民、爭議海域的戰艦還是一個國家瀕臨破産的財政,蝴蝶扇一扇翅膀,都有可能影響全球,牽一髮而動全身。

  新的一年,世界會怎樣?本報記者採訪多位國際問題專家,為您解讀:

  受訪專家

  (按文中順序):

  ◆沈驥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徐洪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

  ◆李偉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

  ◆王 軍(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總工程師)

  ◆崔洪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

  ◆李 偉(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

  ◆蘇曉暉(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1

  經濟整體復蘇艱難

  國際油價還會跌嗎?

  從年初開始延續的國際油價低迷,到年中的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再到年末的美聯儲加息引發各大經濟體緊張應對,2015年的世界經濟步履蹣跚,始終未能真正走出金融危機的長期陰影。新的一年,世界經濟能否迎來新的希望,實現徹底復蘇?

  在最新發佈的經濟展望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分別將2016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期修改為3.6%和3.3%,雖然較2015年全球增幅預估有所上升,但與此前有關2016年的預期相比均有下調。

  “2016年,世界經濟可能溫和復蘇,但是速度不會很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沈驥如認為,“全球經濟發展不平衡將依然存在,難以得到徹底的改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也持相同觀點:“世界經濟想要在2016年實現整體復蘇非常艱難,主要的風險來自於新興經濟體的金融波動。”

  隨著美聯儲在2015年末正式啟動加息進程,美元升值,資本回流,新興經濟體將面臨經濟下行、貨幣貶值、市場流動性不足的壓力。路透社直言,雖然美聯儲若能如其所承諾的緩慢加息,新興市場貨幣在2016年可能相對平靜,但要想實現大逆轉仍是機會渺茫。

  “總體而言,西半球要好于東半球,北半球要好于南半球。”徐洪才認為,相比新興市場的波動風險,歐洲雖然尚未根治希臘債務危機這個“慢性病”,但2016年容克投資計劃的落實,還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拉動歐洲經濟的溫和復蘇,日本經濟的表現則將繼續不溫不火、差強人意。

  經合組織也對發達經濟體在2016的表現做出相對樂觀的評估,認為美國的GDP增速將在2.5%左右,歐元區為1.8%,日本為1%,比2015年均有所提高。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聯儲逐步加息、收緊銀根的同時,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還將繼續維持量寬,發達經濟體背道而馳的貨幣政策將使國際金融市場在2016年面臨更多的動蕩風險。

  而當我們討論2016年的世界經濟時,有一個話題難以回避:國際油價。2015年,國際油價經歷“跳崖式”下跌,讓全球市場心驚肉跳。在年終回顧中,英國《每日電訊報》專欄作家羅格·布特爾將暴跌的油價與中國經濟一起,列為2015年世界經濟的兩大主題。

  2016年,連連下跌的頹勢能否被扭轉?答案似乎不容樂觀。

  “2016年,大宗商品價格尤其是油價仍將低價徘徊。”徐洪才認為,這與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為保市場份額而堅持不減産的決定密切相關。

  同時,美國剛剛解除了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伊朗也在國際制裁鬆綁後即將重磅回歸。這意味著,2016年的國際原油市場還將迎來更多供給方。

  一面是源源不斷的供應,一面是遲遲不見起色的需求。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將成為拖住油價上漲腳步的最大束縛。根據國際能源署最新的預測,由於世界經濟前景低迷,2016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還將繼續放緩,供應過剩的局面將持續到2016年晚些時候。高盛甚至預測,2016年油價可能跌到20美元/桶。

  “今後,新能源的大量採用必然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同時,隨著各國逐步調整經濟結構,鋼鐵、水泥等産品的原料鐵礦石、煤炭的需求也將下降。”沈驥如認為,不僅是石油,鐵礦石、鋁、銅等大宗商品價格都將在2016年繼續走低。“這對於美國、歐洲、日本等能源進口國來説是利大於弊;而對於OPEC成員國以及俄羅斯、巴西等出口國來説,則將使其經濟面臨更多下行壓力。”

  2

  新老問題相互交織

  世界還會安全嗎?

  2016年,有些事情會如期上演,比如這一年的9月21日還將是聯合國大會定下的“國際和平日”。有些事情卻難遂人願,比如,世界和平的真正到來。

  2015年,傳統安全問題與非傳統安全問題交織出現,給世界帶來諸多困擾。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氣焰囂張的“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及其帶給全球的恐怖主義陰影。

  “整體上看,2016年‘伊斯蘭國’的發展勢頭可能會減緩。”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李偉建分析指出,“因為從2015年後幾個月的趨勢來看,國際社會正在形成合力打擊‘伊斯蘭國’的共識。”

  這種共識以2015年底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兩項決議為主要標誌:一項是關於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力爭在2016年1月初啟動敘利亞各派正式和談,並且呼籲各國按相關安理會決議打擊極端恐怖組織;另一項則是要求所有國家對“伊斯蘭國”、基地組織和相關個人、團體和實體採取凍結資金、禁止入境或過境、武器禁運等制裁措施。

  “這將使得‘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在敘利亞的大本營遭到很大的削弱,影響力趨於分散。”李偉建説。

  不過,新問題也將隨之産生。“‘伊斯蘭國’可能向利比亞等其他一些脆弱國家流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很有可能會不斷製造一些‘獨狼式’的暴恐活動,一方面報複國際社會的打擊行動,另一方面顯示自己依然存在。”李偉建説。

  而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蘇曉暉看來,儘管國際社會有關共同打擊“伊斯蘭國”的共識正在形成,但各方誠意究竟多少,還需掂量。“大家都清楚,‘伊斯蘭國’一時半會兒打不掉,所以只是有限的合作。”

  《經濟學人》更是直言,所有國家都希望看到“伊斯蘭國”被毀滅,然而大多數國家都不會在日程表中將此事排在首要位置。

  除了“伊斯蘭國”之外,2016年,還有不少安全問題將困擾世界許多地方。在尼日利亞,“博科聖地”極端組織繼續進行著血腥屠殺;在阿富汗,按計劃美軍將在2016年底基本撤出,然而和平與穩定遲遲沒有在這個國家出現;在拉丁美洲,大規模的兇殺與毒品威脅著地區安全……

  專家認為,2016年,非傳統安全問題還有可能再次凸顯,尤其在與傳統安全的因素結合之後,其影響更值得警惕。

  “近年來,來自非傳統安全的威脅一直在上升,例如網絡安全問題就始終存在,只是之前暫時被其他更為緊迫的問題所遮蓋了。”蘇曉暉認為,這些問題有可能在2016年引起國際社會更多的注意。

  中國信息安全測評中心總工程師王軍也認為,儘管“棱鏡門”已爆發數年,但它所暴露出來的這種大規模監聽網絡空間信息的行為既沒有消失,也沒有減少。“2016年,網絡安全可能在雙邊關係、多邊關係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有時甚至排在首要位置。”

  此外,作為各國經濟、軍事的命脈,石油價格的波動或是低迷,也有可能引發新的安全問題。Zero Hedge財經網站與彭博社日前聯合幾十位專家學者,預測了2016年可能出現的10種“最壞的情況”,排在首位的就是“伊斯蘭國”襲擊中東石油生産國的戰略基礎設施,影響國際油價攀升到100美元/桶,引爆能源危機。同時,2016年新舊能源之間的競爭還將繼續,甚至更為激烈,傳統産油大國是否會因為難以承受低油價壓力出現經濟崩潰,進而爆發更大危機?並非全無可能。

  3

  禍根不除災難不已

  難民危機會泛國際化嗎?

  2015年,一個叫艾蘭·庫爾迪的敘利亞小難民戳中了全世界的淚點。歐洲正在經歷的一場史上最嚴重的難民危機,以一種極其悲慘的方式呈現於世人面前。根據國際移民組織發佈的最新數據,2015年,超過100萬難民和移民抵達歐洲,人數是前一年的4倍。

  更令人揪心的是,如果不及時採取有效措施,2016年,數字還將更觸目驚心。德國經濟研究所發佈報告稱,僅在德國,2016年就將再有100萬難民涌入。歐盟委員會預測,到2017年,進入歐洲的難民總數將達到300萬。

  面對愈演愈烈的難民危機,歐盟各國已然意識到只有努力促成共識、形成合力,才有可能眾志成城。2015年底,歐盟委員會提議組建共同邊防管控機構,以確保歐盟外部邊界能針對難民危機及時採取措施。此外,歐盟還向土耳其、黎巴嫩、約旦等周邊主要的難民來源地增加投入,並且積極斡旋敘利亞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以期從源頭上遏制難民的産生。

  “難民問題牽涉各方利益,歐盟現在需要同時做很多事。2016年,歐洲難民危機的解決仍將經歷不少曲折,推進的進度會很緩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認為,基於歐盟正在採取的應對措施,2016年涌入歐洲的難民人數可能會比此前預計的有所減少。但令歐洲頗為擔心的是,難民的來源地或將有所擴大,除了敘利亞,可能還有來自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南亞地區的難民。

  而對歐洲以外的其他國家來説,面對難民危機,隔岸觀火絕非最佳選擇。如聯合國難民署發言人邁克爾·穆勒所言,“難民不僅是歐洲的問題,也是全球性問題”。如果不加以警惕,歐洲之痛很有可能在2016年演化為全球之殤。

  “造成難民的主要因素是戰亂、恐怖主義以及一些國家自身存在的治理問題。如果這三個因素在2016年繼續存在,甚至升級,或是在已有地區衝突之外引爆新的熱點,那麼難民的絕對人數還會增加。”在崔洪建看來,人數的增加,將使難民的擴散、遷移變得無序,尤其在目前歐洲想方設法控制難民進入的情況下,這些難民可能會繞道其他國家去往歐洲,或是直接將目標轉向其他國家。

  事實上,對於焦頭爛額的歐洲而言,將難民問題國際化,也是其為求自保的一個重要設想。

  在2015年的G20領導人峰會上,一位歐盟高級官員就曾表示,“20國集團必須認識到難民危機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並將其擺上G20峰會的議事桌。

  “歐盟希望其他國家不僅要通過聯合國渠道加大在解決難民問題上的財政支持,還應該共同承擔一些維護地區穩定的責任。”崔洪建認為,2016年歐盟還將繼續試圖將難民問題提升到全球層面。

  而如今,歐洲以外的世界各國也逐漸意識到,難民將是他們在2016年無法回避的話題。自2015年下半年起,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陸續表示,將接收一部分來自中東地區的難民。據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薩曼莎·鮑爾透露,美國總統奧巴馬還計劃在2016年9月聯合國大會期間舉辦高級別峰會,以應對全球難民危機。

  2016年,接受難民危機考驗的,將不再只是歐洲,而是全球。

  4

  地緣政治風險潛伏

  “蝴蝶翅膀”會擾動全球嗎?

  展望2016年,無論是研究機構還是專家、學者都認為,這種趨勢還將繼續,地緣政治的“蝴蝶翅膀”仍有可能扇動世界,派生出諸多全球性問題。

  “不管是大國之間還是地區國家之間,它們的聯繫在變得更為緊密而非更為鬆散。因此,一旦有導火索,就可能發生連鎖反應,波及眾多國家。”蘇曉暉説。

  Zero Hedge財經網站與彭博社也預測,2016年,雖然金融資本市場的前景充滿不詳的徵兆,“但地緣政治的前景更讓人害怕”。

  檢視全球三大地緣政治熱點地區可以發現,歐洲、中東和亞太在2016年都潛伏諸多風險。

  在歐洲,隨著歐盟對自身內部和周邊管控能力的下降,地區形勢存在持續混亂的可能。其東向的烏克蘭危機,南向的恐怖主義威脅和難民危機,都如懸在頭頂的達摩克斯之劍,需要時時警惕。此外,2016年,歐洲內部的團結也將面臨衝擊與挑戰:英國可能在今年就脫歐問題舉行公投,西班牙也有可能就加泰羅尼亞地區獨立問題進行公投,重重債務危機中的希臘同樣存在離開歐元區的可能。

  “歐洲正在考慮用更廣闊的視角來解決問題。但在其自身能力下降的情況下,出現‘黑天鵝事件’的概率是很大的。”崔洪建説。

  在中東,舊的格局已經被打破,新的格局雛形未現。2016年,各方勢力將繼續從空中打擊“伊斯蘭國”,是否派遣地面部隊仍然未知;美俄會繼續在敘利亞“鬥法”;也門衝突尚未調和;土耳其與俄羅斯在2015年意外而起的衝突,其影響需要在新的一年繼續消化。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偉認為,地緣政治問題在中東正處於集中爆發的階段,一些衝突呈現愈加激烈的態勢,這一地區的碎片化趨勢將繼續,並有可能在2016年重新組合。

  在亞太,2016年也將熱點頻出。有分析認為,鋻於歐洲的主要矛盾暫時不太可能突然失控、中東雖然混亂卻難有新變,因此亞太或將成為2016年地緣政治的主要看點。

  “2015年,南海問題出現了大國政治化的趨勢,美國已經攪入其中。2016年,美國可能採取進一步示威行動,這種攪局將不斷加深。”蘇曉暉稱。她同時認為,朝鮮半島局勢也需要關注,最近幾年亞太局勢看似平穩,一定程度上與朝鮮沒有發射火箭有關,一旦形勢變化,這一地區會重陷緊張。

  不過,分析認為,雖然熱點地區風險潛伏,但是2016年地緣政治背後的大國博弈將維持在可控範圍之內。畢竟,一個混亂的世界,對誰都沒有好處。

  蘇曉暉以頗為世界關注的美俄關係為例,“從美國來説,2016年大選臨近,奧巴馬政府將儘量避免冒險,不會有與俄羅斯發生正面衝撞的打算;俄羅斯方面看似動作很大,但其根本目的也還是希望和西方緩和關係,為自身發展營造更好的環境。因此,大國博弈可能趨緩。”

  沈驥如也認為:“大國之間在地緣政治上的鬥爭是始終存在的,但是2016年應該不會引起更多的漩渦,因為主要大國都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