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特朗普何以製造美版“黑天鵝”

2016-11-10 00:01:10|來源:新華網|編輯:靳松

  新華社華盛頓11月9日電(國際觀察)特朗普何以製造美版“黑天鵝”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周效政 顏亮

  美國媒體9日公佈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擊敗民主黨對手希拉裏·克林頓,贏得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希拉裏已致電特朗普承認失敗,共和黨同時還維持了國會參眾兩院多數黨地位。

  大選塵埃落定,留下一個蒙受創傷和分裂的美國。分析人士指出,這是一個影響遠超英國“脫歐”公投的美版“黑天鵝”事件,不僅給美國和世界帶來震動,也留下很多懸念,背後原因值得深思。

  民調集體誤判

  此次美國總統選舉出現了與英國“脫歐”公投相似的一幕——絕大多數選前民調預測失敗。

  即便是力挺特朗普的福克斯電視臺的選前民調,也一直顯示希拉裏在全國和多數搖擺州全面領先。《紐約時報》一度認為特朗普獲勝概率僅5%。就在8日投票站開門之時,號稱“民調之王”的538網站還認為希拉裏有大約72%的勝率。

  對此,有美國媒體評論説:“每個人都錯了。”

  美媒認為,白人,尤其是白人藍領超乎尋常的高投票率為特朗普勝選立下汗馬功勞。微軟-全國廣播公司(MSNBC)報道的初步出口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在沒有受過大學教育的白人中支持率高達65%,而希拉裏在這一群體中的支持率只有29%。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許多支持特朗普的白人不願表露自己真正的投票傾向,直到選舉日才投下沉默的“抗議票”。而希拉裏團隊及其支持者對選情過於自信,再加上美國政界、學界、商界和主流媒體幾乎一邊倒地反對特朗普,這可能是造成美國選前民調集體誤判的重要原因。

  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達雷爾·韋斯特認為,選舉結果證明,特朗普的白人藍領攻略是“非常成功的競選戰略”。這些生活在美國中西部的白人藍領認為全球化使他們失去工作,怨恨奧巴馬執政八年“過於照顧”非洲裔和拉美裔等少數族裔,強烈支持特朗普重新談判自貿協定等主張。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奧巴馬政府的少數族裔政策也導致不同少數族裔之間的矛盾,不少亞裔中産精英因此成為特朗普的忠實擁躉。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人口結構變遷趨勢顯示,21世紀中葉後,美國可能將不再是白人佔多數的國家。而特朗普反對非法移民、加強法律和秩序等強硬主張,正呼應了整個白人群體的這種“身份焦慮”。特朗普勝選後,有美媒認為,他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國一個單一族裔(白人)的勝利。

  多種因素“助攻”

  有觀察人士指出,除了族裔問題外,特朗普的獲勝還有其他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在某種程度上,特朗普的勝利有網絡駭客和“維基揭秘”的很大功勞。他們可以説是幾乎單槍匹馬進行選戰的特朗普最得力的“神助攻”。

  在此次大選進程中,“維基揭秘”堅持不懈地曝光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和希拉裏競選團隊的內部郵件,其內容猶如美劇《紙牌屋》現實版,充滿各種能夠被精英“理解”卻令草根選民厭惡的政治潛規則操作,使希拉裏“不誠信政客”的形象一再被板上釘釘。從這一點來看,這也可以算是網絡駭客首次成功干預美國大選。

  其次,希拉裏自身弱點不少。雖然她一直步步為營,穩紮穩打,努力經營“非洲裔+拉美裔+其他少數族裔+千禧一代+郊區白人女性+大學以上教育程度白人”的票倉聯盟,但其支持者投票積極性遠不及特朗普支持者。

  與此同時,希拉裏始終無法擺脫對她的誠信質疑,也始終沒有擺脫“奧巴馬第三任期”的定位,沒能提供可以激發選民投票熱情的變革願景。她主打“特朗普不靠譜”戰略,但她所承諾的“可預期的美國”受到全球市場和西方世界歡迎,卻被失望的美國民眾拒絕。而她的傳統精英意識也導致她難以真正理解支持特朗普的草根群體的訴求。

  再次,10月底,聯邦調查局局長詹姆斯·科米在距投票日不足兩周時突然宣佈,對新發現的希拉裏郵件展開調查,這成為特朗普選情的關鍵轉捩點。此前,希拉裏在搖擺州支持率大幅領先,多數媒體和專家認為其獲勝已無懸念。但在聯邦調查局重啟調查後,特朗普支持率大漲。民調顯示,有很多人是為了反對希拉裏而投特朗普一票。

  最終,在各方巨大壓力下,科米趕在投票日到來前兩天為希拉裏“脫罪”,但這卻惹惱了很多本就質疑希拉裏誠信的選民。由於這一事件距離大選投票日太近,因此造成的衝擊難以消化。從這一點來看,與“維基揭秘”一樣,聯邦調查局也在今年大選的選情轉折中扮演了令人意外的重要角色。

  民眾渴望變革

  這次美國大選結果至少印證了這樣一項選前民調結果:美國選民在選擇國家領導人時,主要按族裔、性別、收入水準、教育程度乃至對政府的信任程度等“選邊站隊”。

  可以説,投票站裏,濃縮著一個分裂、焦慮、渴望變革的美國。

  從深層原因看,特朗普贏在白人面對美國少數族裔人口不斷增加而産生的身份焦慮危機,贏在美國貧富差距過大、中産階級實際收入下降的嚴酷社會現實,贏在草根民眾反金錢政治、反政治“作弊制度”的普遍不滿情緒,也贏在充分利用影響力激增的社交媒體的競選策略。在此背景下,他把“政治不正確”的言論作為激發與他有相似價值觀的白人和其他族裔選民投票激情的重要法寶。

  經過一場漫長的選戰,特朗普最終贏了,但也讓世人看到了美國民眾中四處瀰漫的焦慮感。

  數據顯示,近一半美國成年人稱自己拿不出400美元臨時應急。孩子讀大學的費用更是讓美國許多家庭普遍感到焦慮。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美國民眾對如何保障可能長達幾十年的退休生活缺乏安全感。這些焦慮,對美國民眾手中選票的取向産生很大影響。

  更深層的焦慮則來自機會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的不斷加劇。如今,佔人口0.1%的最富有家庭的財富與90%美國人所擁有的財富不相上下。貧富差距的擴大直接加劇了教育和工作機會的起點不平等,構成“贏者通吃”的惡性循環。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今年大選中,不論號召“民主社會主義革命”的民主黨總統競選人伯尼·桑德斯,還是以反非法移民、反自貿協定主張迎合白人藍領的特朗普,他們的異軍突起都體現了美國草根階層因受到擠壓而感到不安全,並因此對精英階層和建制派的漠然無為感到憤恨。

  分析人士認為,這次大選,見證了美國草根民眾反建制、反精英的大潮,以及民粹主義、排外主義的高漲。他們中很多人所關注的政策議題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他們反感精英階層和建制派,渴望美國變革。

  大選塵埃落定,留下一個蒙受創傷的美國。《華爾街日報》7日公佈的投票前最後一次民調結果顯示,接近三分之二的選民説,這場選戰使他們“對國家的自豪感減弱”;近六成選民説,他們對兩名候選人都不滿意;大約半數選民説,不管誰贏得大選,他們都沒有做好準備支持新總統。

  面對“沒有準備好”的美國選民,特朗普準備怎麼辦?他無疑給美國帶來了新的變革可能,但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懸念。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