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談】中國的互聯網與社會發展狀況

2016-11-16 11:25:35|來源:中國網|編輯:王瑞芳

圖片默認標題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於本週在浙江烏鎮舉行。在去年的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將在偏遠山村普及網絡寬頻,促進農村地區發展。他肯定了共享經濟的重要性,以及國際文化合作和創新在中國經濟升級和改善民眾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今年以來,中國出臺了一系列發展互聯網經濟的大膽舉措。這些舉措都認識到有效利用互聯網對提高勞動生産力和改善公共服務至關重要。2015年6月24日,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示:“我們過去常説,在信息尤其是互聯網領域,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現在,我們很可能就站在這樣一條起跑線上,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發達國家擁有更大的優勢。”這種普遍的互聯互通給了中國在互聯網這一關鍵領域領先全球的機會。

  不可否認,語言是發展社會生産力、促進全球互聯互通和共同協作的最佳工具。但是,有效重組人們的關係取決於技術、科學和文化的進步是否能夠帶來人類解放,而後者是判斷社會主義進步的基本依據。

  中國與全球市場和文化的融合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中國吸收應用世界創新理念和技術的能力使其獲得了長達數十年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

  中國擁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的互聯網用戶。中國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基於兩個政策。第一,其基礎設施來自於公共投資且為公眾所有。第二,中國對國際互聯網巨頭在中國的發展加以管理。如果中國滿足了諸如臉譜、谷歌、亞馬遜、雅虎和YouTube等國際互聯網公司的要求,這些公司將會使中國的互聯網服務於它們和美國國家安全局的利益。愛德華·斯諾登揭露了谷歌等公司樂於向美國國家安全局出賣靈魂並幫他們監控全世界,而谷歌的公司格言還是“不做惡”(Don't be evil)。事實上,美國國家安全局創造了全球最強大的監聽網絡。美國的網絡霸權企圖將互聯網影響力掌控在它自己和少數公司手裏。

  中國的科技發展由數個國家發展規劃引導,這些規劃旨在形成整體、促進創新。但中國的創新動力卻受阻于交叉的部門利益。為了扭轉這一局面,40個相關政府部門協調一致,鞏固並重組了中國的科技發展體系。

  中國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像發達國家,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意味著即使身處偏遠地方也能活躍使用互聯網。這也就意味著,在互聯網社會,技術手段可以克服計劃經濟原本存在的信息傳播障礙。

  互聯網對中國社會、文化和經濟方面的影響巨大。互聯網有助於整合生産、分配和交換,從而滿足人們的需要。互聯網同時也可以使工作、管理、核算、計劃、消費者權利保護等變得更加民主,並提供公共服務。成熟的互聯網為日趨成熟的社會主義提供了技術前提,科技進步的成果將惠及全人類。(海科·邱(Heiko Khoo)英國/編譯:張露露)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