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體驗式旅遊讓中非人文交流“跑起來”

2017-01-05 17:22:19|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施盈盈給孩子們講解野生動物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彭睿):1月7日至12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將開始其為期六天的非洲五國之行。連續27年,中國外長的新年首訪選擇了這片與中國相距遙遠,卻稱得上是聯繫最為緊密的大陸。“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隨著中非關係的進一步深化,中非民眾之間的交往與互信也愈發加深,其中涌現出了無數動人故事。這些故事大多發生在普通人身上,也許他們的國籍、膚色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但卻都同樣懷揣夢想、勇敢打拼。

  “人是從大自然來的,在這樣一個大自然的環境裏面讓人非常的愉悅。確實在這個環境裏面你會感受到,比如説那庫魯,原來有很多的火烈鳥,但它現在就沒有什麼火烈鳥了,有很多的動物都在消亡。於是就會問‘其實我們應該做些什麼東西’。”這是“波布非洲”平臺創始人、爽朗女孩兒施盈盈的一段心內獨白。“波布”,是由非洲神樹——猴麵包樹的英文名字音譯而來,代表著希望紮根非洲大地,並將這裡的美好和神奇傳播出去,讓更多人共同分享非洲最純凈的饋贈。

  “波布非洲”創立之初,一些攝影愛好者把非洲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拍攝下來,呈現給中國人,同時也記錄中國人為非洲發展所付出的努力。最開始“波布非洲”五、六十名志願者通過編譯非洲各國報刊雜誌、電視廣播中的新聞資訊,以及講述親身經歷的奇聞異事,來服務當地華人。慢慢的,許多身在國內,從未踏足非洲土地的中國人開始對這些新鮮的圖片、有趣的故事和它們背後的種種産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波布非洲”逐步開始從文化體驗、攝影創作、時尚創意、動物保護、人文關懷、公益事業等多個方面為中國人的非洲旅行提供深度服務。施盈盈説:“有很多人每次我們回來的時候都會説‘那你給我帶點這個吧,給我帶點那個吧。’很多人從來沒有來過非洲,看到我們的馬賽布啊、項鍊啊,就覺得‘這個東西挺好的,挺有意思的,它是什麼材料做的?它背後有什麼故事?’我們就覺得説,通過産品的方式去推廣非洲的文化,可能是比較好的一條路。”

  從主打非洲故事的攝影類博客“黑攝會”,到推出産品的網購微信公眾號“全非購”,再到現在融入體驗式旅遊等全方位服務,“波布非洲”經歷的是不斷的探索與演變,將一個有著小願望、小理想的志願者組織發展壯大成為有擔當、有作為的中國涉非新媒體品牌。盈盈告訴我們,做“波布非洲”這樣一個新媒體平臺,不僅僅是想讓中非人民彼此知道,更希望大家彼此了解,走進彼此的生活。

王瑾秀與盧旺達婦女

  來自上海的王瑾秀老師之前對非洲的了解僅限于從某些電影上獲得的一知半解的片段,這些片面的印象在她到非洲深度旅遊以後就都被顛覆了。她説:“很早以前我看過一部電影,叫《盧旺達飯店》。我們對盧旺達的了解呢僅僅是它內部的民族爭鬥與大屠殺。我們去了以後,(當地百姓)都非常的平和、寬容、寬厚,面向未來而不追究過去的這樣一種胸懷。第二個(印象深刻)的就是盧旺達普通的人家,他們地裏面有木薯,樹上有牛油果,土裏還有吃不盡的土豆。這些婦女背上背著孩子,割完草以後(把草)頂在頭上,做香蕉酒,做編織,很真誠地微笑著看著你。這種簡單的快樂是我們現在這種浮躁的社會給我很大震動的。”

  普通盧旺達家庭生活是什麼樣的?住什麼樣的房子?每天吃什麼?怎麼教育孩子?帶著很多好奇,在“波布非洲”的帶領下,一行八人走進了普通盧旺達人家庭。深度旅行結束回國後,王老師把照片洗出來連同一些中國的風光照片託人帶給這家盧旺達家庭的孩子們。

  其實,這就是“波布”在非洲當地很受歡迎的項目——“你不能去看中國,我把中國帶給你!”來自中國各地的旅遊愛好者把遊歷照片洗出來,用英文標注好地名,每到一片社區,就為社區百姓逐一介紹照片中的圖景,然後留給他們作為紀念。施盈盈説:“孩子們拿到照片的時候都特別特別興奮,那些婦女,因為她們沒有錢去洗這麼好的照片。我們持續做這個項目的時候,第一年看到她是這樣,第二年也看到她的生活也發生了一些改變。一些孩子教育上的一些改變。也是堅信了要把體驗旅行以及公益之旅這種方式很好地繼續下去。”

  盧旺達Azizi Life社團負責人朱麗葉經常與“波布”打交道,每當看到中國朋友向她們投來好奇、友善、讚嘆的眼神,都更加堅定了她與姐妹們的信念——“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Azizi’(斯瓦希裏語)‘彌足珍貴’‘妙不可言’的。”朱麗葉説:“‘波布非洲’組織中國志願者來我們村子和社區跟大夥兒體驗生活、交流思想。中國來的朋友從而能夠了解盧旺達的現狀,反之我們盧旺達人也能夠了解到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我們的合作主要關注提高當地百姓的勞動技能、旅遊發展、健康衛生和兒童教育。”

李慧伊和Jambo Toto的孩子們

  基於這種想法,“波布”上還發起了多種形式的公益活動召集帖,其中就包括了肯尼亞Jambo Toto(中文意“你好,孩子”)兒童中心志願者招募活動。施盈盈説:“我們的團友裏面,五、六十歲的,做起公益來都毫不含糊。他們到馬賽(部落)學校裏面去,給他們打太極拳,教他們唱歌,捐電腦,教他們織毛衣,給他們放電影……他們也願意在旅行的過程中能夠去做一些跟當地深度的文化交流,以及這種社區的體驗,發現自己還能夠做一點‘文化大使’的感覺。”

  小朋友也積極加入到此次活動中。今年12歲的李慧伊就是其中一位,她在Jambo Toto兒童中心做了一天的小小志願者。至今,李慧伊對Jambo Toto的祝福紙條仍挂在教室的墻上。李慧伊説:“我把在同學當中收集和購買的一些衣物、文具和體育用品發給他們。接下去(我)展示了我的書法才藝,寫了一幅‘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毛筆字作品送給他們。有的(小朋友)用毛筆試了一下,覺得軟軟的毛筆寫字非常難。我告訴他們,這是要經過長期訓練。這也是他們對中國的文化有了一些印象。看到他們的微笑,(我)就覺得非常非常幸福。”

  談起“波布”為Jambo Toto的55個孩子所帶來的改變,校長蘿絲有説不完的話:“‘波布’帶給學校和孩子許多幫助,為我們提供了課桌椅等學習用具和廚房用品。他們還經常組織中國的志願者來學校做義工,有教孩子們中國功夫的,有教孩子們彈吉他的,有帶孩子們去看動物的。前兩天就有一位中國來的志願者説,要向孩子們贈送校服。我相信在‘波布’的幫助下,我們會走得很遠,會實現我們最初的夢想。”

  通過“波布”的活動,很多從非洲回來的遊客探訪國內的敬老院、孤兒院,與老人家、孩子們一起分享他們的旅行故事。肯尼亞旅遊局主席哈辛塔女士稱,中非民眾彼此間的好感度提升對建立雙方互信非常有幫助:“目前肯中兩國間的交流非常頻繁,兩國間的友誼不斷深化,高層間的往來非常密切。説到旅遊業,很多中國旅行社都在向中國老百姓推介肯尼亞之旅,現在的新趨勢是在當地環境保護和野生動物保護方面,中國遊客的責任感越來越強。”

  目前,“波布非洲”只是國內眾多從事非洲旅行服務新媒體平台中的一家。中國傳媒大學張艷秋教授認為,這些新媒體平臺將中非民眾之間的相互期盼化作實際行動,有效地推進中非民間交流:“它是一股清風,不再是宏大的,高大上的新聞,它介紹非洲很不同的文化、風景、物産、人文、歷史、習俗、奇聞、趣事等等,它會告訴你一個特別不同的非洲。你就會覺得非洲有血有肉,鮮活了起來。這些對於中國人換一個渠道了解非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個針眼不能夠改變整座冰山,不是一兩個人、一兩個組織幹的事兒,只有民間的力量動起來,中非文化的交流才真正能夠跑起來。特別希望能夠讓真實的非洲展現在中國人面前。其實還是出於內心的這種熱愛。我們確實在非洲得到了我們內心的寧靜以及幸福和愉悅。特別希望把這種幸福感和愉悅感能夠帶給更多人。其實這就是非洲的美好!”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