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新聞>>滾動>>正文

用工匠精神當好醫生——神經外科專家王寧教授的故事

2017-02-08 16:10:41|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濤

王寧教授正在做手術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徐秀榮):王寧教授是中國東北部城市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神經外科醫生。50多歲的他高挑個兒,瘦削的臉龐,兩道彎彎的眉毛下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儒雅謙和中透出濃濃的學者風度。在神經外科領域,王寧教授不僅在黑龍江省和全中國有名,他還是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會員,多次參加該聯合會會議。2016年9月,作為特邀嘉賓,他到日本出席“東京第三屆神經外科高峰論壇”,並作了題為《垂體腺瘤假包膜囊外切除術》的學術報告,引起業界廣泛關注。

  近日,記者在王寧教授工作的醫院看到,為了做一個腦部腫瘤手術,王寧大夫13:00多鐘走上手術臺,從手術室出來已是晚上22點。算上手術前的麻醉、助手所做的開顱等前期準備工作,以及手術後的創面處理和創口縫合等一切後續工作,這臺手術持續了10多個小時。王寧教授説,神經外科手術和身體其它部位的手術不一樣,因為頭腦這一部位太重要了。他説:“我們的手術都是大手術,操作時間也非常長,要非常精細。我們一天只能做一台手術,一做就是10多個小時……(幾天前一台手術,因為腫瘤很大,包裹著顱內重要的動脈),增加了手術的難度。我們得耗時非常長,操作時每一步都得非常小心,關注血管神經不能損傷,萬一切深了,血管就破了,所以一面小心翼翼地一層層切除腫瘤,一面小心謹慎地探尋周邊,看神經血管在哪個位置,整個操作不能快,快就要出問題。腫瘤要一層層地切。”

  採訪中,王寧大夫一再強調手術的品質。他説,手術之所以耗時長,是因為一邊做手術一邊要止血,出血多一是污染術境,同時也不利於病人術後康復。

  經王寧教授手術的病人恢復得都很快。不少人幾天后就能坐起來,有的竟能下床走動。在神經外科病房區的走廊裏,記者看到術後漫步的患者。提到為他們做手術的王寧大夫,他們的話語裏流露出無限的感激和敬仰之情。患者徐強説:“我真沒想到自己恢復得這麼快,這麼好。當初,一聽説得了腦膜瘤還得動開顱手術,我真是很緊張。經急診科大夫推薦和家人的多方諮詢,尤其是從網上看到患者們對王大夫的讚譽,我和家人決定請王寧大夫給我做手術。事實證明,這一決定是最對的,很感謝王寧大夫。”

  王寧大夫的辦公室門前總是聚集著等待諮詢的患者家屬,其中不少人都是慕名從很遠的外地趕來的。病人和家屬信賴他,不僅是信賴他精湛高超的醫術,更是信賴他高尚的醫德和淵博的醫學學識。

  王寧大夫1985年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後就到該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當醫生,迄今已30多年。1994年他到北京協和醫院,師從中國最著名的垂體瘤專家任繼淵教授攻讀碩士學位。2001年,他又作為交流學者到日本深造,苦讀4年獲得日本醫科大學甲級醫學博士學位,他的導師是現任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副主席的A•寺本明教授。談到從醫的初衷,王寧大夫沉思片刻,告訴記者:“我是哈爾濱人。報考大學時選擇了學醫,因為覺得醫生這個職業很神聖。畢業後進了腦外科之後,發現自己非常喜歡這個專業,後來又慢慢發現自己的性格非常適合這個專業,因為這個專業需要你有耐力,不能急躁……我的性格真是適合幹這行。”

  王寧大夫已經完完全全融入了自己所鍾愛的神經外科醫學事業。現在,一年他要做300多例手術,其中有關於腦膜瘤的、垂體瘤的、膠質瘤的,等等,用他手中的顯微手術刀把許多患者從死亡線上挽救回來。同事稱讚他對工作一絲不茍,在醫療技術上不斷超越自己,不斷創新,力求在手術技術上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

  王寧大夫還帶領著一個富有朝氣和敬業精神的團隊——哈醫大附屬醫院神經外科第二病房(區)的醫護人員。他諄諄叮囑大家,醫院是治病救人的地方,對病人一定要好。正在哈醫大實習的李寬大夫説:“王教授懷著一顆仁愛之心對待患者,對患者有大愛之心,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他臉上的微笑和和藹的話語總是給患者以戰勝病魔的希望。王老師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培養年輕人。對待年輕人,他總是悉心教導,百問不厭,給年輕人指明方向,讓年輕人少走了很多彎路。王教授不僅是一位技術全面的腦外科醫生,也是一名優秀的科研工作者,更是一名優秀的導師。”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