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視察北京三週年 “數説”北京在協同發展中的新變革

2017-02-25 21:24:23|來源:人民網|編輯:楊玉國

  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北京併發表重要講話,明確了北京在新形勢新時期的戰略定位,提出了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奮鬥目標,發出了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動員令”。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講話,猶如一座領航燈塔,指明瞭北京的工作方向。

  三年來,北京通過做功能疏解的“減法”,剝掉“白菜幫”,集中力量做好“白菜心”,換取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優化的“加法”,走出了一條減量發展、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新路。2017年是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重要一年,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得到有序有效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一系列的數字和故事述説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給北京帶來的深刻變革。

  一小時交通圈將建成 京津冀交通一卡通將互聯互通

 習近平視察北京三週年 “數説”北京在協同發展中的新變革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的一體化更具有基礎性的意義。

  家住河北燕郊的王怡在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發展中感觸最深。隨著北京城市的發展,和北京通州區只有一河之隔,地理位置相當於北京“東七環”的燕郊成為了大批“北漂”的聚集地。小王2011年來到北京上班,將家安置在了燕郊。每天早晨6點鐘起床,花費兩個半小時到達單位,是小王每天的必修課。因為這每天5個小時的通勤時間,和燕郊屬於河北省的行政區劃,大批小王這樣的青年被稱為“跨省上班族”,而這“跨省上班族”也慢慢與“北漂艱辛”這樣的詞劃上了等號。

  隨著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的發展,京昆高速、G111北京段改建工程2014年底已經建成通車,京臺高速2016年底也實現建成通車,京秦高速、首都地區環線高速(通州至大興段)開工建設。作為2019年世園會配套工程和2022年冬奧會重點交通保障項目的興延高速也已完工31%。

  小王切實感受到了交通的發展:通往燕郊的公交車穩步增加,地鐵線也隨之規劃。伴隨著交通的發展,燕郊也逐步有了大型的超市商場、連鎖商店,一改原本的“睡城”面貌。“從前一説上班大家都往城裏走,現在很多人就可以在燕郊上班,燕郊現在就像一個二線城市一樣,這樣的快速發展真是做夢也想不到的”,小王這樣告訴記者。

  今年2月13日,兩條連接大廠與北京市及城市副中心的快速直達專線開通,進一步推進了北京與燕郊大廠等地公共交通的互聯互通,為北京六號線地鐵分擔了客流,為沿線乘客提供多樣化公交服務新選擇。包括燕郊、大廠、香河的“北三縣”,漸漸脫了“睡城”的帽子,成為了充滿活力的圍繞著首都的“衛星城”。

  據了解,《京津冀城際鐵路網規劃修編方案(2015一2030年)》(于2016年11月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明確,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為主軸,到2020年,基本實現京津保唐相鄰城市1小時交通圈,有效支撐和引導區域空間佈局調整和産業轉型升級。到2030年,基本形成以“四縱四橫一環”為骨架的城際鐵路網絡,總里程超過3000公里,滿足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聯互通已覆蓋區域內9個城市,包含北京城六區全部地面公交線路(除定制商務公交),北京地區累計發卡1.6萬張。在這個基礎上,地鐵一卡通互聯互通預計年底前也可以實現。

  産業調整“三升三降” 助力破局“大城市病”

 習近平視察北京三週年 “數説”北京在協同發展中的新變革

  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建設“四個中心”,建設和諧宜居之都的重要手段。有“疏解”就要有“承接”。2015到2016年,北京共調整疏解350家商品交易市場,其中調整疏解商品交易市場117個,建築面積160萬平方米,疏解商戶2.8萬戶。這麼多商戶都到哪去了呢?

  北京市發改委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北京雅寶路、動物園、大紅門等批發市場的疏解,河北積極承接:白溝大紅門以國際服裝城全面開業,北京新發地農副産品物流園一期項目建成投運。

  2015年9月,北京大紅門的方仕鞋城作為較早一批關停的批發市場正式關門拉閘。“業務剛剛穩定三四年,市場就面臨關停,我的經營活動和個人生活都在北京,也在北京安了家,孩子也在北京,這一被疏解,頭都大了!”原方仕鞋城的商戶唐先明當時這樣告訴記者。

  如今一年半過去了,在河北承接地繼續經營商鋪的他再次接受採訪時已經換了一種口氣。他表示,相比較在北京,河北的生活成本低,生活環境也寬敞舒適了很多,更重要的是,河北承接地的生活配套設施很全,生活非常方便。“商戶是依託著市場發展的,市場響應中央號召進行疏解,商戶當然要支持,而且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唐先明説,“從2013年開始我就做起了電商,6成的批發量已經是通過電商來達成的,搬到河北的確是件大好事。”

  按照産業發展與城市戰略定位相適應、相一致、相協調的要求,北京制定實施並修訂完善了全國首個以治理“大城市病”為目標的新增産業禁止和限制目錄。2014年目錄實施以來,北京不予辦理的工商登記業務累計達1.64萬件。

  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一環,去年北京實現了新設市場主體的“三升三降”:從嚴調控的製造業、農林牧漁業、批發和零售業新設市場主體數分別下降72.75%、26.42%、18.36%,未列入禁限的金融業、文化體育娛樂業、科技服務業同比分別增長12.77%、26.76%、22.53%,北京産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二氧化硫濃度下降五成 環境治理還得靠協同

習近平視察北京三週年 “數説”北京在協同發展中的新變革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方便了居民的生活;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想要改善“陽光”“空氣”和“水”的品質,就更需要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年來,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不斷深化,北京與津冀合力推進淘汰落後産能、大力壓減燃煤發展清潔能源、控制工業和揚塵污染等重點減排。

  據不完全統計,三年以來,京津冀三地累計共壓減燃煤消費4030萬噸,淘汰化解過剩煉鐵産能4000余萬噸、煉鋼4100余萬噸、焦炭1600余萬噸、水泥5300余萬噸、平板玻璃5100余萬重量箱;完成現役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裝機容量4955萬千瓦,淘汰燃煤鍋爐3.01萬台、8.7萬蒸噸,完成散煤清潔化替代2000余萬噸;淘汰黃標車老舊車276萬輛,推廣新能源車21萬輛,完成加油站儲油庫油氣回收改造9000余座,關停退出高污染企業3500多家。

  經過三年的協同治理,京津冀區域四項主要污染物濃度全面下降,空氣品質取得了整體改善。2016年,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PM2.5、PM10、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平均濃度分別為71、119、31和49微克每立方米,較2013年相比分別下降33%、34%、55.6%和4.5%,區域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56.8%,較2013年相比上升19.2%,區域平均重污染天數則從2013年的76天減少到33天,下降56.1%。

  據北京市發改委統計,7成左右的京津冀居民切實感受到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在環境方面的推動作用,包括關閉多家污染企業,綠化面積增大,新能源得到推廣和應用,水資源得到保護和治理等。

  同時,京津冀生態協同保護深入開展。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完成林業建設19.7萬畝,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工程全面實施,122萬畝張家口壩上地區退化林分改造試點工程全面完成,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等項目持續推進,永定河生態廊道、南水北調東線進京項目有序推進。

  培訓津冀醫師700余人 9個京津冀高校聯盟成立

 習近平視察北京三週年 “數説”北京在協同發展中的新變革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三地共同發展,而不是簡單的將北京“不要”的産業“轉移”出去。在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方面,京津冀協同發展也在穩步推進。

  三年來,北京市、區兩級與津冀各地方共簽署教育合作協議21個,實施合作項目30余個。組建了京津冀地區9個高校聯盟,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2016年9月順利開學,北京五中、八一學校、史家小學廊坊和保定分校建設有序推進。

  在醫療衛生協作方面,北京市屬11家醫院和1家企業醫院已與河北13家醫院開展合作辦醫,2016年上半年全市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出院患者中,河北患者佔比從2013年的9.05%降至7.47%;北京與河北省開展了北京-燕達、北京-曹妃甸、北京-張家口、北京-承德4個重點醫療合作項目,通過技術幫扶、人才培養、科室託管等多種形式,累計派出醫師1000余人,接受津冀兩地進修醫師700余人,接診患者約7萬人次,會診8千余人次,有力地提升了津冀地區醫療水準。

  在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緊鄰潮白河北京五中的分校建築大氣,操場廣闊,吸引了大批北京市民前來就讀。來自北京市通州區的張先生正在考慮讓女兒進入北京五中大廠分校就讀,問及原因,張先生説:“北京的教育資源是好,但是人太多,孩子想接受優質的教育反而很難。這裡不一樣,享有北京的優勢資源又有良好的生活環境,相信可以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北京的發展離不開京津冀協同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需要與北京的對接。破解北京發展難題、治理“大城市病”必須納入京津冀和環渤海的戰略空間加以考量,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北京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未來,北京將穩紮穩打、鍥而不捨、久久為功,攜手津冀共同續寫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