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德國專家:創新推動中德兩國合作多元化多層次發展

2017-06-12 08:22:36|來源:國際在線|編輯:靳松

  國際在線消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許多):2014年,中德雙方共同發表以“共塑創新”為主題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提出在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框架下著力發展創新夥伴關係,“創新”成為發展中德關係的關鍵詞。此後,中德兩國每年都有新動作。德國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迪特爾·施帕特近日在採訪中表示,隨著中德兩國在創新科技領域合作的深入,中德兩國科技領域合作呈現多元化、多層次發展。

  最新發佈的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在世界創新能力經濟體中排名第21位,在新興市場國家中居首位。2015年,中國政府公佈《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細化了對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的具體措施。德國工程技術研究院院長迪特爾·施帕特對這一舉措表示讚賞。施帕特説:“我很高興地注意到,中國國務院決定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以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這條道路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中國致力於實現獨立自主、可持續的、並由創新引領的經濟增長。”

  施帕特表示,中國已不僅僅是“世界工廠”。在當前“新常態”的挑戰下,中國需要創新支持經濟轉型,全方位提升工業水準,加入全球的生産供應鏈中。中德兩國在創新科技領域的合作呈現多元化、多層次發展。接下來,中德兩國要在原有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中小企業發展等領域基礎上,繼續深化拓展合作。施帕特説:“在新能源領域,中國和德國近年來都經歷了迅猛發展,兩國在共塑創新方面也有多種可能性。不僅僅是在太陽能光伏、風能、生物能、水能等領域,還有智慧軟體系統、材料、新能源汽車、能源存儲、統一標準以及科技人才的培養教育等。”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産國和消費國,在能源供應能力和技術顯著增強的同時,也面臨著世界能源格局深度調整、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加速、國家間技術競爭日益激烈、資源環境制約不斷強化等挑戰。為積極應對挑戰,中國共産黨十八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施帕特表示,中德在工業製造業和能源體系的創新合作,互補性強,發展前景巨大:“中德兩國之間的産品進出口以及工業4.0是兩國共同致力和關心的問題,目前這兩方面的合作都在順利進行當中。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能源系統方面的合作。中德兩國分別是能源供應大國,有自己的能源體系,我們必須學習將二者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張能源網,將多種能源、分散式能源和集中式供能的能源都統一加以利用。這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也事關中德兩國的共同利益。

  施帕特表示,中小企業是德國創新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是創造工作崗位的主力軍,德國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中國的民營企業比如華為、中興、海爾目前正進行著技術創新,屬於革新的推動力量。在“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中國的企業應該改變自身的生産方式,革新技術,扶持中小企業發展,使其成為推動創新的核心力量。

標簽:

國際在線官方微信

國際在線趣新聞

返回頂端